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孙某踏上了一条自制冰毒的不归路,一天能制造10公斤冰毒的他,在制毒圈渐渐有了名声。2019年4月10日,落网的孙某被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了死刑判决。这名90后"绝命毒师"终究难逃法律的制裁。

90后

网络配图

1990年出生的孙某,是吉林省抚松县人,他从长春某工科类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短暂地从事过信贷员的工作。2016年上半年,孙某辞掉了这份令他不满的工作,竟然把目光投向了冰毒制造,并通过网络等渠道学习相关的知识。短短的两三个月,那些复杂的制毒流程孙某竟然全都掌握得得心应手。

孙某在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某城郊小区里租了两套毛坯房,地处偏僻、居民不多、没有产权,他将这里选作了制毒的大本营。

90后

现场

制毒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刺鼻的恶臭,小区的不少居民都被这味道熏得苦不堪言。2017年3月,有居民向在小区内巡逻的治安民警反映了长久以来的困扰,还以为这是哪里的煤气管道泄露了。

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区分局刑警大队在接到报警后,前往小区查看,一栋居民楼的701号房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隔着门也能闻到强烈的味道,警方起初以为这是一个熟食品的黑加工点,一番抽丝剥茧后,却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警方调查了701号住户的快递情况,发现该住户购买了大量次磷酸、碘等制毒必备的化工原料。这立刻引起了长春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视,为此成立了专案组展开调查。孙某作为被重点关注的701号住户,也暴露了自己吸毒的经历。警方还发现,孙某曾多次往返昆明、贵州、广州、成都等地,且和涉毒重点省份的来往邮件量巨大,他制毒贩毒的嫌疑更加明显。警方紧密关注着孙某的一举一动,从他扔掉的生活垃圾里,发现了疑似制毒化学品晶体的残留物质。

90后

网络配图

3月2日,孙某走出房门,准备外出吃饭,已在门外静候多时的警方将他一举拿下。饶是办案民警见多识广,在推开孙某房门的那一刻也还是惊呆了:140平米的房间被按照制度流程划分成了一个个工作间,各种制毒工具一应俱全,依稀可见主人的条理清晰。警方当场查获3.74公斤固体冰毒、9.05公斤液体冰毒、25公斤麻黄素……难以想象这些统统出自孙某一人之手。

90后

现场

孙某交代,他一天能制造冰毒10公斤,但以他的身价已经不用每天制毒了。孙某在制毒圈颇有名声,他可以将影响口感的东西从毒品中剔除,而且他制造的冰毒纯度极高。在他落网前,他已经向多个省份贩卖了超过8公斤的冰毒。这位"技术性人才"还在研究口香糖和酒类的毒品,把毒品混杂在口香糖和酒里,隐蔽性更强,危害更严重,为缉毒工作带来的困难也更大。

孙某的落网,也让跨多省市制毒贩毒的网络渐渐浮出水面。警方根据孙某的交代,接连抓捕了其他多名犯罪嫌疑人。近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长春史上规模最大的毒品制造案,孙某被判处死刑,是他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年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