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國家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爲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給予支持和便利

在烏鎮剛結束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宣昌能,代表中國證監會做了“大力發展直接融資,促進社會資本形成”的主題發言。

宣昌能在講話中講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把發展直接融資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爲我們建設資本市場指明瞭方向,也標誌着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邁入了新時代。”

政策解讀|國家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爲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給予支持和便利

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宣昌能

經歷了2016的資本寒冬,這個講話直接指出發展直接融資的重要性,無疑給了創投領域很大的信心,也是對母基金行業下一步工作指明發展方向。

中國經濟要轉型,核心邏輯是要調動足夠多的社會資金和社會資源到新經濟上。直接融資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融資成本,同時還擴充了企業資本金,降低了企業負債率,是新經濟發展的重要助力。

目前,中國的直接融資佔比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其中,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尤其如此。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穩居全球第二大市場地位,但中美的規模差異仍然明顯,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截止2016年底,美國GDP爲中國的1.63倍,然而美國私募基金行業管理基金規模爲中國的3.33倍。

對母基金行業而言,國家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無疑也是一個更積極和肯定的信號。因爲母基金是一個很好的促進直接融資的方式,能有效促進社會優質資本的形成。國內直接融資市場的大力發展,爲母基金的發展創造了更大的空間和價值。

同時,在這個講話中,也充分體現了在國家政策層面對理性創投環境——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倡導和引導,這也是對宜信財富母基金始終堅持價值投資理念的肯定,創投市場環境將會向越發良性的方向發展。

宣昌能總結,2016年以來,中國證監會通過不斷拓展資本市場覆蓋面,顯著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有力地支持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了互聯網、大數據、智能製造等新經濟發展,也爲創投行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新股發行已經常態化,暢通創投行業投資和退出渠道

這首先得益於股票發行審覈效率提高。

宣昌能介紹,2017年已審結企業數量達歷史最好水平。IPO家數和融資規模均居同期全球前列。審覈週期大幅縮短。2017年,IPO企業從申請受理到完成上市,平均審覈週期爲1年3個月左右,較之前需3年以上的審覈週期大幅縮短。

堅持新股發行常態化,爲更多初創企業提供了成長和發展的機遇,形成了資本市場與創業投資活動的良性循環,有效促進了社會優質資本的形成。

二、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支持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宣昌能在講話中指出,在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方面,同時在創新企業和上市企業兩方面進行引導。

一方面,引導資金投向創新企業。2016年以來,新增上市公司也呈現出與國家重點支持領域高度契合的鮮明特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數字創意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規模大幅攀升,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不斷提升,形成了較爲鮮明的板塊聚集效應。

同時,在上市公司在融資方面,中國證監會在積極引導再融資市場迴歸理性。具體做法就是,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資制度,優化再融資品種結構,抑制上市公司過度融資行爲。引導可轉債、優先股、配股等支持品種已經實現“即報即審、審過即發”。

三、規範創業投資基金運作,優化投資退出安排

在退出方面,宣昌能強調,爲引導創業投資基金樹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中國證監會對專注於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創業投資基金,在市場化退出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和便利。比如,在IPO審覈過程中,發行人沒有或難以認定實際控制人的,對於非第一大股東但位列合計持股51%以內股東範圍,且符合一定條件的創業投資基金股東,不再要求其所持股份鎖定36個月,而是鎖定一年。

宣昌能介紹,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繼續研究完善創業投資基金投資年限與上市後鎖定期的反向掛鉤機制。目的是引導並促進具有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的創業投資基金規範發展。

四、始終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切實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同時,在IPO審覈方面,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結合發審委換屆履職,延續和加強從嚴監管要求,嚴把資本市場入門關。

宣昌能介紹,2017年截至10月底,IPO審覈未通過率(包括終止審查和被否決)約爲29%,通過終止和否決一批不符合發行條件的企業。

風險提示: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不做承諾與保障。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文 | 沈玲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