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時,城市要素無法窮盡,城市設計作爲一門應用學科,其研究不應泛化,有其專注的研究領域,例如 2016年王建國提出,城市設計應主要研究城市空間形態的建構機理和場所營造,是對包括人、自然、社會、文化、空間形態等因素在內的城市人居環境所進行的設計研究和工程實踐活動,從城市設計目前學科發展所涉及的主要領域而言,城市設計應主要關注人流、生態流、物流、產業流、信息流等5類要素。城市設計的核心知識來源於建築學、城鄉規劃學和風景園林學 ,這 3大學科都隱含了要素流動規律的重要內涵,源於其中的城市設計應以“要素流動規律決定城市空間形態”爲自身方法論的主線,即“以流定形”。

城市設計的核心知識來源於建築學、城鄉規劃學和風景園林學 ,這 3大學科都隱含了要素流動規律的重要內涵,源於其中的城市設計應以“要素流動規律決定城市空間形態”爲自身方法論的主線,即“以流定形”。


以“以流定形”爲邏輯主線的城市設計方法論

城市設計要堅持科學理性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價值觀,研究城市空間形態的形成機制是城市設計科學理性部分的核心議題。城市設計的核心知識來源於建築學、城鄉規劃學和風景園林學 3大科學。建築學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其科學性的部分遵循“形式追隨功能”;城鄉規劃學遵循“依據城市運行規律進行資源配置”;風景園林學遵循“因地制宜,步移景易”。這 3大學科都隱含了要素流動規律的重要內涵。因此,源於這 3大學科的城市設計應以“要素流動規律決定城市空間形態”爲自身方法論的主線,即“以流定形”。

01、“以流定形”與3大學科的理論淵源


“以流定形”的建築學淵源

公元前 27年,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rius)所著《建築十書》被公認爲西方古代保留至今最完整的古典建築典籍,其提出的“堅固、實用、美觀”建築設計原則奠定了建築學理論基礎,至今被廣泛認可。而建築學中實現“實用”(又譯爲“方便”)的核心主線爲“流線”設計,即在建築中組織各部分功能的“流程”在空間中的佈局。例如餐廳的設計要考慮從粗料、菜餚到垃圾轉運的“運、儲、摘、淨、烹、備、傳、用、收、棄、運”流程,如何最好地實現淨污分流,同時最大限度地節約空間;又要考慮食客的“落、迎、分、引、座、享、便、結、送、起”流程。好的建築設計對每一道流程都要精心研究,上下銜接流暢,建築佳作體現出卓越的“技”與“藝”都蘊含其中。普通的餐廳尚且如此,醫院、機場、商業綜合體等就更爲複雜。要素流動的規律決定了建築的空間組織和塑造,這也是現代建築遵循的“功能決定形式”的核心內涵。

從建築藝術的角度審視,建築被經常與音樂進行類比,因爲它的魅力更多地體現爲空間序列的轉換,是人在不同空間中游走,在時間推移中感受的藝術。現代建築大師賴特提出“流動空間”,既是典型的從藝術角度總結“流動性”對建築設計的重要影響,延伸到城市設計領域的東、西方軸線對空間“序列、節奏、韻律”等的追求,又是設計對流動性的回應。現代“城市設計學”的萌芽衍生於建築學,被廣泛認定爲現代城市設計第一人的奧地利建築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於1889年出版的現代城市設計開創之作《城市建設藝術》強調了城市設計的魅力不在單棟建築的成敗,而在空間轉換的藝術。

“以流定形”的城鄉規劃學淵源

城市設計關注城市整體的運行,城鄉規劃學爲其提供了各種功能安排和城市要素組織的規律和知識,這些功能安排與組織應在立體空間而非平面中進行。1848年英國制定《公共衛生法》被廣泛認定爲開創現代城市規劃的標誌性事件,它的產生源於人們爲了防範瘟疫等疾病傳播,對城市佈局和建設標準提出更科學的控制要求。現代城市規劃學是典型的應用科學,它最初產生於歐洲、美洲城市,由於數次毀傷極廣的城市瘟疫和城市火災,從而提出病菌和火傳播的規律,並在城市建設中加以避免,而後發展爲研究人流與物資交通、陽光、新鮮空氣、水等要素順利進出或流過城市的需求,又進一步衍生爲促進城市發展和參與區域競爭,吸引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更復雜要素流動的需求,以及各種要素在城市、城鄉、城市與區域之間流動性的耦合規律,併爲這些複雜和綜合目標確定資源配置策略的複雜學科。城市是集中體現人類文明與生態文明的“複雜巨系統”,對城市的研究幾乎涵蓋了人類文明的所有知識領域,而城鄉規劃學的不斷擴展也是爲了解答“科學的配置資源”的命題,並與其他學科廣泛合作研究城市要素流動的規律。

1933 年,國際現代建築協會(Congrès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Modern,CIAM)在雅典會議上制定的“城市規劃大綱”,後來被稱爲《雅典憲章》,是第一部具有世界共識意義的城市規劃綱領性文件,它提醒人們關注對城市運行規律的研究,尤其強調城市規劃的目的是解決居住、工作、遊憩與交通4大活動的正常進行,並強調應在三維立體空間而非二維平面空間中進行資源配置。1977年,《馬丘比丘憲章》肯定“雅典憲章仍然是這個時代的一份基本文件”,強調城市與區域“動態的統一性”;強調應對工業化社會中大量機動化導致的人口向郊區遷移,發展中國家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動態予以關注;對《雅典憲章》過於機械的劃分城市功能進行了重點修正,強調“城市的有機構成”和“人類活動要求流動的、連續的空間”。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通過《21世紀議程》,把對發展要素的空間流動的關注更拓展到了“代際”。2016年,“聯合國第三次住房與可持續城鎮化大會”在基多通過《新城市議程》,強調了“所有人的城市”這一基本理念,即建設更爲包容、安全的城市。這些在不同時代引領城市規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都在不斷推動人們對城市要素運行規律的研究。

交通、物流與未來信息技術對應於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技術革命是決定城市空間形態的核心技術。正如城市發展經歷了馬車時代、火車時代、汽車時代、電器化時代、信息時代,是以交通方式的變遷作爲標誌來劃分的。未來可能是無人駕駛時代。要素的流動方式決定了城市資源和要素的組織模式及其空間形態。

“以流定形”的風景園林學淵源

風景園林學在協調人居空間與自然空間之間的關係方面,爲城市設計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撐。中國以“天人合一”爲代表的傳統哲學深刻地影響着本土城市設計的發展,在風景園林方面有突出的體現。城市設計對風景園林學繼承的核心內容主要來源於對自然生態規律和自然景觀美學的研究。

“風景園林學”的概念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西方則稱爲“景觀學”。美國現代景觀學之父弗雷德裏克·奧姆斯特德(Frederick Olmsted)最具前瞻性的波士頓翡翠項鍊工程在城市設計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該設計的關鍵策略是將波士頓已有的 9大公園和綠地串聯起來,形成連續的生態景觀系統,其核心理念是提高城市生態要素和人的活動要素在城市範圍流動的便利性,從而極大地改善城市環境和活動的豐富性。

埃比尼澤·霍華德(Ebenezer Howard)《明日的田園城市》發揮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Robert Owen)提出的“田園城市”暢想,以城市要素運行的規律爲基礎,融合大地景觀理想,探索和諧的人與自然關係,成爲指導現代城市規劃的重要理念。20 世紀 70年代初,“生態城市”概念被提出,強調保護風景與生態系統。時任賓夕法尼亞大學風景園林學系主任的伊恩·麥克哈格(Ian McHarg)在《設計結合自然》中倡導的生態規劃原則和要素分項疊加的科學分析方法成爲城市設計在生態規劃研究領域知識與方法的重要來源。20世紀90年代,城市生態/綠色基礎設施的概念被廣泛接受,依據這一理念開展的城市設計更加重視對自然生態要素運行規律的研究,關注其所能提供的生態服務功能(如空氣、水、生境系統、遊憩、審美等)的效能。同期形成的“景觀都市主義”概念倡導以連續性的城市“景觀”作爲設計城市的媒介,並主張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等學科的多學科融合,這是又一次從風景園林領域發起的對城市設計具有全球影響的理論構建。

中國風景園林的美學研究起於以王維私宅“輞川別業”爲代表的文人園林的發展,蘇州園林被認爲是中國園林美學集大成的園林羣體。1634年,明代著名造園家計成所著的中國第一本園林藝術理論專著《園冶》至今仍然爲中國風景園林設計的基礎理論。中國風景園林實踐與理論尤爲重視“步移景易”的方法。其中,園林與山水畫中對“高遠、平遠、深遠”,即中國山水畫構圖中的縱向、水平和由近及遠展開的空間表現方法,以展現空間廣度、要素豐富或空間的博大爲藝術追求的目標,對風景園林設計審美追求有深刻的影響。當代中國城市設計的發展,強調從傳統城市與山水格局的關係中汲取智慧。如1993年錢學森提出“山水城市”理論,2001年吳良鏞提出的融合自然與人工的“人居環境”概念,均強調城市設計與風景園林的結合,並將其作爲一箇中國特色的居住環境理想。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風景園林學影響下城市設計強調人的活動與自然要素運行中取得協調的學科研究主線。

02、“以流定形”的城市設計經典理論發展脈絡


國際上以“以流定形”爲邏輯主線的城市設計理論發展脈絡

現代城市設計理論在跨越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不斷擴展和加深對城市要素運行與空間形態之間關係的研究,從物質空間美學轉向人與社會、生態等多元維度,不斷演進和形成了一系列城市設計經典理論。

1)空間形式理論。19 世紀後葉,卡米洛·西特(Camilla Sitte)通過對中世紀歐洲城市空間序列的研究,在提煉運動中感受城市景觀的審美原則基礎上,提出城市空間環境的“視覺有序”理論,被認爲是現代城市設計的最早萌芽。埃羅·沙裏寧(Eero Saarinen)認同西特的觀點,在1943年出版的著作《城市:它的發展、衰敗和未來》中更提出城鎮佈局應遵循社會要素在城市和區域中的流動規律,提出城鎮有機疏散理論。弗雷德裏克·吉伯德(Frederick Gibberd)是哈羅新城的設計師,1970年在著作《市鎮設計(Town Design)》中,闡明瞭使城市中各個要素適於人的居住和工作的方法,在哈羅新城規劃中通過對人流空間與車流空間的分離,建立了一種新穎的“人車分流”的規劃格局。

2)現代城市功能理論。索里亞·馬塔(Soria Mata)在研究現代機動運輸方式的規律基礎上,首次提出了線形城市(Linear City)的概念,改變了將城市視作中心集聚的傳統觀念。以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爲代表的現代功能主義學者和設計師更極大地推動了現代城市圍繞機動車流動規律進行城市佈局和空間設計的潮流。

3)場所文脈理論。由於現代主義過分強調了機動車交通的便利和高效,忽視了人和自然要素的流動規律,造成了片面追求機動車運行效率的城市設計取向。1960年,凱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中,通過對人們遊走城市形成對城市認知的“心理地圖”的研究,提出城市景觀的 5 大要素:道路、邊緣、地域、節點和標誌,是場所文脈理論的典型代表。羅伯·克里爾(Rob Krier)在 1979 年出版的《城市空間》中,認爲公衆流動、停留的空間是城市設計的主要對象,主要包括了廣場、街道及其交匯空間3大類。後來在學術界,城市設計甚至直接被認爲是公共空間設計,即是公衆流動空間的設計。揚·蓋爾(Jan Gehl)1971年出版的《交往與空間》被公認爲城市設計的經典名著,用豐富的實證研究分析了人在空間中流動與停留的規律,並提出適應人的感知與行爲規律進行場所設計的理論與方法。

4)自然生態設計理論。伊恩·麥克哈格(Ian McHarg)、邁克爾·豪(Michcel Hough)、約翰·西蒙茲(John Simonds)等對生態要素流動規律的認知極大地豐富了城市設計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方面的認知與方法。

5)多維度耦合理論。Carmona在《公共場所——城市空間:城市設計的維度》中更將影響城市設計的要素極大拓展,展現了城市設計理論和實踐的社會、視覺的、功能、時間、形態和認知等 6個關鍵維度,敏銳地洞察和探討了全球化下,廣闊時空中複雜要素流動對城市空間形態的決定作用。

6)城市空間數理模型理論。比爾·希利爾(Bill Hiller)等於1970年代提出“空間句法”的理論和方法,認爲空間本身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和規律性,甚至可以用類似計算機語言將萬物分解爲“0”和“1”這樣簡單的方式加以計算,將連續空間分解爲延伸長度和偏轉角度這兩個簡單變量進行空間解讀。而通過這種依賴計算機運算能力和算法準確性看似過於機械的分析工具,驗證了城市整體空間的有機性。例如任何一點的變化,必然會引起全局的變化,即使這樣的變化很微小,這在筆者和比爾·希利爾共同參與的蘇州總體城市設計研究中得到了驗證。城市公共空間就是各種要素的容器與流動的通道,正如容器的設計應該適應流體的特質,公共空間的設計——城市設計應該依據城市空間中要素的流動規律。

中國“以流定形”城市設計理論探索

在吸收國際相關理論成果基礎上,中國城市設計進行了大量實踐和多方面理論探索。例如:1989年,吳良鏞提出“人居環境科學理論”和“廣義建築學”,指出了以人爲核心的人居環境建設原則、層次和系統,將建築學的視野大大擴展,對城市設計理論也有深遠影響。尤其是城市“有機更新”的理念,包含 3層含義:城市整體、細胞和組織更新及更新過程的有機性,強調了在動態的過程中實現城市要素的更迭。2007年,齊康等提出的城市設計是個複雜長期的過程,城市設計要關注形態變化的動態性;2013年,盧濟威等提出的“新舊共生”等理論都強調對要素的變遷、變化的關注。2016年,王建國將以往城市設計歸結爲 3代範型,同時提出“基於人機互動的數字化城市設計”爲第 4代範型,尤其通過大數據分析研究城市這個複雜巨系統中要素流動影響空間形態形成的規律。

03、“以流定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以流定形”方法論的概念解析與邏輯

以上學術理論溯源梳理了“以流定形”方法論在 3大來源學科以及各典型城市設計理論發展中的廣泛意義和發展脈絡。綜合這些學術研究成果,得出:城市是個複雜巨系統,由處於運動中的人、貨物、生物、水、交通工具、城市垃圾、資本、信息等各種流體以及容納它們的建築、生境、河道、道路、市政基礎設施、通信系統等空間容器構成。各種流體的運動方式和運行狀態決定了空間容器的空間形態,而城市設計正是研究最佳城市空間形態的學科。

“流”有兩層含義:一是運動的物質,即流體;二是流體的運動。“流”不應只簡單地理解爲“流動”,甚至機械地理解爲要素在空間位置上的變化,而應指科學意義上的“運動”,即“所有變化”,包括社區人口結構的迭代、建築與設施的衰敗等。

城市設計的研究方法遵循“要素流動規律決定城市空間形態”的城市形態形成規律,從要素流動規律研究出發推進城市空間形態的研究和設計工作。由於城市設計涉及的要素龐雜,在工作流程上遵循“從要素分解到系統耦合”的總體邏輯,並通過實證校驗,評價研究與設計的中間成果,循環上升的往復推進這一進程,逐步逼近“最優空間形態”,直到達到各利益攸關方均可接受的最終結果。

城市設計關注的主要要素

城市設計研究的空間形態涉及城市運行的各個方面,所有在城市中運行的要素,對城市空間形態都有影響。例如 1985年錢學森提出以“城市學”整合人類現有知識和學科以應對城市這一複雜巨系統,城市設計應是以城市學爲支撐的形態學。同時,城市要素無法窮盡,城市設計作爲一門應用學科,其研究不應泛化,有其專注的研究領域,例如 2016年王建國提出,城市設計應主要研究城市空間形態的建構機理和場所營造,是對包括人、自然、社會、文化、空間形態等因素在內的城市人居環境所進行的設計研究和工程實踐活動,從城市設計目前學科發展所涉及的主要領域而言,城市設計應主要關注人流、生態流、物流、產業流、信息流等5類要素。

1)人流。人的活動是城市設計關注的核心要素。伴隨區域間資源流動的頻率加快,不同地域乃至不同國家間人的交往也愈加頻繁。多樣的流動空間以及具有普適性和本土特色的公共空間逐漸成爲城市活動的重要載體,這些空間所發揮的職能和精神內涵通過空間設計得以展現。不同的族羣可能有較爲相似的物質需要和物理需求,但同時有更差異化的文化習慣和訴求。現代城市設計在對城市公共空間形態的塑造中如何在國際化背景下滿足人們的普適性要求,同時保留和培育多樣性成爲重要課題。

2)生態流。生態要素的跨區域流動使城市與區域、城市與鄉村的物質交換跨越了任何固定的城鄉空間模型可以涵蓋的範圍,促使城市設計者跨出形態研究的藩籬,廣泛地與各生態學科合作,通過多學科的交叉研究不斷修正對空間形態的理解。城市設計中,面對生態要素流,將區域作爲流域來審視的方式有助於問題的分析和理解,流域邊界則以主要生態要素運行範圍來確定,分析生態要素活動規律並提出設計策略和措施。利用區域生態資源協作,對城鄉空間進行優化,儘量降低人的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原有運行方式的干擾。

3)物流。物流指爲人的活動提供後勤保障的各種物資,按照流動要素的性質與規模,在世界城市系統中呈等級網絡分佈。全球聯繫的日益加強,交通技術的不斷發展加速了交通網絡的發育與重構,推動資源在城市間的共享越發便利。獨立的城市或鄉村不再需要提供完整的社會資源,城市活動所需的各種資源由越發廣泛的“區域”甚至全球網絡提供。物流對城鄉空間形態的影響也跨越了從區域到微觀的城市節點空間等各個層次。

4)產業流。生產要素的流動使城市的發展資源供給不再侷限於城市本身或周邊鄉村,區域協作所形成的產業分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及鄉村的空間形態。經濟發展依賴產業,產業發展吸引資源與人口的聚集,又帶來生態環境的壓力,在一系列相互聯動的關係中,城市形態與生產要素的流動不停地相互影響。嚴格意義上講,生產要素是結合了人、物流、資本、信息等要素的複合體,但它對城市的生產功能尤爲重要,因此受到城市設計的特別關注。

5)信息流。隨着通信技術和信息網絡的飛速發展,城市物質空間的佈局越發受到信息流的深刻影響。信息流使資源配置的空間維度跨越到了全球層次,同時引導着人流、物流、產業要素流的區域分佈。隨着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技術的加速發展與運用,一個與城市實體空間相鏡像、耦合的虛擬空間加速發育,虛擬空間的活動越發影響實體空間的構建。

遵循“以流定形”原則的城市設計基本方法與程序

城市設計遵循這樣的方法邏輯:城市設計是對要素間關係的設計。喬納森·巴奈特(Jonathen Barnett)指出“我們設計城市,而不是建築”。具體的要素設計將由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市政設施設計等去完成,城市設計是處理這些要素之間的空間組織和形態關係,基於要素以及要素之間關係的研究,引導要素羣運行與空間形態互動關係研究。城市設計作爲一種應用學科,應展開空間和時間維度的效用驗證,以確定其正確性。因此,遵循“以流定形”原則的城市設計方法通常包含以下具有內在邏輯次序的主要模塊,在實際工作中,這些模塊經常往復運行、反覆求證,以取得最優解。

1)影響要素分解。首先需要識別與城市空間態密切相關的關鍵要素,將單要素的運行分離出來進行分析。例如濱水區城市設計中的要素流主要包括水流、人流、車流。而水流是該研究中生態流的主體和核心研究對象,應分層次、分要素的系統分析豐水期與枯水期的水位、流速、流向等水文特徵,以及地形影響下形成的河、湖、窪、塘、溝、渠、溼地等地貌特徵。因爲水體大小、形態、水質、水流狀態等特性決定了是否適宜開展航運、遊船、皮划艇、垂釣、游泳、冬季滑冰等豐富的水上或冰上活動,而對這些要素的研究和對活動類型的最終抉擇引導設計師設計出最佳的水體形態、駁岸形態和與水體空間密切相鄰的堤內空間的形態。

2)單要素流分析。研究和判斷這些關鍵要素的運行規律、狀態和發展趨勢。以濱水區城市設計中的人流研究爲例,研究參與場所活動的人羣特徵、活動類型是城市設計的關鍵。分析不同濱水功能區(商業區、居住區、碼頭區、工業區)的活動特徵;分析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特定活動類型等特徵人羣對濱水空間的使用偏好;分析不同時間段濱水空間人流的聚集規模、流動方向、分佈特點;分析水上運動、濱水休閒、濱水觀景等不同活動方式對水面、親水、臨水、近水、遠水眺望等與水的水平位置關係,以及由地形和濱水建築物、構築物形成的高差等形態特徵都應進行分要素、分系統研究。

3)複雜要素流耦合。人流、車流、物流、日照、風向、水流、潛在污染要素等城市設計關注的單要素流之間具有複雜的相互制約關係,多要素流耦合是在充分的單要素研究基礎上,在有限空間內以最優的方式佈局具有不同空間競爭關係和合作關係的不同要素。例如在一段 24 m紅線寬度的街道斷面內如何同時保障舒適的步行空間、綠化空間,必要的車行空間和停車空間,以及沿街商業外擺空間是一個追求帕累托最優的空間形態問題。如何設定不同要素流對空間爭奪中的優先等級和最低保障水平是要素耦合中的關鍵,而以關懷人和協調人與自然和諧關係這兩條主線爲中心的價值觀,是協調複雜要素之間耦合關係的軸心。

4)“流”“形”耦合。要素流塑造城市形態,城市形態又影響要素流的運動,這是城市不斷交互進行的兩種典型作用。在進行要素耦合過程中,反覆進行要素流與空間形態的耦合是推進城市設計工作的主要驅動力,也是進行後續校驗的工作核心。以車流爲例,爲了追求最高的可達性和最低的地面佔有率,同時要考慮交通性道路與生活性道路對車速的不同限制,將在具體設計中反覆驗證不同級差組合、結構形式、路網密度的道路佈局形式,高架、平地、隧道等立體佈局方式。在這一研究過程中,路網形式和車流運動方式相互制約、互爲因果,同時把人流、生態流、物流等其他要素流的“流”“形”耦合過程結合起來研究,獲得最安全、便利和舒適的“人車分流”或“人車混流”的效果。

5)空間校驗和時間校驗。城市設計的效用校驗是整個方法體系中的必要環節。由於每個城市設計都針對一個特定且唯一的空間位置和環境,依賴一個特定時間的社會、經濟和資源複合條件,因此校驗城市設計的空間效果和時間效果是同等重要的兩個方面。例如在“立體城市”設計探索中,更充分地利用地下空間安排物流系統和交通網絡,甚至商業等聚集大量人流的公共空間,促進城市空間和建築空間融合發展,這些努力將提升城市空間價值,但立體城市建設對場地的深度改造也可能帶來更大的環境影響和工程造價。如何選擇最優的多系統耦合方式,實現最小的工程量,達到最大的空間價值,是評價空間形態設計優劣的重要標準。同時,因爲巨大的城市建設工程歷時數年甚至數十年,通常還進行分期建設,不同階段的預期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也是進行城市設計評價的重要標準。

“以流定形”的城市設計是一個循環推進的設計方法和過程,逐步逼近“最優解”,在達到某種各利益攸關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時予以確定和實施。在綜合校驗的基礎上對特定城市設計進行評價,從而確定是延續既定的城市設計工作,還是循環到之前的工作模塊中進行往復的新方案設計。

“流”這一廣泛存在的現象影響着城市設計所關注的形態問題。伴隨科技進步,地區間交流的日益密切,世界資源的高速、高強度、大規模流動,對城市空間的衝擊越發強烈。“流”的作用和影響在從建築到街區、社區、片區、城市與鄉村、區域、國土、跨國地區、全球的各個層次中展開。目前,城市設計在這個空間序列中主要關注建築以上和區域以下的空間形態。現代城市設計的目標就是爲這些空間層次中各種“流”塑造適宜的空間和形態,使其和諧、有效、舒適地共存和持續運行。例如城市設計作爲引導城市發展的一種手段,應研究如何使“流”更好地銜接城市與城市、鄉村與鄉村、城市與鄉村。“以流定形”方法論沿承自城市設計 3大來源學科的核心理論,並在自身理論發展中不斷延續。隨着計算科學的高速發展和大數據在規劃設計領域越發廣泛的運用,伴隨城市設計形成、發展全過程的“以流定形”方法得到更豐富的數理研究工具的支撐,在王建國提出的城市設計第 4代範型發展進程中將越發凸顯它對於城市設計學科發展的核心價值。當下重新梳理這一理論發展脈絡,是希望城市設計從當下靜態的、固化的城市形態,轉向對活動和形態的相互作用的關注,推動城市設計工作方式重新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責任編輯 衛夏雯)

基金項目:北京建築大學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項目(udc2018010921)

參考文獻(略)

以“以流定形”爲邏輯主線的城市設計方法論

作者簡介

楊一帆,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研究方向爲城鄉規劃、城市設計。

注:本文發表於《科技導報》2019 年第8期,敬請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