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午,人民銀行在官網公佈,決定從2019年5月15日開始,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執行與農村信用社相同檔次的存款準備金率,該檔次目前爲8%。約有1000家縣域農商行可以享受該項優惠政策,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全部用於發放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

本次的定向降準政策公佈,可能讓大部分投資者感到十分意外。因爲今年一季度,中國的貨幣政策在穩健基礎上實行邊際寬鬆的操作,在一季度貨幣政策例會上,重提“管好貨幣總閘門”,併爲貨幣政策定調“鬆緊適度”,總的來說,是在穩健總基調下,調整實體經濟流動性規模的擴張力度,並且央行曾經在4月23日一度否認降準傳聞。另外,央行也是在五一假期後首個交易日開盤前宣佈本條消息,這樣的操作也比較少見。

富國大通副總裁李大治認爲,首先,政策制定本身就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隨着外在環境的變化而進行相應調整。實際上,近期貨幣政策邊際上一直在做微調。4月24日,央行開展了2674億的TMLF操作。一季度經濟開局確實平穩,但宏觀槓桿率再度抬頭,政治局會議也再提結構性去槓桿,流動性並不像過去一樣過於充裕。

其次,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本身就在4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要求的的“確定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措施”之中。如業內人士總結,中小銀行不同於大型銀行,在資金來源和資金成本不具優勢的情況下,持續加大小微信貸業務的投入力度有一定的困難,降低這類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不僅能有效釋放增量資源,有助於通過向銀行提供低成本資金,從而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進而對提升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產生積極作用。本次定向降準,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精準抓手之一,屬於勢在必行。

而且,當時受到北美消息的影響,外圍金融市場已經出現反應, 例如全球避險資產亞洲開盤大漲,美股期貨大跌。央行選擇在開盤前公佈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的消息,屬於安撫市場情緒之舉。

李大治說,影響普遍、沒有針對性的貨幣政策就是“雨露均霑”,其結果就是“大水漫灌”,如2008年信貸寬鬆後,很多企業增加貸款擴大生產,後果是產能過剩。而4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堅持不搞“大水漫灌”,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現在的主要矛盾之一,是信貸資金難以進入實體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以及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而定向降準也好,TMLF也好,都是“精準澆灌”的切入點。

從這個意義上說,央行本次的定向降準看來出人意料,實際上也是想定之中,另外也是在變數中爲之後的操作爭取了一定空間,視變化再行調整。如《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所說: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並不意味着貨幣條件維持不變,而是要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動態優化和逆週期調節,適度熨平經濟的週期波動,在上行期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在下行期對抗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