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季后赛激战正酣之时,有很多球迷都会犯嘀咕,甚至小抱怨的问题是——上一轮系列赛结束,到下一轮系列赛开始,为啥要等上至少5天左右的时间?我们都没有球看了啊!

不仅是不同轮次的系列赛之间,就连同一轮系列赛中,有时涉及到转场的情况,休息时间也会在3天以上。

要是碰上向之前丹佛掘金和波特兰开拓者打上4个加时的情况,要是仅隔一天就要在后天晚上进行下一场比赛,你说球员要不要叫苦不迭?

碰上像开拓者队的坎特这样要过斋月的穆斯林球员,没得吃的情况下要是再休息不好,那比赛还怎么打?

毕竟我们球迷不是在场上挥汗如雨,筋疲力竭的球员,可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句话,NBA球员睡眠不足,对于身体机能和运动表现的影响,可能要数倍于我们普通上班族。

1971年,比尔·沙曼成为湖人队主教练。他并不是个激进派,当年也没想在NBA进行什么变革,他只是希望自己的球员们在比赛当天保持放松、清醒并有自信的状态。

因此,沙曼发明了一种在比赛当一天早上进行训练的方法,还为之取名为“投篮训练”(the shoot-around)。短短几年之内,联盟所有球队都效仿此法。

2009年,时任凯尔特人主教练里弗斯同样不是个激进派。他也只是希望自己的球员们在比赛当天保持放松、清醒并有自信的状态。所以,里弗斯在那个赛季彻底取消了“投篮训练”。

为什么要采取这样几乎称得上是“离经叛道”的办法?里弗斯说:“几乎人人都在说,我们已经习惯了以前的做法。不过,我是个喜欢尝鲜的人,所以我们就这样做了。”

里弗斯绝不是盲目尝鲜,而是基于严谨的科学理论。一般来说,大部分NBA比赛的结束时间都在晚上10点左右,加上球员淋浴、穿衣、接受媒体采访,通常都要耗到11点。这时候,大部分球员都已饥肠辘辘,总要吃点夜宵。

即便是那些最自律的球员,至少也要等到夜里2点才能上床睡觉。如果是打客场,不到夜里3点,球员很难回到酒店。

不少球队的投篮训练都始于比赛当天早上10点,球员们必须提前到达训练场进行绑脚等各种准备。里弗斯说:“这样一来,球员们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这是远远不够的。”

经过咨询专业人士之后,里弗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如果连续三天、四天或者五天的睡眠时间少于六小时,你的反应就像是喝醉了一样。如此状态还要打篮球比赛,在0.1秒做出反应,的确是非常困难。”

这是里弗斯执教凯尔特人队期间,与著名医生查尔斯·塞斯勒学习之后,得出的结论。塞斯勒是哈佛医学院的睡眠医疗中心主管,也是波士顿一家医院的睡眠医疗部门负责人。这位医生在NBA也是小有名气,大家都喜欢称他为“睡眠医生”。

时任开拓者主教练,现任步行者队主教练内特·麦克米伦早年也曾经向塞斯勒医生进行了多次咨询,后来他也取消了投篮训练。

在塞斯勒医生的建议下,麦克米伦还允许球员们在客场比赛时最晚夜里2点回到酒店,这样能让球员们的身体状态尽快回到“波特兰时间”。

塞斯勒认为,球员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保持在8.2到8.4小时,这就要求球员至少要在床上趟9小时。因为很多球员在比赛之后,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在自己平静下来。

最近30年以来,很多职业运动队都在身体训练和营养方面投入了很多力量。不过,塞斯勒认为睡眠是“保持健康的第三粒药丸”。

按照塞斯勒的说法,睡眠的主要作用是让头脑中的神经细胞迅速归位,这样才能重新学习掌握新信息。如果球员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学习一种新战术,可以让他们的效率提高20%。如果睡眠不足,只能是事倍功半。

和哈佛大学一样,斯坦福大学的睡眠医学研究也给出了类似的结果。在这些理论支持下,马刺主教练波波维奇从大约2007年起就取消了比赛当天的投篮训练,并且把训练开始时间调整到下午3点。

要知道,那时候他手下的GDP——蒂姆·邓肯、马努·吉诺比利和托尼·帕克,还没那么老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