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的大火,又給了大疆無人機一次曝光的機會。據外媒報道,在巴黎聖母院火災救援中,巴黎消防隊使用了大疆Mavic Pro和Matrice 210無人機追蹤火情,獲得了控制火勢的必要數據,並尋找到最佳撲火位置。

作爲曝光率最高的無人機公司,近年來,憑藉Phantom、Mavic兩大系列的強勢表現,大疆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穩佔70%以上。

但是消費級無人機不是無人機的全部,除了軍用無人機這一民營企業無法涉足的領域外,還有一片藍海的工業級無人機,而這個市場的競爭激烈得多。

大疆曾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只花了3年時間就佔據了龍頭老大的地位,但是它的MG系列植保機發布至今已有4年,卻難以再現昔日消費級市場的風光。

無人機的歷史並不短,但直到2010年開始普及多旋翼後,無人機才真正成爲普羅大衆消費得起的產品。雖然多旋翼的續航、載荷都不如固定翼和直升機,但是它的成本較低,對專業性要求不高,以及適宜低空航拍等特點,比固定翼和直升機更適合進入消費市場。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無人機按機型分類

消費級無人機主要包含飛控(飛行控制系統)、雲臺(安裝、固定攝像機的支撐設備)、相機、圖像傳輸、避礙、計算機視覺等六大技術領域,其中以飛控最爲基礎。中國能生產消費級無人機的公司有400多家,但是具備自主飛控系統研發能力的企業只有十幾家,接近90%的企業直接使用大疆和零度智控的系統平臺。

大疆創始人汪滔,零度創始人楊建軍,幾乎是同一時期開始研發飛控的,他們一個做的是直升機,一個做的是固定翼。

2002年,楊建軍從清華電子系畢業後,加入了二炮所,此時大三的汪滔還在折騰上學的事,決定從華東師大退學,向斯坦福、麻省理工遞了申請,但最後只有香港科技大學錄取了他。

家境殷實的汪滔,從小就是直升機航模的狂熱愛好者,但是之前買的直升機全都無法懸停,這是汪滔的心頭之痛。進入港科大後,汪滔重拾兒時夢想,開始直升機飛控的研究,並參加了兩次機器人大賽,最後都有不錯的名次,這給了他堅持下去的信心。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大疆創始人汪滔


2005年,汪滔將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設爲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得到了學校和老師的認可,還拿到了1.8萬港幣的經費,他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讓直升機能夠自動懸停。此時的楊建軍正在二炮所負責一個固定翼飛控的研究項目。

但在之後兩年,二人都遭遇了挫折。畢業答辯上,汪滔的直升機沒有懸停,從空中掉了下來,成績只得到了一個C,去歐美名校的夢想再次破碎。而楊建軍所在項目的牽頭人,在後續拉投資過程中總與投資人吵架,於是屢次失敗,等到2007年這個項目還是沒什麼進展。

不過這時候,貴人出現了。港科大的李澤湘教授慧眼識珠,希望再給汪滔一次機會,破格招收他爲碩士研究生,並在2006年支持汪滔到深圳創辦了大疆,繼續研究直升機飛控。

2007年選擇離開軍隊創業的楊建軍,很快就拿到了清華師兄的500萬投資。師兄是做電力行業的,原來在國網當領導,對於用飛行器做電力巡檢非常看好,並且也有很多資源。

資金方面,楊建軍的起點顯然更高,大疆一開始的啓動資金是汪滔家裏的20萬,後來他的朋友陸迪投資了50萬,2008年大疆的創始團隊全部離開後,李澤湘拉着哈工大機器人方向博導朱曉蕊一起投了100萬,加起來還不到楊建軍第一筆投資的一半。

但在技術方面,大疆很快就壓過了楊建軍的團隊,2008年李澤湘不僅帶來了資金,還爲大疆引薦了十幾個學生。這些學生均來自李澤湘與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合作創辦的控制與機電工程學科部,他們的加入,極大地增強了大疆的研發實力。

2009年,大疆推出第一款產品化的直升機飛控XP 3.1,在論壇上發佈信息,當時沒有多少人做這個,因此銷量還不錯,平均每個月有20臺,每臺兩萬多,一年下來有400萬收入,公司開始盈虧平衡。

與大疆相比,楊建軍則是走了不少彎路,在電力行業摸索了兩年後,楊建軍覺得現有技術還很難在電力行業有所發展,計劃做固定翼飛控,於是與師兄和平分手。楊建軍在北京註冊了一家公司叫零度智控,這時已經是2009年了。

2010年,大疆第二代直升機飛控Ace one正式面世,上一代飛控XP 3.1重達700~800克,而Ace one只有100克,每臺只賣1000多,憑藉如此高的性價比,第一個月就賣出了100多臺,之後每個月的銷量穩定在上千臺。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汪滔在西藏測試Ace one


那時零度智控則比較神祕,市場上見不到他們的產品,楊建軍依靠軍隊資源拿到了不少軍研所的項目,每個月可以收入30多萬。但是大疆並不眼紅,一來確實沒有什麼軍隊資源,二來當時在論壇上賣飛控已經能夠養活一個團隊了。

做軍隊項目,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怕餓着,但是久而久之就缺少了對市場的敏感度,後來事實證明,大疆對於多旋翼的敏感度要強於零度智控。

新西蘭有一家做雲臺的公司,同時代理大疆的直升機飛控。2010年有一天,大疆從這家代理商那裏得到一條信息:他們每個月只能賣出幾十個直升機飛控,而云臺能賣出200多個,90%都掛在比直升機更便宜的多旋翼上。這讓汪滔意識到多旋翼市場前景遠大於直升機。

當時國內外已經有一些多旋翼出現,Parrot在2010年推出四旋翼AR.Drone,這是行業內公認的第一款消費級多旋翼。國內一家叫極飛的公司,同樣做出了四旋翼,沒有GPS,不能懸停,年營收卻有2000多萬。

而極飛不能做到的懸停恰恰是大疆的長項,於是汪滔調了幾個人開始做多旋翼飛控。最後大疆只花了半年時間就做出了多旋翼飛控,因爲無論是直升機還是固定翼,與多旋翼的飛控其實差異並不大,大疆的WooKong-M便是在直升機飛控WooKong的基礎上改造的。

2011年9月,大疆在航空博物館的展覽上首次公開了多旋翼飛控系統WooKong-M,解決了極飛多旋翼不能懸停的問題。多旋翼飛控WooKong系列讓大疆邁過了年收入千萬以及單個產品收入體量過千萬的兩個門檻,從那時起,大疆就不再缺錢。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多旋翼飛控系統WooKong-M


當時,極飛的多旋翼仍然不能做到懸停,零度智控雖然開始了多旋翼飛控的研發,但是他們接了很多固定翼的單子,多旋翼飛控就被擱置了,大疆也因此有了先發優勢。

也在2011年,汪滔在美國曼西市舉辦的無線電遙控直升機大會結識了科林·奎恩,科林經營着一家做航拍業務的公司,正在尋找一種通過無人機拍攝穩定視頻的辦法,詢問汪滔是否有解決辦法。

大疆恰恰在這方面有技術積累,爲解決拍攝抖動問題,汪滔提出用無刷電機直驅來控制雲臺。與傳統的固定雲臺相比,電動雲臺優勢巨大,不管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如何顛簸,相機始終保持穩定,最大程度地保證無人機拍攝的清晰度。

2011年下半年,大疆做出了禪思雲臺的第一個樣機,汪滔給科林演示了下,當場就給他驚住了。科林提議在美國設立一家分公司,剛好汪滔也想開闢北美市場,兩人一拍即合,2011年大疆北美分公司正式成立,科林佔有分公司股份的48%。

2012年1月,大疆在德國紐倫堡Toy Fair展會上正式發佈了禪思Z15雲臺,這是世界首款無刷直驅陀螺穩定增穩雲臺,更是全球首個民用高精度雲臺。這款產品一夜爆紅,2000美元起價的產品一下子有上萬的訂單,2012年,靠着禪思Z15一個產品,大疆的收入就過億。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大疆工作人員在Toy Fair上展示Z15


雲臺雖然賣得好,但是大疆的對手們來不及跟進。當時極飛在多旋翼飛控上落後較多,還在補飛控的課,來不及進入雲臺這個市場,而剛剛研發出多旋翼飛控的零度,正陷入和大疆的專利戰中。

禪思雲臺大獲成功,汪滔開始做一體機。

當時大家玩多旋翼都是DIY,用戶用這家的機架和那家的飛控再掛上那家的雲臺,而大疆則將這些都裝在了一起。2013年1月,大疆推出消費級多旋翼無人機Phantom(精靈),售價1000美元,大大壓低了無人機的成本。一經推出便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第一個月預計賣出3000臺,結果銷量很快破萬。

2013年,無人機在國內仍然是個新鮮玩意兒,歐美消費者對無人機要狂熱得多,大疆憑藉極高的性價比快速佔領海外市場,尤其是科林所在的北美市場。科林利用他在綜藝節目The Amazing Race積累的人氣在社交媒體上大肆宣傳禪思和Phantom,爲大疆打開了北美市場。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科林·奎恩手持Phantom無人機


同時,大疆第一次接受了外部投資機構,完成了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是紅杉中國。

Phantom 1大獲全勝,2013年下半年,大疆趁熱打鐵,推出第二代多旋翼無人機Phantom 2。根據汪滔的說法,Phantom 2最開始是給GoPro貼牌的,按原計劃是整合相機進去,但最終沒有談攏,只是在雲臺上留了接口,玩家可以自己裝GoPro。

大疆原本計劃與GoPro合作是通過科林的關係,一開始汪滔是願意給GoPro代工貼牌的,但在具體談判中,GoPro希望拿走利潤的三分之二,科林擅自答應了這場交易,而汪滔的底線是50%,因此引起汪滔的強烈不滿,立刻終止了與GoPro的合作。

終止與GoPro的合作,汪滔並不感到可惜,相機研發一直在他的計劃之中,只是GoPro方面感覺受到了侮辱,他們下定決心要做自己的無人機,但是這個計劃到2017年才達成。

這件事之後,科林·奎恩徹底失去了汪滔的信任,汪滔決定以換股的方式將北美分公司合併到母公司。但是汪滔給科林的股份只有0.3%,遠低於科林所要求的16%。科林在2014年初將大疆告上法庭,但半年後雙方達成庭外和解,和解金額並未對外透露。

科林認爲,大疆沒有他之後很快就會失去北美市場,但事實上,由於前期積攢的口碑,大疆在北美的市場佔有率不降反升。公開數據顯示,大疆在2013年的營收達1.3億美元。2013年底,因爲向員工發放10輛奔馳汽車,大疆在深圳企業界廣爲人知。

2014年,大疆推出了Ronin(如影)三軸手持雲臺系統,將原來安裝在飛行平臺上的陀螺穩定雲臺系統懸掛相機後,可以作爲單獨的手持設備使用,定位於專業級或影視級。年底,發佈了一款支持4K拍攝的專業級航拍無人機大疆Inspire(悟)。

大疆做直升機飛控起家,直到2010年才決定轉型做多旋翼,從做出成熟的多旋翼飛控,到從零開始做出雲臺、相機和圖像傳輸設備,滿打滿算只花了3年時間。2014年,大疆銷售額翻了數倍,達到5億美元,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超過70%。

2014年,無人機概念大熱,創業團隊、上市公司、投資人紛紛湧入,比如成立第一年的億航就獲得了千萬美元的融資,當時他們做出了一臺可以用手機操控的Ghost無人機;中譽電子旗下昊翔無人機(Yuneec)獲得了Intel投資的6000萬美元,另說1億美元。

大疆的老對手極飛接受了來自成爲資本的2000萬美元投資,另一位老對手零度智控受到了上市公司雷柏科技的青睞,後者投資了5000萬人民幣。

當時資本市場對無人機有多狂熱,投資人這樣形容,“只要你做的是個APP,哪怕是個demo也行,100萬美元起步投給你。”但是市場並未出現一款可以壓制大疆Phantom的產品。

極飛攻克了無人機懸停的問題,但爲了避開大疆的鋒芒,極飛並未殺入消費級市場,而是與順豐合作物流無人機。零度雖然將研發重點從專業級無人機向消費級市場轉移,但直到2015年2月才推出首款消費級無人機XPLORER。

很可惜,零度XPLORER發佈後不到一個月,大疆推出Phantom 3,一架真正意義上的四旋翼一體機。與GoPro決裂後大疆研發了自己的相機,而圖傳開始使用自己研發的數字圖傳,加上三軸雲臺,大疆把無人機做成了集成度極高的產品。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大疆消費級無人機Phantom 3


前兩代的Phantom無人機佔領了全球70%的市場,所以當集成度更好的Phantom 3上市後,立刻成爲大疆攻城略地的利器。靠着這臺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無人機,2015年大疆進行了兩輪融資和一次股權轉讓,累計融資超過1億美元。

當時零度XPLORER幾乎沒有掀起任何波瀾,億航更是直接打了退堂鼓,不過他們用了一個更大的噱頭來粉飾這次失敗,億航宣佈要做載人飛行器,吸引了一大波關注,有投資機構給了他們4200萬美元。

而剛拿到Intel鉅額投資沒多久的昊翔內部紛爭不斷,創始人夫婦上演了一出婚內出軌的肥皂劇,之後夫妻二人爲爭奪公司控制權劍拔弩張,公司經過一番折騰後元氣大傷,大疆對昊翔大打專利戰,此後昊翔再也沒有威脅到大疆。

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國內對手都沒能威脅到大疆,但是在大洋彼岸出現了一個強勁的對手,即科林·奎恩的新東家3D Robotics。

這家美國公司由《連線》雜誌的主編克里斯·安德森於2009年創辦,安德森也是全球最大無人機開發者論壇DIY Drones的創建者。2014年2月,正在與大疆對薄公堂的科林加盟3DR公司,並帶走了大疆的前美國員工,當時科林跟安德森說的第一句話是“我要弄死大疆”。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克里斯·安德森


安德森對打敗大疆同樣信心十足,他用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的關係來形容大疆與3DR的競爭關係,“iPhone口碑雖好,但安卓佔80%的份額。”

2014年,3DR已經累計融資近1億美元,他們幾乎將所有資金投入到Solo無人機的研發當中,在正式發售前,科技媒體The Verge對它讚不絕口,稱其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無人機。爲了戰勝大疆,它設計了大疆無人機當時沒有的功能,比如編寫飛行路線。

2015年,Solo無人機緊跟Phantom 3的腳步,於當年4月正式發佈。安德森十分看好Solo的潛力,並認爲自己和代工廠最初簽訂的6萬臺訂單,會在一個月內銷售殆盡。興奮之餘,他將訂單提高到10萬臺。但是到2015年6月Solo正式上線銷售時,問題還是爆發了。

Solo無人機的GPS系統時常出現連接問題,無人機走失或墜毀成了家常便飯。防抖雲臺也面臨生產延誤,所以第一批上架的Solo沒有安裝雲臺,不適合拍攝,而拍攝恰恰是消費級無人機的主要用途。雲臺在Solo上架整整兩個月之後纔出貨,那時已經到了8月。

到2015年底,Solo總共只賣出了2.2萬臺,剩下近8萬臺全砸在庫房裏。而大疆也開始行動起來,推出了Phantom 3的專業版Phantom 3 Pro,售價僅爲1300美元,這比Solo的成本價還要低,成爲壓垮3DR的最後一根稻草,到2016年,Pro價格降到了1000美元。

“我從來沒有見過有哪個市場出現過這樣的降價,”安德森說。“除了大疆,大家都是輸家。”

2016年初,3DR資金枯竭,不得不關停工廠、裁員止血,還把剩餘的Solo庫存都給了自己無力還款的代工廠,並轉型爲一家企業級軟件服務公司,專做航空數據的捕捉和分析,徹底告別了無人機硬件市場。

就在3DR退出硬件市場的那一年的拉斯維加斯CES上,南館的整個館區的一半展臺基本上都是無人機,而且基本上都是來自中國的公司。

Intel高調地爲昊翔舉行了發佈會,推出了搭載其避障系統Real Sense的無人機Typhoon H。風頭更盛的是億航,他們還真拿出了一款載人無人機億航184,幾個月後,竟然還拿到了迪拜載人無人機的項目。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億航184載人無人機效果圖


在CES上極爲低調的大疆,再一次打起了價格戰,當競爭對手們還在試圖阻擊Phantom 3時,2016年3月,大疆發佈Phantom 4,並通過成本控制將價格一再降低。

備受質疑的億航很快遭遇了滑鐵盧,由於產品未達到迪拜方的要求,億航184慘遭退貨。幾個月後,億航在廣州街頭被爆出拖欠供應商欠款長達19個月之久的消息。它的消費級無人機因質量問題屢屢遭到退貨,最終導致資金鍊斷裂,2017年底,億航美國分公司宣告破產。

昊翔內部更是千瘡百孔,它的創始人田瑜遠走海外,他所帶領的研發團隊也一併清理。昊翔的崑山工廠,光研發團隊裁員就有100餘人,生產等其它部門裁員更是超過400人。另外也出現了億航一樣的資金鍊問題,供應商拉橫幅圍堵廠區。

在2016年,唯一還在與大疆抗衡的只剩下零度智控,當年5月,零度針對大疆還未涉足的便攜航拍無人機領域,率先推出“口袋無人機”Dobby,短時間內迅速搶佔市場。

當時的IDC報告說,“以零度智控口袋無人機等爲代表的小型航拍無人機首批大規模出貨,使小型航拍無人機迅速獲得26%的市場份額”。更爲關鍵的是,這直接導致大疆在當年第三季度市場份額首次大幅度下滑。

信心爆棚的零度犯了之前與3DR同樣的錯誤,對Dobby的銷售前景盲目樂觀,他集中公司資源一下備了20萬臺成品堆在倉庫。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距離Phantom 4發佈僅半年,2016年9月發佈小型摺疊式無人機Mavic(御),Mavic繼承了Phantom 4所有的技術並進行了升級,發佈後成爲最受歡迎的無人機,熱度超過Phantom 4,零度的Dobby成爲無人問津的產品。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大疆摺疊無人機Mavic

最終,零度囤在倉庫裏的20萬臺Dobby只賣出了一半。由於積壓的貨物太多,成本無法收回,零度深陷資金鍊危機,董事會多次提出裁員要求。2016年12月30日,零度創始人楊建軍在老家貴州孩子的病牀前,做出了裁員決定。

曾經與大疆決裂的GoPro也在大疆Mavic發佈前夕推出了它的第一款無人機Karma,也採用摺疊設計。

但是很可惜,在Karma沒有正式上市前,用戶的無故炸機事件讓GoPro不得不召回前期發貨的無人機產品,而在後續的一段時間裏,仍然有一些炸機事件發生,Karma拖到2017年中才再次發售,距離大疆銷售御已經接近一年時間,市場是殘酷的,沒有留給GoPro太多的機會。

在此期間,大疆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加速更新換代,Karma無人機銷售慘淡,在大規模出貨後不到半年,GoPro宣佈將裁員200~300人,大部分指標來自無人機部門,幾乎宣告了放棄無人機市場。

2014年至今,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出現了無數的挑戰者,大疆的老大地位仍然難以撼動。據相關統計,在國際市場消費級無人機各價格區間,大疆無人機市場份額在65%以上,而在國內,同類份額佔比達85%以上。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5-2017年,大疆營收分別達59.8億元、97.8億元、175.7億元,增速維持在60%以上。同期,淨利潤從14.2億元躍升至19.3億元和43億元人民幣,2017年實現122.8%的同比增長。

2017年大疆的銷售額比90%的A股公司都要高,43億的淨利潤甚至可以排在前100。正因爲有超強的盈利能力,大疆在2018年獲得了10億美元的戰略投資,估值飆升至150億美元,在中國未上市的獨角獸中排名前十。

大疆能成爲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最成功的公司,很重要一點就是先發優勢,在做多旋翼之前,大疆的飛控技術已經成熟,很快就能移植到多旋翼上來,當時極飛做不了的懸停,大疆很快就搞定了。

其他無人機如Parrot雖然有懸停,但是它的無人機最初用途不是航拍,而是用iPhone操縱無人機玩對戰遊戲,在大疆Phantom推出之前,用戶玩航拍需要分別買來飛機架、雲臺、相機等進行組裝。

大疆Phantom 1雖然集成度不是那麼高,但是機身搭載一個防抖雲臺已經足以讓市場爲之瘋狂,到Phantom 3幾乎把航拍無人機所需的全部元素都集成到一臺機器上,這些都是大疆最先做到的。

目前,大疆是無人機領域極少數能掌握飛控、雲臺等全部六大技術且能整機量產的公司。由於有先發優勢,大疆申請了大量的專利保護,讓行業競爭者苦不堪言。

根據在SooPAT網站搜索關鍵詞“無人機”出來的結果顯示,2018年中國無人機專利申請數量爲7492件,其中大疆申請專利數爲668件,只比國家電網的701件少,但是二者並不在同一個細分市場,所以消費級市場的衆多專利都由大疆把持。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2018年無人機專利申請數量

曾經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參與者,在大疆的圍剿之下,要麼屍骨無存,要麼就轉行做工業級無人機,其中典型代表就是極飛。在大疆集中精力打擊消費級無人機競爭對手的那幾年,極飛爲避開其鋒芒,轉而去往偏遠的新疆開疆闢土,All in農業無人機市場。

爲了深入瞭解無人機在農業的商業模式可行性,極飛在新疆包了80畝地,種上棉花,自己打。種完棉花後,極飛在新疆建了一個基地,把硬件鋪下去,開始做規模化運營。極飛沒有選擇直接賣無人機,而是組建大量的飛手團隊做植保服務。

屢戰屢勝的大疆眼裏容不得沙子,同時出於對農業無人機前景的看好,2015年決定投入一部分資源到農業無人機的研發上來。很快,2016年3月,大疆推出了第一款植保無人機MG-1並直接銷售,售價3萬元低於大多數植保無人機的價格。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大疆植保無人機MG-1


不過深耕農業植保數年的極飛頂住了來自大疆的壓力,成爲這些年唯一能與大疆抗衡的無人機廠商(細分領域)。極飛憑藉運營、服務能力在植保無人機市場獲得了不錯的口碑。2016年極飛實現營收約4700萬元,而2017年則超過3億,增速接近8倍。

從公開數據來看,目前國內佈局工業級無人機的企業在300家左右。從應用領域來看,國內工業級無人機企業主要佈局在農業、警用、電力等領域,其中農業植保市場空間最大,這是大疆選擇農業植保領域的主要原因。

相比傳統的人工或半機械化植保方式,無人機植保的優勢明顯,具有防治效果好、噴灑效率高、使用方便、成本低等優點。其中,噴灑效率是傳統人工的15-80倍,農藥使用量、用水量分別比傳統人工至少節約50%和90%。

農業部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爲2324架,同比2014年增長234%,2016年、2017年分別突破五千架和一萬架,到2018年,我國植保無人機市場保有量突破3萬架,航空植保總作業面積突破3億畝次。

有券商研報做過估算,目前全國耕地面積約20億畝,假設未來植保無人機滲透率達到30%,未來每年整機市場規模在60-90億元左右。這個市場規模已經不小了,根據多方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民用無人機的市場規模才超過100億,工業級市場規模大致爲消費級的1/2。

多方機構預測,2020年工業級無人機的市場規模就將與消費級無人機持平,工信部發布《關於促進和規範民用無人機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民用無人機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產值達到600億元,正常情況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增長速度要遠快於消費級無人機。

除了農業植保外,工業級無人機正廣泛應用於電力警用測繪等領域,券商預測這三大領域未來整機市場規模近百億。

我國輸電線路總里程約120萬公里,中信證券假設:無人機每年巡檢25次,每小時巡檢20公里,單機每年飛行時間150小時,每臺無人機價格15-25萬之間。當無人機巡檢滲透率達到80%時,市場規模至少是12-20億元。

目前,易瓦特是電力巡檢無人機市場的龍頭,擁有全國最大總佔地面積55000m2的民用無人機研發生產基地,並設有360畝無人機飛行、檢測、訓練中心。據其在退出新三板前公佈的年報,公司2016年營業收入爲2億元,說明市場規模暫時不大。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易瓦特工業級無人機與大疆消費級無人機


警用和測繪同樣有不少市場需求,目前零度智控就在這個市場中,去年零度發佈的固定翼無人機就具備紅外熱成像偵察等功能,但是零度還只是追趕者的角色。

在警用領域,新三板掛牌企業觀典防務幾乎壟斷了禁毒偵查無人機市場。

觀典防務最早從測繪業務起家,2005年公司受相關政府部門的委託完成了北京核心地區的航空測繪圖。隨後的幾年,先後參與到我國西部高海拔地區、汶川及國境線等多個重要地區的航空測繪工作中。2007年,當測繪業務逐漸成熟後,公司將無人機業務延伸拓展至禁毒領域。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觀典防務禁毒無人機


我國省級/地級/縣級行政區分別有34/334/2854個,中信證券假設:省級/地級/縣級行政區分別配備警用無人機20/5/1架;無人機單價50-200萬元。計算得出我國警用無人機整機市場空間爲26-104億之間。2018年觀典的營業收入只有1億元,說明警用無人機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從工業無人機領域的競爭主體來看,目前尚未出現營收規模達到數十億級的企業,行業的發展仍比較平靜,以易瓦特爲主的工業級企業佔據着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整體水平仍較低,包括大疆在內的消費級無人機公司似乎有可趁之機。

但是工業級無人機是個完全不同的市場,過去十多年大疆都擅長做標準化的產品,因爲消費者的需求往往是同質化的,只要能穩定飛行半小時,拍照夠清晰,基本上就夠了,但是工業級用戶的需求具有多樣性,不同行業需要有不同的無人機解決方案。

所以說,在工業級無人機市場,很難出現一家獨大的企業,因此大疆的策略是隻做市場空間最大的農業植保無人機,其他行業暫不考慮。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中國工業無人機主要參與者


不過在農業植保領域,大疆遇到了很強阻力。大疆曾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只花了3年時間就佔據了龍頭老大的地位,但是它的MG系列植保機發布至今已有4年,卻難以再現昔日消費級市場的風光。

我們都知道消費級無人機上手很容易,但是農業植保無人機的操作需要更專業的人士,由此催生了飛行服務與培訓這一新市場。

券商預測,無人機產業的發展趨勢可以用“微笑曲線”來描述。中國的無人機企業大多集中在產業鏈中端,隨着競爭加劇,無人機整機制造的毛利率將不斷下滑;同時,在應用領域多元化的背景下,會有大量的企業進入無人機應用服務這個環節,向市場提供針對特定場景的專業化服務;此外,租賃服務、維修保養服務等市場的空間也會逐步打開。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無人機產業的微笑曲線


根據預測,無人機飛行服務與培訓的市場規模未來將有260-400億,其中農業無人機培訓服務市場有180億。目前來看,零部件和整機制造都是大疆的長項,但這飛行服務與培訓市場,大疆稍稍有些落後。

極飛在談及與大疆的競爭時說到,“植保機是噴灑農藥,是個會飛的噴霧器。無人機廠家要自己組建植保隊去打藥、去研究,每種作物該怎麼打,然後再把經驗傳授給你的客戶。”這是大疆進軍農業面臨的挑戰。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如何應對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風險,是汪滔和大疆的另一大挑戰。

這些年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幾乎是大疆一家獨大,但另一方面也讓大疆成爲炸機最頻繁的無人機。

曾經有一個叫SB-DJI.com的網站,2013年至2016年發佈了1800條無人機的事故帖,其中大疆無人機佔了絕大多數,2016年7月,SB-DJI.com上發佈了47起無人機炸機事件,大疆一共24起,超半數。

雖然後來大疆方面回應稱,85%以上的無人機事故是由於用戶誤操作引起的,只有少部分是因爲部件失靈或其他不可抗力發生。但消費者中對於大疆質量和售後仍然有不少質疑的聲音。如何減少這種質疑聲,是大疆會一直面臨的挑戰。

最近兩年多,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缺少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大疆似乎放慢了創新的腳步,自Mavic之後大疆相繼推出了體積更小的Spark和Tello,但已無令人驚豔的創新,而Mavic的第二代直到16個月後才推出,同樣差異化不大,Phantom無人機目前仍停留在第四代。


無人機激戰:從消費領域到工業市場

大疆口袋無人機Spark


在手持雲臺市場,已經轉型做雲臺的飛宇成爲大疆新的對手,去年一月發佈了一款手機穩拍杆Vimble 2,售價只有599元,而在此之前大疆發佈的手持雲臺Osmo 2售價爲899元,要知道Osmo系列最初的定價是2000元,飛宇的這款產品給了大疆一記當頭棒喝。

今年年初,大疆內部被曝出一起貪腐大案,大疆此前公告中表示,共處理涉嫌腐敗和瀆職人員45人。1月25日,一位受牽連的大疆前員工在《致Frank(汪滔的英文名)的一封信》中寫道:公告貪腐名單上面的人,一半以上都是冤枉的。這件事大大影響了大疆的品牌形象。

棱鏡深網的報道更是直言不諱,業績壓力是大疆年初反腐運動的導火索。“大疆真的是業績出現了一些問題,它纔去降成本。通過降成本的一些操作和調查,發現確實有腐敗的問題。”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全球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將達到1260億元,其中消費級無人機市場725億元,工業無人機市場534億元。

汪滔在2016年接受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時更加悲觀。這一年大疆銷售額近100億元,但是汪滔認爲無人機市場即將接近飽和,大疆的收入達到200億元也就到頂了。不知道大疆在2017年實現175億銷售額後,汪滔的看法有沒有發生改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