摘要:一是,在聚美出现危机的时刻,陈欧过度陷入了网红的人设。2012年6月,一个自称是聚美优品前员工的网友在天涯发帖爆料:“聚美优品的大牌化妆品都是出自广东某山寨厂商,假货率高达90%。

你还记得陈欧吗?最近,一款号称看视频就能挣钱的APP,悄然登上App Store免费榜第一名。有趣的是,这款名叫刷宝的APP,其实就是个山寨大集合。首页和第二屏酷似抖音,第三屏种草社区完全抄袭小红书,看视频赚元宝的逻辑又与趣头条的网赚模式相差无几。

尴尬的是,上线还不到两周,这个号称“趣头条版抖音”的APP,因为看视频赚的元宝却无法提现,被用户频频举报,眼看就要凉。而捣鼓出刷宝的人,就是陈欧。这个纽交所22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CEO,曾经粉丝是马云两倍的网红,在聚美上市后的四年里,输光了95%的市值,从370多亿跌到不足30亿。

有着一张还算帅气的脸,陈欧开始沉迷于网红的人设。从来没有一个创始人像他一样,在综艺节目的出镜率有这么高:CCTV《创新无限》、天津卫视《非你莫属》、湖南卫视《快乐女声》、《天天向上》、《全员加速中》......

从此,陈欧凭借一己颜值之力,挑起了当代言人、品牌推广的重任,既能节省大笔的广告费还能拉动销量。网红的人设帮了陈欧不少忙。

2014年年末,在“售假门”最严重的时期,陈欧只用一条长微博便逆转了形势。在《你永远不知道,陈欧这半年在做什么》,陈欧写道:“你只看到售假传闻,却没看到聚美是最干净的电商”

在随后的两个交易日,聚美股价止跌反弹,分别上涨7.96%和11.5%。有网友称这是“一条微博恢复了聚美优品10亿元市值。”2014年,陈欧微博粉丝超过马云两倍。

2012年6月,一个自称是聚美优品前员工的网友在天涯发帖爆料:“聚美优品的大牌化妆品都是出自广东某山寨厂商,假货率高达90%!”虽然一年后因诽谤被追究刑事责任,但这时候的聚美和陈欧早已深陷假货泥潭。事件在聚美三周年之际达到了高潮,当时,陈欧搞了一个很大促销活动。可等用户收到货时,彻底失控了。

而面对消费者的质疑,陈欧也并未正面回应,但打脸的是,随后国际化妆品娇兰、兰蔻等一线品牌先后发布声明,称从未与聚美优品合作过。

最终,聚美优品的私有化失败,高管纷纷离职、投资人开始套现......此后,聚美一蹶不振,市值跌倒只剩下3亿美元,相比最高时56亿美元的市值,暴跌了95%。至此,网红的人设彻底崩塌,江湖只剩“陈七块”的绰号。

2017年6月,陈欧又有了新动作,他开始频繁在微博上推广一款名为“颜值贷”的借款产品。调侃网友“长得漂亮不用还”、“可以借钱去还其他钱,反正钱也不是欧哥出。”

“颜值贷”跟其他现金贷不同的是,除了要求用户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常规信息外,还需要用户上传本人的正面自拍照一张,来测测自己的颜值分。提高“颜值分”很简单粗暴,只要多在聚美上买买买就好。借款金额为100元-10000元,月利率1.5%,借款期限达3、6、9、12、24、36个月。在聚美买的越多,额度越大。

36岁的陈欧,仿佛进入了一种魔咒般的失败循环。身上的人设与标签越来越多,网红CEO,高官之子,海归学霸,年轻富豪,追风少年,卖假货的,陈7块,股市收割机,影视出品人,投资人......但失败的项目也越来越多。

陈欧到底做错了什么?

一是,在聚美出现危机的时刻,陈欧过度陷入了网红的人设。网红的CEO迟早会过气,而一个真正的CEO,追求的应该是企业的基业长青。二是,陈欧不停的追逐风口,总想靠赌一把去翻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