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趣史」晚晴重臣,笨小孩的逆襲之路!

假如說王陽明的成功是開掛,那麼曾國成功就是逆襲;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王陽明,因爲王陽明天分過人,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學曾國藩,因爲曾國藩本身就是一個由凡人到聖人的過程。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曾國藩天分一般,據稱:"曾國藩夜讀時房樑上潛伏一賊,這賊打算等曾國藩入睡後進行偷竊。奈何曾國藩悟性一般,這文章死活背不會,但是曾國藩性格倔強,背誦不會絕不睡覺,結果曾國藩沒崩潰,賊卻崩潰了。這個賊跳下房梁,把這篇文章背誦給曾國藩,然後丟下一句話揚長而去:就沒見過你這麼笨的人。"雖然這僅僅是一個故事,但是可以看出曾國藩的確是個平凡人,天分一般。

「三點趣史」晚晴重臣,笨小孩的逆襲之路!

也許沒有太平天國,曾國藩也就是一個在京謀職的副部長,正是風起雲湧的時局給了曾國藩成大事的機會。太平軍勢如破竹無論是滿蒙八旗還是綠營部隊全不中用。眼看這大清朝要完,於是滿清統治者只好把部分統兵權力讓渡給漢族大臣,於是曾國藩就和當時不少大臣一起在家鄉附近編練團練。

什麼叫團練通俗的說就是臨時工,你說打仗還能有臨時工?在大清朝還真有臨時工,八旗綠營全部稱爲"經制兵",就是說這些部隊都是常備軍也是編制部隊。但是在實際作戰中爲了彌補兵力不足,就在戰場附近臨時招募一些兵丁稱之爲勇,這些部隊就是臨時工,打完仗就解散。而曾國藩時代的團練則連勇都不如,因爲國家不給這些部隊發軍餉,只給政策允許自籌;所以餉銀匱乏一支困擾着湘軍。誰也沒有想到就這麼一支地方武裝"臨時工"能扛起晚清的國防重任。

「三點趣史」晚晴重臣,笨小孩的逆襲之路!

曾國藩爲了練兵還做過調研,他認爲"綠營自守備以下全部該殺!"這是爲何,守備在這個以營爲基本戰術單位的綠營部隊中屬於中級軍官,就是說綠營這些兵軍紀廢弛戰鬥力低下中層以下就沒有可以使用人才。當時就算十來個太平軍也敢向結營防守的清軍進攻,正所謂:"十餘長毛敢破千人官軍。"

綠營爲何不中用首先就是待遇低,當時綠營正兵兩錢銀子,所以這當兵就是混口飯喫,跟低保差不多;兵員素質良莠不齊,並且都是抽調成軍,作戰沒有向心力。所以曾國藩編練湘軍就採用幾個方法提升戰鬥力,首先提升待遇,湘軍士兵工資至少是官軍的數倍。其次曾國藩採取"兵爲將有,層層負責"的模式進行建軍。全部軍隊自曾國藩以下層層節制,曾國藩節制統領,統領節制營官,營官節制哨長,哨長節制士兵,而士兵大多都與營官互爲同鄉、親友所以參加戰鬥自然有向心力。爲了防止部隊潰散,曾國藩還提出,如果哪支部隊主帥陣亡,而部隊還在,那麼這支部隊就得撤編,所以有了共同的組織,有了共同的利益,湘軍作戰自然驍勇善戰敢打敢拼。

「三點趣史」晚晴重臣,笨小孩的逆襲之路!

就這麼一支部隊在與太平軍作戰中並不順利。在靖港水戰中曾國藩帶着新編練的湘軍,被太平軍擊潰。曾國藩爲了不當俘虜還跳了水,另一路湘軍在塔其布的率領下攻克湘潭才讓曾國藩的臉上好看一些。但是從此之後湘軍與太平軍愈戰愈強,這湘軍也被太平軍稱爲最難纏的敵人。

「三點趣史」晚晴重臣,笨小孩的逆襲之路!

湘軍也好,淮軍也罷,他們的組織形式都是曾國藩創立的制度,雖然解決了軍隊向心力和待遇問題,在當時可謂是稱雄一時,但是在隨後的作戰中湘軍面對近代化的軍隊節節敗退,這是曾國藩萬萬沒有想到的,因爲這樣的軍隊只有利益而沒有理想;只有小利而沒有大局。曾國藩也有理想,但是封建士大夫的理想已經不適合當時中國的發展,正所謂三千年之大變局,當時中國已經不是封建倫理道德可以維持與變通的世道了。但是曾國藩從一個笨小孩逆襲成爲晚晴重臣,他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堅持與努力。無論是科舉時期的不順,還是打仗之時的慘敗,他全部都可以堅持下去,這是這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一個品質;正所謂只有堅持纔可能成功,只有努力纔可能逆襲。

簡介:九零後軍迷,喜歡寫作。信仰堅定心中有國,傳播軍事歷史正能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