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人社部發布13個新增職業,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位列其中。專家預測,這一職業未來兩年的崗位需求在130萬個左右,市場平均年薪可達40萬元,是不折不扣的“金飯碗”。

當人們還在好奇啥是雲計算時,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匡恆立已經以雲計算工程師的身份在南京潤和潤雲科技有限公司實習了。“我和公司正式簽約了,6月畢業後就會入職,老闆還給我加薪20%,實習期間也有工資,月薪7000元。”匡恆立說。

專業分析:雲計算工程師——不折不扣的“金飯碗”

學歷+證書,學生實習期就能獨當一面

培訓客戶是匡恆立實習工作中的重要內容。面對華泰證券公司40多名成熟的軟件工程師,初出茅廬的匡恆立毫不怯場,從容地打開阿里雲平臺,開始了一天的授課。“在dockerfile中如何使用add和copy,它們兩者的區別是什麼?通過我的雲端演示,大家已經看到了不同的應用方式。接下來,請大家自己在雲端操作,有不會的問題可以提問。”

匡恆立話音剛落,就有好幾名工程師舉起手來。“雖然我們在軟件領域工作了不少年頭,但云端技術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我們也得重新學習,要拜‘小老師’爲師。”華泰證券的工程師李煒一邊說着,一邊向匡恆立比了一個點讚的手勢。

匡恆立之所以能夠得到公司及客戶的認可,得益於在學校打下的紮實基礎。在校期間,他不僅完成了全部課程,還考取了阿里雲大數據專業認證(ACP)證書,完全可以獨立處理基礎的雲端問題。

專業分析:雲計算工程師——不折不扣的“金飯碗”

2016年,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首次開設雲計算技術與應用專業,目標就是培養產業發展急需的雲計算運維工程師、雲計算軟件開發工程師和雲計算安全工程師,首批招生50人。

“在未來的電子商務中,大批的互聯網企業需要雲計算技術,相關工程師必然會成爲未來的搶手人才。”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與軟件學院副院長李維勇說。

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雲計算技術與應用專業在一開始就被加入了大量的實踐技能性課程,採用“素質+平臺+模塊+拓展”立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阿里雲的ACP認證教育也被引入其中。

情境+案例,專業課程緊扣前沿技術

時間回到2015年,雲計算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剛被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提上日程。對新專業的發展,江蘇教育廳態度明確:雲計算是未來的方向,全力支持學校試水!

董志勇,軟件高手,曾在華爲和中興兩大知名軟件公司工作。他也是阿里雲最早的用戶之一,一直密切關注着雲計算技術的發展。

“儘管做了兩三年的準備,但當真要開設這個專業時,還是感覺力不從心。課程從哪裏來、教師從哪裏來、教材從哪裏來,都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董志勇說。

出發,到企業去調研!那一年,董志勇和同事們跑了大大小小几十個企業,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國內三大雲技術供應商的技術目錄都被教師們翻了個遍。

上網,搜索外國雲技術課程!那一年,董志勇等人啃下了幾大本國外專業資料,英國、美國高校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都被研究了幾遍。

僅有資料還不夠,教師們又踏上了考證征途。當年,阿里雲已經開發了雲計算工程師相關證書,但難度極高,通過率僅有30%。“要給學生講雲技術,自己的水平首先要過硬。”董志勇和核心團隊成員達成一致:參加阿里雲考證培訓,必須把證書拿下來。

考證的過程是特別磨人的。新技術的知識點多,需要補充學習的內容多。此外,阿里雲創建了巨大的題庫,裏面有上千個案例,都是實際操作中的問題,如果沒有紮實的訓練是不可能通過的。

那段時間,董志勇和同事史律常常是課上培訓、課下討論,爲了解決一個技術難題,反反覆覆在實驗室裏練習。終於,阿里題庫被他們拿下,首批參加培訓的老師100%拿到了證書。連阿里的培訓師都感到驚訝,這樣的通過率是原來從來沒有過的。

“學習越深入,越嚐到雲計算的甜頭,更堅定了我們開設雲計算方向的信心。”董志勇說。

之後,老師們以阿里的培訓案例爲基礎,開發出了兩本基於情境式的高職雲計算專業教材,這也是國內首批該專業的教材之一。

專業分析:雲計算工程師——不折不扣的“金飯碗”

平臺+企業,專業與行業企業發展同步

在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杜慶波看來,新專業開起來了,就要盡全力做到最好,“不能對不起學生”。幾年來,學院頂住外界質疑的壓力,持續向雲計算方向投入,累積達上千萬元,雲計算相關的最新設施設備陸續進入實驗室。

在學院的努力下,阿里、騰訊等大企業陸續進駐。2017年,南信·阿里雲大數據學院成立。雙方共享最新的培訓課程及資源,共同建設教學直播平臺,全面開展雲計算、大數據行業的培訓服務。

2018年,學院聯合騰訊雲等成立“南信·騰訊雲”創新創業工匠工坊,由企業和學校組成混編教師團隊,共同構建課程體系,並按照實際工作流程設計課程結構。

隨着企業的深度介入,學院的專業課程一直在不停升級。“我大二的時候學的是CentOS6.5版本,現在學弟學妹們已經在學習7.0版本了。”匡恆立說。

“雲計算技術是一種服務技術,本身也在客戶的需求中不斷升級,我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而是要緊跟行業企業的步伐,把最新的知識教給學生們。同時,還要培養他們自我更新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他們日後到企業去能夠不斷發展。”李維勇說。

眼下,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雲計算技術與應用專業在業內已頗有名氣。董志勇、史律總被外地的高職院校請去,指導專業開設和課程設計。常常有同行感慨:“要是當初也能跟南京信院一樣,早早地介入雲計算技術,現在也不用發愁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就業了。”

正如同行們所說,早起的南京信院有“蟲”喫。今年6月才畢業的學生,在去年年底就被“預定”一空。“現在還不斷有企業讓我們推薦學生,但實在是沒有了。”董志勇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