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中篇小說《黃金時代》導讀

王小波中篇小說《黃金時代》簡述

王小波,1952年生於北京。中學畢業後在雲南、山東等地下鄉,先後做過農場職工、農民、工人和民辦教師。曾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和美國匹斯堡大學。在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任過教,最終辭職,專事寫作。1997年辭世。被譽爲中國的喬伊斯,亦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世界華語文學界的重要獎項——臺灣聯合報系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的中國大陸作家。

《黃金時代》是作家王小波創作的中篇小說,是作品系列之“時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該系列入選《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王小波《黃金時代》的問世,實現了知青文學的突破。作品中對性愛的正面書寫,對現實的批判和嘲諷,對人生存狀態的反思,對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顯,迥異於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說。

衆所周知,六七十年代,中國處於非性的年代。在非性的年代裏,性纔會成爲生活的主題。古人說:“食色性也。”想愛和想喫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爲人性的障礙。性愛是在人的本能的基礎上產生男女之間、使人獲得特別強烈而愉說的肉體和精神享受的交往,在這個意義上兩性世界的和諧與性愛文明的締建,取決於人類在多大程度上珍視和創建一個成熟、健全的性愛生存境況和發展機制。

小說讓讀者瞭解非性年代帶給人們束縛的同時,也用稀鬆平常的口吻展現了人們對性的真誠渴望,竭力規勸和引導着大衆對性的健康認知,這對節制原欲時期的人來講是寫實快感的還原,對現代人而言,也是—種酣暢淋漓的快感表達。王小波筆下的性同以往文學中的性有很大的不同,他既不同於勞倫斯把性寫成美,也不同於《金瓶梅》把性寫成醜,以警世勸善爲目的。他筆下的性就如同生命本身,健康、乾淨,既蓬勃又恬淡。

《黃金時代》還原了“文革”時期荒誕的社會現象。談到“荒誕”,很容易在外國文學作品中尋到蹤跡,如卡夫卡、尤奈斯庫、貝克特等人的作品。當時的中國也同樣存在着荒誕現象,只是在“集體遺忘”的氛圍裏,敢於或者願意將此揭露出來的作家並不多,王小波算是其中一個。他的文字以一針見血的迅猛氣勢,讓被普通民衆甚至有些文人學者刻意“神祕化”的荒誕現象,在讀者面前赤裸裸地重現。

例如,民衆將倫理道德、作風品質作爲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大規模聲討陳清揚時,不去探究評判的標準,只基於自身毫無證據的立場,主觀臆斷得出罪行,空降到自以爲不偏不倚的目標身上,並且對於這種情況大家都以毫不自省的姿態習以爲常。王小波的小說作爲堅持真相的一方,讓讀者清楚瞭解到,那個時代大部分人的道德底線其實早已跌落至最低點,民衆以給別人判定空無的罪行進而顯示自己的高尚爲樂。如此令人髮指的醜陋行徑,卻難以見諸於作家的筆瑞,《黃金時代》是不可多得的展示時代荒誕真相的作品。

《黃金時代》刻畫了極具叛逆和顛覆個性的陳王二人,也刻畫出一羣靈魂醜惡的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產生的人物,尤其是陳王二人的形象所蘊涵的文化精神價值給讀者以新的啓示。小說不僅刻畫人物,小說的指向是對“文革”歷史的現實批判,同時是對深層次的理性、自由和個人生命的張揚。

《黃金時代》是時代三部曲創作的軸心,軸心的基本單元就是“王二模式”的人物,這種人物的生存狀態與時代的主流不合拍、特立獨行,卻又唯美、仗義。小說在形式上走下體寫作的模式,骨子裏卻弘揚人文主義精華。

王小波中篇小說《黃金時代》簡述

1991年,小說《黃金時代》獲第13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小說在《聯合報》副刊連載,並在臺灣出版發行。10月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4版報道了《黃金時代》獲獎的消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