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離巢、吐槽不斷 TVB引以爲傲的藝人經紀怎麼了

面對日前香港演員羅家英曝出的TVB工作時間長、與藝人剛簽約就取消等內幕,TVB方面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對此事不予置評。長久以來,工作量大、收入微薄一直是TVB藝人的常態,對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TVB而言,過去的數十年間始終奉行着這樣高壓式的藝人經紀模式。近年來,在TVB日漸式微和高強度工作的形勢之下,TVB藝人們開始紛紛離巢。一方面是藝人的青黃不接,另一方面是爆款劇集難現,這對業績連年下滑的TVB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高壓”掣肘

5月2日,據港媒報道,羅家英在ViuTV節目《友枱VIP》中曝出了不少有關TVB的內幕。羅家英稱,當時在TVB拍劇又悶時間又長,工作人員安排有問題,經常要等幾個小時。如果你不想等或者不聽安排,他們就會寫報告,讓電視臺雪藏你。

羅家英還爆料,演員劉兆銘與TVB續約時,本來已經續簽完畢。但剛一出門就立刻被叫了回來,被告知已經超過60歲,合約要取消重新籤一份。這令劉兆銘非常惱火,決定不再與TVB續約。據知,當時劉兆銘已經談好出演電視劇《酒是故鄉醇》,但最終因這件事作罷。

對於羅家英的“控訴”,TVB方面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對此事不予置評。

不僅羅家英直指TVB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的諸多問題,羅家英的太太、曾經TVB四大花旦之一的汪明荃也曾在公開場合表達對TVB的不滿。在TVB的50週年臺慶上,汪明荃就表示希望TVB工資高些,休息時間多些,山頭文化少些,一定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

TVB對藝人的如此“高壓”是源於TVB製作模式,與內地先拍攝再決定播出時間不同的是,TVB採用的是先決定播出時間再開始拍攝的製作模式,這就意味着TVB的藝人在製作週期緊張的形勢之下要面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在TVB劇集《刑事偵緝檔案4》中飾演江子山一角的前TVB藝人陳錦鴻曾表示,在TVB拍劇經常要工作20個小時,我就試過10天10夜沒睡覺。

TVB的嚴苛同樣在對待劣跡藝人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黃心穎出軌事件曝出後,TVB就立刻全面叫停了黃心穎的工作,黃心穎主唱的《愛,回家之開心速遞》主題曲《在心中》被消音,參演電視劇《堅離地愛堅離地》也被撤檔。另一參演電視劇《法證先鋒4》則將啓動重拍計劃,此舉預計將給TVB帶來超千萬元的損失。

公開資料顯示,TVB共有四種藝人經紀模式,“基本部頭合約”的藝人需要依靠“節目時數”計算薪酬,TVB不會爲藝人規劃電視臺以外的工作;“經理人合約”是由TVB任經理人統籌藝人的所有工作,除節目酬金外,還提供固定月薪;籤“外援部頭合約”的藝人則每年需要爲TVB拍一定數量的劇集,其餘時間藝人可以向外發展;“歌星合約”的簽約藝人可以上TVB的各大綜藝節目。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在TVB的高壓和激烈的競爭之下,TVB藝人們的成長速度也非常之快,嚴苛的藝人經紀模式在帶給TVB穩定收益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高質量劇集的產出。”

離巢效應

過去的二三十年間,TVB“家長式”的藝人經紀制度的確爲自家劇集輸送了一批高質量的演員,並拍攝出了諸多堪稱經典電視劇作品,成就了TVB曾經的輝煌。但隨着內地影視市場的高速發展,TVB藝人們開始紛紛離巢,掀起一股“逃亡熱潮”。

隨着曾經的TVB“一姐”佘詩曼、蔡少芬、胡杏兒等人相繼離開,TVB的演員陣容與曾經郭可盈、陳慧珊、陶大宇、吳啓華、林保怡等演員所在上世紀90年代相距甚遠。縱觀新一代的小生小花之中,鮮有被公認爲實力派的藝人出現,更是無人能夠挑起支撐TVB的大梁,反倒是新晉小生小花的花邊新聞多見諸報端。有業內人士認爲,TVB的固步自封導致了它現在的局面,演員選擇一直按照選港姐、辦藝人培訓班的方式進行,這樣的選人方式顯然早已無法適應如今多元化的影視需求。

面對藝人的頻頻離巢,TVB副總經理杜之克曾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二十年前TVB真的是可以操縱一個藝人的“生死”,這樣的做法對公司而言肯定是好事,但對藝人本身的發展並非有益。“藝人能有多方面的發展是好事,TVB也會迎合這樣的發展趨勢,其實越多TVB的藝人在內地發展,港劇在內地市場的推廣也就越容易。雖然TVB新晉藝人在內地的知名度不高是事實,但他們本身的演技都不遜色,只是沒有更多的機會在廣闊的市場中展現。”

在魏鵬舉看來,藝人的大批離巢讓TVB的藝人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但藝人們的頻頻北上並非是TVB獨有的現象,而是整個香港娛樂產業普遍的態勢。在內地影視產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內地資本對香港藝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老牌藝人相繼離巢引發的蝴蝶效應也波及到了TVB的影視板塊,可以看到的是,近年來TVB的劇集除了2014年的《使徒行者》展現出了強大的市場影響力之外,《BB來了》、《跳躍生命線》等劇集在內地市場的表現都不溫不火。

業績迷途

五十而知天命, TVB又何嘗不是。雖然港劇勢微早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已經年過半百的TVB似乎很想“逆天改命”,而將曾經的爆款電視劇作爲IP拍攝電視劇續集成爲了TVB想到的首要辦法。

但這些“炒冷飯”的續集似乎都未能延續前劇的火爆,在電視劇《使徒行者》爆火之後,TVB立刻啓動電影版和電視劇續集的拍攝計劃,但無論是電影版6.7的評分還是《使徒行者2》6.9分的成績都與原劇8.1分的高分相距甚遠。隨後,TVB再啓豆瓣8.9分的港劇《創世紀》IP,並在2018年播出了電視劇《再創世紀》,最終《再創世紀》以6.7分的成績依然難敵前劇。

藝人出走、劇集式微,TVB的麻煩遠沒有停止。據TVB《2018年業績公告顯示》,2018年TVB收入爲44.77億港元,較2017年的43.36億港元上升了3%,年度溢利爲1.77億港元,較2017年2.64億港元的年度溢利下滑了33%,這也是TVB自2014年以來連續第四年年度溢利下滑。

爲了解決資金之困,過去的一年間TVB更加深度的聯手內地資本。2018年,依託內地互聯網平臺播出的《宮心計2之深宮計》和《再創世紀》幫助TVB在內地收入方面增加了38%.雖然2018年播出的兩部老IP爲TVB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但兩部續拍劇的口碑卻大打折扣。除《再創世紀》以6.7分的成績不及《創世紀》外,《宮心計2之深宮計》的豆瓣評分也以5.3分的評分不及《宮心計》的6.8分。

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表示,因爲香港本地的影視市場非常狹小,電視業務板塊成長的空間並不大,轉攻內地市場對TVB來說不失爲一條拉昇業績的途徑。“雖然能夠看到TVB的內地市場策略已經初見成效,但在內地文娛市場整體不景氣的形勢之下,TVB內地業務的拓展也需要很長的磨合期。”

北京商報記者 宗泳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