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任尼克斯主帅帕特·莱利、太阳主帅菲茨西蒙斯、骑士主帅兰尼·威尔肯斯、马刺主帅拉里·布朗、勇士主帅唐·尼尔森、活塞主帅查克·戴利。“魔术师”代表全队致辞:“每一个能够站到这里(篮球名人堂)的人,我想你们都会感谢你们的妈妈,但能够让我们(梦一)站在这里,是因为一个人——他永远都西服革履地出现在球场边,把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还总是打着整齐漂亮的领带。

随便逮着一个资深球迷问一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美国男篮“梦之队”的12人大名单里都有些谁?相信有不少人能说得头头是道。

有的甚至能按照号码从小到大,给你一个不差地背下来。

他们分别是:

4号 克里斯蒂安·莱特纳(杜克大学)

5号 大卫·罗宾逊(圣安东尼奥马刺)

6号 帕特里克·尤因(纽约尼克斯)

7号 拉里·伯德(波士顿凯尔特人)

8号 斯科蒂·皮蓬(芝加哥公牛)

9号 迈克尔·乔丹(芝加哥公牛)

10号 克莱德·德雷克斯勒(波特兰开拓者)

11号 卡尔·马龙(犹他爵士)

12号 约翰·斯托克顿(犹他爵士)

13号 克里斯·穆林(金州勇士)

14号 查尔斯·巴克利(菲尼克斯太阳)

15号 “魔术师”埃尔文·约翰逊(洛杉矶湖人)

但要是问你,“梦一队”的主教练是谁,相信有很多人要仔细想想才能反应过来。

正确答案是查克·戴利,当时底特律活塞队的功勋主帅。

之所以提到他,是因为戴利逝世于2009年5月9日,明天就是他10周年的忌辰。

当时,大牌云集的“梦一”当然也需要配以一位名帅。当时美国篮协的想法就是,要找一位镇得住场面的教头,条件?

首先,要有八年执教经验;其次,在NBA执教至少三个赛季且在过去三个赛季(即1989-92期间)一直带队;最后,最好还要有奥运会比赛执教经验。随着搜寻范围的缩小,最终主教练候选名单锁定为6人,分别是——

时任尼克斯主帅帕特·莱利、太阳主帅菲茨西蒙斯、骑士主帅兰尼·威尔肯斯、马刺主帅拉里·布朗、勇士主帅唐·尼尔森、活塞主帅查克·戴利。

唐·尼尔森一度有望获得帅位,在之前两年,他一直利用夏季到德国、西班牙、阿根廷等地方搜寻优秀的海外球员,他被认为有很强的洞察力,美国篮协认为在面对欧洲球队时,唐·尼尔森会有独到的审视角度。

可拉里·布朗同样垂涎这一帅位,他当时说:“我觉得没必要为了争夺帅位而去做任何游说,帅位只会属于最适合的人选。我觉得我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国际比赛。”

布朗这么说自有其理。他曾于1964年代表美国男篮出征东京奥运会,并且赢得了金牌。此外,他还作为戴夫·加维蒂的助教出征过上世纪80年代的国家赛场。

而在1992年7月20日就将年满62岁的戴利也渴望争得帅位。他理直气壮:“我已经两次赢得NBA总冠军,我把这么多个性迥异的球星捏合在一起,没有人能比我做得更好。”

评分、讨论展开了……结果是戴利当选。以委员会主席C.M.牛顿为首的一帮官员都觉得戴利在底特律能把以托马斯为首的一帮“坏孩子”管得那么服贴,还拿了两次总冠军,自然有一手。于是牛顿给戴利打去了电话……

十八年过去后,“梦一”十二位球星在2010年齐刷刷地登堂入室,他们仍然没有忘记已经遥在天国的“查克老爹”。

“魔术师”代表全队致辞:“每一个能够站到这里(篮球名人堂)的人,我想你们都会感谢你们的妈妈,但能够让我们(梦一)站在这里,是因为一个人——他永远都西服革履地出现在球场边,把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还总是打着整齐漂亮的领带。查克·戴利,才是我们的领袖。只是上帝已经将他召唤过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