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成为2018年网贷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促合规、防风险、迎备案则成为网贷监管关注的重中之重。这一年,网贷行业经历了潮起潮落的发展轨迹,监管则充当着引领行业合规、稳健发展的舵手,指明行业发展的方向。

2018年初,监管频繁发布关于整改验收的相关文件,督促P2P平台加快整改步伐以期顺利通过备案。3月,P2P网贷行业成交额环比稳步上升,还有不少平台在紧张的备案大考前夕寻求海外上市。

P2P备案、整改验收的相关政策汇总

2018年P2P网贷监管报告:潮起潮落,“掌舵”前行

当各家平台正在为备案做准备时,2018年3月底,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29号文),在网贷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监管层明确资产管理属于特许经营业务,必须要有牌照才能做,没有牌照的网贷机构必须在6月将存量资管业务压缩至零,否则就不给备案。

此外,原本定于6月底前完成的P2P网贷备案工作再次延期。6月14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我们继续进一步做工作,年内还不行,还得继续加把力。”网贷备案再度推迟,给各家平台的备案前景又蒙上一层阴影。

P2P合规检查的相关政策汇总

2018年P2P网贷监管报告:潮起潮落,“掌舵”前行

6-7月,不断有平台出现跑路失联、兑付困难等情况,警方随即介入调查,行业风声鹤唳。随着多项监管政策的落地,在运营平台将面临严峻考验,部分不合规平台也因此选择清盘退出。据网贷天眼不完全统计,6-7月,累计新增问题平台335家。

面对雷潮,监管再度出手,给予不合规P2P平台以沉重打击!8月,全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市网贷整治办下发《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以及《P2P合规检查问题清单》(共108条),新一轮全国范围内的P2P合规检查大幕开启。

9-10月,各地监管陆续下发各自的P2P合规检查通知。在此背景下,P2P平台纷纷响应,开始对不合规业务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改。与此同时,部分合规程度较差的平台因担心无法通过合规检查而被迫退出行业。

在合规浪潮的推动下,浙江、湖南、上海等地监管于11月相继清退一批无法备案的不合规平台,引发P2P清退潮。爆雷潮落,清退潮起,P2P网贷投资者谈“潮”色变,担心此次的潮水会再次“吞噬”自己的本金。事实上,“清退潮”与“爆雷潮”还是有本质区别。

爆雷潮期间P2P平台失联跑路、停止运营更多是平台的一种主观行为。而近期各地监管陆续下发的P2P退出指引,则是由监管主导,不合规的平台需按照该指引的要求完成退出。从效果上看,P2P选择良性退出、分期兑付显然要比恶性跑路失联的情况要好,至少能够证明平台在为兑付而努力。

除备案整改和合规检查等政策外,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信用建设等也成为监管关注的重点。

随着民间借贷日益活跃,一些违法犯罪活动也随之出现,套路贷、现金贷、恶意骗贷等问题屡见报端,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危害极大。各地互金协会发布严禁套路贷的文件,并提示现金贷等风险。

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相关政策汇总

2018年P2P网贷监管报告:潮起潮落,“掌舵”前行

5月,银保监会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广州互金协会发布《关于严禁“套路贷”等非法金融活动的通知》;6月,中国互金协会发布《防范变相“现金贷”业务风险的通知》。

针对暴力催收、恶意逃废债等问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于3月发布《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实行)》,对贷后的催收行为予以规范;8月,全国互金整治办发布《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的通知》,使网贷行业的“老赖”无处遁形。

打击恶意逃废债等失信行为的相关政策汇总

2018年P2P网贷监管报告:潮起潮落,“掌舵”前行

回顾2018年的监管政策,几乎都围绕着促合规、防风险、迎备案等内容展开。随着多项监管政策的落地,合规建设方向和备案标准逐渐清晰,行业与平台均迎来了为自己正名的机会。对于P2P网贷行业来说,监管工作还远未结束。随着P2P合规检查工作的有序推进,相信首批备案成功的平台即将诞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