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盾科技日前宣佈完成新一輪超1億美金融資,由招商局資本旗下中白基金、GGV紀源資本、光大控股旗下光控華登、國泰全球等投資機構領投,信達漢石等老股東跟投。

同盾科技創始人、CEO蔣韜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持續創新和研發投入、AI研究院發展、全球化業務拓展及人才招募。未來,同盾科技會持續在智能分析和決策賽道上加註。

6輪融資,估值近20億美元

回顧融資歷史,同盾科技已經完成6輪融資,本輪是其融資金額最高的一次。上一輪千萬美元融資發生於2017年10月,投資方爲天圖資本、淡馬錫投資、信達漢石。除此之外,IDG資本、華創資本、啓明創投、寬帶資本(CBC)等也都是其投資人。據悉,目前公司估值近20億美元。

(數據來自天眼查)

6輪融資,估值近20億美元,同盾科技緣何備受資本青睞?參與投資的基金合夥人給出了答案。

關於投資邏輯,中白產業投資基金總經理楊宏表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垂直行業的應用一直是中白基金的重點關注領域。同盾科技在信貸風控、反欺詐領域確立了市場龍頭地位,在包括銀行、保險、互聯網和大企業等多個跟智能分析和決策相關的賽道上,有巨大的成長潛力。”

中白產業投資基金是國資委倡議、招商局集團發起成立,並由招商資本管理的一隻國家級基金,是爲響應國家戰略佈局而設立的。除同盾科技之外,該基金還投資了智能+企業服務公司追一科技、中新智擎等。

GGV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李宏瑋表示:“同盾一直以來堅持的完整全面但又相對標準化產品化的解決方案,選擇的是一條寬、深、難的路,而不是專、薄的路。這是我們認爲同盾能夠走得足夠遠的主要原因。”

老股東信達漢石投資TMT行業負責人呂果坦言:“金融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將是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未來中國金融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基礎”。

企業決策的輔助大腦

同盾科技成立於2013年,經過6年多的發展,目前定位是智能風控和分析決策服務提供商。公司團隊包括來自阿里、PayPal、銀聯、FICO、SAS、平安、麥肯錫等企業的成員,現今規模超1200人,80%的成員爲產品研發及數據科學家。

從產品體系來看,目前同盾分爲三條業務線:用戶增長、反欺詐及信貸風控。客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購買下至軟件/平臺、信息,上至模型到業務策略等系列產品。

作爲一家第三方智能風控與分析決策服務商,在落地場景上,同盾科技將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應用於金融、互聯網、物流、大健康等行業,提供智能用戶分析、智能信貸風控、智能反欺詐、智能運營等智能決策產品和服務,目前同盾科技擁有超過一萬家企業客戶,其中包括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300多家銀行。

在前端用戶分析場景,依託跨行業的標籤以及機器學習方式所訓練出來的模型,拆解渠道用戶的興趣和行爲進行歸因,可以幫助企業在潛客價值評估、沉默用戶激活、流量分發評估、存量用戶分析等方面獲得明顯提升。

在中後端風險管理與運營管理場景,通過人工智能和算力算法的深入應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多維度,多特徵的數據、視覺和生物特徵的識別預示反映出用戶欺詐傾向和信用風險程度;另一方面則賦能企業依託數據分析實現可視化、智能化、敏捷化、差異化的運營管理。

…………

2013年,中國互聯網和金融領域醞釀着一場規模空前的變革。彼時,在阿里擔任技術高管的蔣韜毅然離開。蔣韜帶着3名從知名企業出來的理工男,在杭州城西的福地創業園租了一張辦公桌,創建了同盾科技。

同盾科技創始人兼CEO蔣韜

2013年底,蔣韜邀請還在ThreatMetrix擔任亞太區副總裁的馬駿驅加入同盾科技。ThreatMetrix是全球最大的反欺詐公司,而同盾科技只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初創公司,加入則就意味着一切從頭開始——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馬駿驅不但接受了蔣韜的邀請,加入這樣一個初創團隊,還舉家搬到杭州,自此成爲同盾6名聯合創始人之一。

在蔣韜的設想裏,他希望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與業務場景深度結合,構建一個從雲到端一體化的智能風控生態系統,爲企業和銀行建造一個堅實的堡壘,抵禦欺詐、防範風險。

6年間,同盾科技從四人的創業團隊發展成爲1000多人的國際化企業,從單一的產品到提供全生命週期解決方案,從單一領域到跨生態發展,更是從一家初創企業發展成爲明星級別的科技獨角獸。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尤其是新消費金融的快速崛起,信用缺失、風控能力不足成爲牽掣很多企業發展的絆腳石,然而當時國內並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直到同盾的出現,才填補了這一空白。

同盾科技以獨立智能風控第三方的身份,開始探索雲端風控模式,爲企業提供風險聯防聯控服務,在技術創新的同時,也着重業務模型的創新。

同盾率先在行業提出“AaaS”智能分析即服務的理念,爲金融機構提供雲到端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既滿足一些銀行的本地化部署,自主可控的需求,也同時滿足其雲端風控的需求,從而保持業務的靈活性。

智能分析決策千億級市場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在經歷了沉寂、爆發、混亂、監管、彷徨後,又站在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

當初同樣做第三方風控起家的科技公司,現如今大都已“下水”做起了金融業務,只有同盾依舊堅持獨立第三方的定位。

同盾最大的價值就是保持獨立發展,專注於科技賦能,不與客戶爭奪利潤,把所有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創新和研發上。

“那麼多年融資的過程中,很多巨頭都想參與進來,但是我們希望自己是第三方,保持專注和獨立,如果我們站隊了,很多客戶會擔心。”第三方的身份,專注和獨立,這是蔣韜一直堅守的底線,也是同盾科技的立身之本。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同盾啓動了全球化戰略佈局,而這是同盾創立之初就定好的目標——成爲一家立足中國、影響世界的公司。馬駿驅的國際化經驗派上了大用場,同盾國際已在新加坡成立,目前已有多家東南亞企業客戶。如果想編制一個覆蓋全球的誠信網絡,海外市場則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2018年,面對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同盾科技迎風飛揚,依舊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整體營收同比2017年實現翻倍。銀行、保險、新金融、汽車金融、互聯網、政府及公共事務、大企業、海外市場八大事業部初具規模。

智能欺詐預測、智能分析、信用風險管理、智能逾期管理、智能覈保等場景都需要強大的決策系統,同盾很多優秀的產品和工具都已經嵌入到客戶的決策流程中。

在技術領域,同盾的產品體系進一步完善,在2018年相繼推出了智能催收產品、智能用戶分析產品、智能語音及聲紋AI平臺——赫茲,私有云AAAS平臺——智御等。

截至目前,同盾覆蓋終端設備已經達到30億個,虛擬手機號碼3000萬個,API日調用量過億,API響應時間只有200毫秒(1/5秒),賬戶安全保護達到15億次,保護信貸資金總額超過1萬億元。

人工智能所蘊藏的顛覆性能量和廣泛性影響,正在深刻地重構全世界從經濟、文化、政治、能源、教育到社會管理等方方面面,大量行業被重新定義,社會轉型的進程將會進一步加快。

經過60多年的技術洗禮,人工智能技術在商業領域的應用來到了一個繁榮發展的臨界點,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正在金融、交通、醫療、保險、工業、零售等多個行業引發鏈式效應和產業變革。

人工智能對產業的影響是隨技術成熟的程度而層層進化的,從智能感知到數據聯通,從數據聯通到智能決策,從智能決策再到智能執行。

智能決策處於產業鏈的核心支配地位,最具挑戰性。

同盾尚處在算法、技術架構以及利用開源平臺進行創新的層面,要想實現真正的轉型,勢必要向基礎理論研究、重大技術創新無人區挺進。

當下,同盾主要聚焦在金融反欺詐和智能風控領域,這是一個百億量級的市場,智能決策的轉型意味着一切需要決策的領域都將是同盾潛在的市場,包括物流、政府及公共事務、大企業、海外市場以及傳統制造業等需要分析和智能決策的領域都暴露在同盾的視野範圍之中。

智能決策市場廣闊,身處千億市場,同盾大有可爲。

消費金融下半場喜憂參半

智能風控市場前景廣闊。億歐智庫預測,2020年金融科技規模將達到245億元,其中智能風控75.9億元,佔比31%。

自2018年開始,消費金融進入了整合期,智能風控領域的公司迎來了新的機會和挑戰。發揮好人工智能的優勢,成爲消費金融下半場競爭的關鍵要素。

智能風控現階段面臨數據、政策、人才、場景等挑戰。目前數據體量還遠遠不夠,信息維度不夠全面,數據隱私安全在應用中也難以平衡。

一直以來,消費金融風控中長期存在諸多痛點。比如互聯網欺詐,隨着消費金融場景日益移動化、高頻化、場景化,欺詐行爲也逐漸變得線上化、團伙化、專業化,對消費金融機構來說反欺詐的難度也變得更高。此外,由徵信體系的欠缺所引起的多頭借貸問題也亟待解決。與此同時,逾期率的攀升對金融機構的貸後管理也是個很大的挑戰。

同盾科技主要圍繞三個方向發揮智能風控的優勢。

首先,針對互聯網欺詐,通過複雜網絡、設備指紋等技術實時監測風險欺詐,針對複雜對象的關聯關係進行非線性建模,由節點和節點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構成拓撲網絡,識別團伙欺詐行爲。

關於這方面的應用,以汽車金融爲例,同盾科技通過人工智能、複雜網絡等多種技術手段,掌握人跟人、車跟車、人跟車之間的關聯,從而劃定出動機合理、風險可控的人羣,減少被欺詐的風險。

其次,針對多頭借貸風險,同盾科技從海量大數據中提煉行爲特徵、信用記錄、關聯設備、社交網絡等穩定性高、預測能力強的變量,代入到統計模型和機器學習模型中去,構建出一套AI風控模型,從而準確、快速判斷出貸款申請者的風險情況,幫助客戶在貸款審覈、調額、授信等環節識別風險,實現風險防控的目的。

再次,針對貸後催收,同盾科技推出了智能催收產品,根據借貸者的反饋進行智能語音交互,這個交互背後的自然語言處理引擎,便依託了多種深度學習算法,並根據不同業務場景產出各種交互策略,並同步分析聲紋特徵來判斷其回答的可信程度。

成立至今,同盾科技經歷了多個階段,從幫助支付企業做反欺詐軟件,到提供雲端部署的風控服務,到形成端雲一體化全流程分析決策解決方案,再到深入智能分析決策領域。

唯謀全局者,方能更好地謀一域。

智能決策是一切商業的核心,所有的商業甚至是政府活動最終背後都是一套分析和決策系統,成爲企業決策的智能輔助大腦是同盾科技的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