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入股70億已浮虧40億 啓迪桑德仍存債務壓力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呂方銳 陳鋒 北京報道

隨着雄安方面入股啓迪控股,啓迪控股旗下上市公司啓迪桑德的控制權將再次發生變更,近期包括文一波等高管職位發生密集變動。這一系列動作被外界解讀爲國資出面疏解財務困境。

啓迪桑德面臨的資金困境有目共睹。4月26日夜間啓迪桑德董祕張維婭也向《華夏時報》記者承認,公司資金和債務壓力較大。近日公司50億元綠色公司債券獲批,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債券即將到期的壓力。

但相較於245億元的債務規模,50億元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公司資金困境。啓迪桑德不得不面對投入大、回款慢和短期造血能力不足的現實。外界對公司的態度已經體現在了市場上,目前公司股價正在逼近歷史低點。

伴隨着近期股價下跌,清華方面2015年斥資70億元入股啓迪桑德,已經浮虧逾40億元。單從賬面收益看,這並不算一筆成功的投資。

70億元投資縮水近六成

2015年4月10日,啓迪桑德原控股股東桑德集團,與清華控股、啓迪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啓迪科服”)、清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清控資產”)、北京金信華創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下稱“金信華創”)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桑德集團轉讓其持有的桑德環境無限售流通股約2.52億股(佔總股本的29.80%)。轉讓價款約70億元。

其中,清華控股、啓迪科服、清控資產與金信華創爲一致行動人。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啓迪科服成爲公司第一大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爲教育部,桑德集團仍持有公司15.01%股份。

關於轉讓原因,桑德集團表示,爲積極推進上市公司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實現長期發展戰略,擬通過轉讓爲上市公司引入投資者。清華方面則稱,收購系“根據清華控股的發展戰略,結合國家產業的轉型升級,公司將大力發展環保業務板塊,利用上市公司平臺有效整合環保行業資源,實現產業發展的協同效用,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的競爭實力”。

2015年7月22日,股權轉讓獲得財政部的同意批覆。9月21日公告稱,股份轉讓事項已經正式辦理完成過戶登記手續。10月20日,公司更名爲“啓迪桑德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股份的轉讓價格爲每股27.722元,低於交易停牌日2015年3月23日前20個交易日的交易均價每股28.288元,也低於最新市價每股28.68元,轉讓價款共計69.91億元。

截至5月7日,啓迪桑德收盤價11.16元每股,相較於轉讓價格已經跌去16.562元每股,價值69.91億元的股份縮水至約28.14億元。單從投資收益看,這並不算是一筆成功的投資。

時任清華控股董事長的是徐井宏。此前他曾在清華產業旗下核心企業紫光股份任董事長、清華科技園的運營主體啓迪控股任總裁。2018年3月龍大偉接任徐井宏任清華控股董事長。

包括徐井宏在內,2018年清華控股發生了一系列人員調整。有媒體稱這與前一年教育部中央巡視組的一次調查有關,“希望能夠讓教育迴歸教育”,讓清華控股更多地從事科研、教育相關的產業運作。

彼時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姜勝耀在講話中,對清華控股及成員企業近年來的發展予以充分肯定;但承認快速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問題,需要按照中央巡視整改要求推進改革。清華控股要認真研判新形勢,探索如何建立服務人才培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體系,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生力軍,創造出適合新時代國家要求的發展新模式。

清華控股運營着同方股份、紫光集團、啓迪控股、誠志股份四大綜合性集團。啓迪控股2018年度審計報告顯示,相比上年,其營業利潤減少約4.8億元。而啓迪桑德2018年財務報告顯示,相比上年,公司營業利潤減少約4.4億元。

仍有資金壓力

目前啓迪桑德待償還的債券有5只,總額爲36億元人民幣,其中有5億元將在6月10日到期,10億元將在2010年10月到期。

2019年4月,啓迪桑德原計劃發行期限270天的5億元超短期融資券,募集資金用於償還公司即將到兌付期的5億元債券。披露這一計劃僅僅兩天後,公司公告宣佈取消這一發行計劃。取消原因是“近期市場波動較大”,公司“將另擇時機重新發行”。

雖然募集計劃被取消,但從公開資料中可以瞭解到,啓迪桑德目前的債務負擔較重。2018年報顯示,公司負債合計約245億元,約爲公司總資產的六成。

其中流動負債約125億元,非流動負債73億元。流動負債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賬款和其他項。其他項主要爲短期應付債券,含中期票據和超短期融資券。非流動負債主要由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構成。

募集說明書載明,啓迪桑德償債資金主要來源於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其他融資渠道等。公司的營業收入穩定增長。另外公司有較強的再融資能力,“可以在股票市場通過增發或發行公司債等多種形式進行直接融資。發行人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具有良好的合作關係,在多家銀行擁有較高的授信額度,融資能力較強。”

截至2018年3月31日,啓迪桑德共獲得各銀行授信約130億元,未使用授信額度30億元。人民銀行徵信系統顯示,公司近3年的貸款償還率和利息償付率均爲100%,不存在逾期而未償還的債務。

截至募集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共發行的51期債務融資工具,近三年無違約情況發生。評級機構也將啓迪桑德主體信用評爲AA+。

但年報顯示,啓迪桑德去年一年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22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是-7.4億。同期,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僅爲5.8億。

4月26日夜間,啓迪桑德董祕張維婭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公司資金壓力較大,對銀行間的債務規模也比較大。她介紹,自去年起金融降槓桿,環保行業遇到的壓力更大。

募集說明書中載明對此也有提及。其總結的相關風險中,包括營收賬款存在較大風險,經營活動現金流對債務的保障能力較弱的風險,經營活動淨現金流波動較大的風險,利率變動導致財務費用增加的風險,以及未來資本支出較大帶來的風險。

其中提到,公司最近三年來經營活動現金流波動較大,且相對公司債務規模來說數額很小;公司財務費用佔當期利潤的30%-50%,利率變動對財務影響較大;未來固廢處理業務還將進一步擴張,投入大且回款慢。

另外,股東桑德集團所持有的啓迪桑德股份中有99.99%用於質押,公司存在實際控制人變更的風險。

5月6日啓迪桑德發佈公告,稱收到證監會批覆,覈准公司發行50億元綠色公司債券。債券採用分期發行方式,首期發行自核準發行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其餘各期債券發行,自核準發行之日起24個月內完成。

目前看來,50億元能夠覆蓋公司36億元的待償還債券,但相較於245億元的總債務規模和現金流需求,還遠遠不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