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不是每一本書,都能在我們閱讀後留下深刻痕跡,那些沒有閱讀快感的部分難免成爲無效閱讀,也有一些書的閱讀體驗並不好,有的曲高和寡、有的太過晦澀、有的太過雕琢、有的太過平緩,哪怕一本廣泛受人好評的書,因爲每個人閱讀習慣的不同,也可能會有讀不下去的章節段落。關於閱讀,初時看,似毫無實用之處,久長的讀書習慣一旦形成之後,書就是一個人在世間這一趟旅行中最爲忠誠的精神陪護。

英國小說家毛姆說過,“大多數人所成爲的,並非是他們想成爲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爲的人。” 因此,如果你陷入了無盡的焦慮,請你停下來。翻開一本書,安靜地讀完,認真思考一下,你到底想成爲什麼樣的人。

醬紫FM出品

值班主播 | 崔文燦

毛姆說:“讀書應該是一種享受。”那些秉燭夜讀的時候、那些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捧讀時分、那些渾然忘我甚至忘記周遭世界的閱讀時刻,於閱讀者而言就是置換到另一個空間的時光,傾情演繹另一個自己。

一本書,此時讀和彼時讀感受不一樣,對其中一句話的深意,過去的理解和現在的看法也會不同,開心時閱讀和悲傷時閱讀,其體會也自不一樣。但當我們閱讀時,只要傾注了心思,每一次閱讀便都是一次別開生面的經歷,在經歷中你可能是旁觀者,冷眼旁觀着世情風雨,有時候你就是劇中人,只是你無法把控劇中人的命運,也無法改變那場故事的結局,掩卷之餘難免嗟嘆和思量。

一本好書的魅力:能讓人在閱讀時實現書中世界與現實世界完美穿越,相互供養。

關於閱讀,初時看,似毫無實用之處,久長的讀書習慣一旦形成之後,書就是一個人在世間這一趟旅行中最爲忠誠的精神陪護。

閱讀在潛移默化中給予讀者很多,也改變讀者很多,讓我們在有限的生活疆界裏,也能看到世界的更多可能性,感悟知識的無窮和宇宙之浩瀚。

但不是每一本書,都能在我們閱讀後留下深刻痕跡,那些沒有閱讀快感的部分難免成爲無效閱讀,也有一些書的閱讀體驗並不好,有的曲高和寡、有的太過晦澀、有的太過雕琢、有的太過平緩,哪怕一本廣泛受人好評的書,因爲每個人閱讀習慣的不同,也可能會有讀不下去的章節段落。我想,書與人之間大概也需要緣分相撞,如果無緣,只能錯失。

如今,書籍是越來越豐富了,但在這樣一個娛樂極大豐富、海量信息氾濫的時代,閱讀式微也顯得順理成章。閱讀的興趣是在無數的頓悟和覺醒中培養起來的,閱讀的影響力是在長久的積澱中形成的,很顯然現代人匆匆忙忙之下更願意樂享其成一部劇、沉湎一個遊戲、關注一個熱點、刷一會兒手機以圖輕鬆。只是明白一個道理容易,一句箴言、一句對白尚可,但領悟道理背後的波瀾壯闊,閱讀往往更勝一籌。

“書讀千遍,其義自見”。當與一本對脾性的好書相遇,閱讀能成爲我們快速成長的階梯,這是最好的緣分。那些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終究都會滲透到我們的生命中,變成我們思想的一部分,在久遠的日子裏陪伴你,影響你,甚至成全你。

來源 | 羊城晚報 2019年04月24日 A11版

作者 | 武桂琴

圖片 | 視覺中國

編輯 | 大方

校對 | 畢金華

審覈 | 魯釔山

簽發 | 區健妍

那些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終究都會滲透到我們的生命中。如果你也喜歡讀書,請點一個“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