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先秦时期,很多人都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原则性,也就是现在大家所推崇欧洲的骑士精神。为了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可以牺牲一切,甚至是自己或者家人的生命。这样的人是非常高尚的,非常大公无私的。但凡是都有例外,今天我们就来讲下一位特立独行的人——伍子胥。这哥们才不管这种高尚的精神,不论自己的老板是谁,不管面对的是什么的人,不追寻大家所推崇的,我只在乎自己和家人的利益。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就是孔子所讲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非常有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那种大侠精神。

伍子胥

伍大侠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祖先历代都是楚国的高官。他老爹叫伍奢,是楚国太子的老师,哥哥叫伍尚。由于伍奢地位非常高,这就招人妒忌,有个叫小人费无忌,独揽大权,排斥朝中大臣,教唆楚平王终日与美女饮酒作乐。

楚平王和美女作乐

由于伍奢经常在朝堂上指责费无忌,这就引起了这家伙的不满。所以他就找机会要搞死伍奢和太子。一次,这家伙借着为太子找老婆,到秦国找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美女。可是偏不巧,楚平王也看上了这个美女。就迅速的和这个美女行了周公之礼,儿媳变媳妇了。

楚平王抢了儿媳

可是楚平王担心太子心怀不满,就将太子流放边疆,可是太子惶惶不可终日,最后竟然跑到别的国家去了。这个楚平王火冒三丈,宣布废除太子,另立太子。这下,太子老师伍奢就成了背锅侠,而且伍奢还指责楚平王的种种不是,导致被囚禁起来,准备处死。而当时,伍子胥和他哥哥正在外面出差,楚王便耍花招欺骗他两一同回去,和他们的老爹一起处死。这兄弟两都十分聪明,马上想明白了形势危急。他哥哥伍尚忠君要保全气节,选择和楚王使者一并回去,果然回去之后,伍氏全族被灭。伍子胥选择逃跑去吴国,要为父亲和哥哥报仇。

伍子胥在吴国

伍子胥到到达吴国后,选择和吴国世子公子光合作,发动政变杀死了吴国大王,随后公子光登基,就是后来著名的吴王阖闾。

公子光也是非常的讲诚信,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帮伍子胥发兵攻打楚国。而那时的楚国在楚平王的领导下国力日益下降,吴军很顺利的进攻到了楚国的国都。而那时由于楚平王已经去世,伍子胥一腔怒火无处发泄,掘楚平王坟墓,将其尸体拖出来,鞭尸三百下。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掘墓鞭尸。

掘墓鞭尸

随后便一心一意的帮助吴王,助其强国,而吴王阖闾突然脑子发热想要去攻打越国,伍子胥力劝不可,吴王不听,大败而归,不久便死掉了。太子夫差继任吴国大王,伍子胥尽心辅佐夫差,助其报仇。

很快吴国大军便将越国打败,俘虏了越国大王勾践。勾践在吴国为吴王牵马,当奴隶,更甚者尝吴王粪便。吴王夫差这下得意的忘乎所以,认为勾践已经没有了威胁,随后欲放其回国。伍子胥建议将勾践处死,了却后患,可是吴王夫差没有听从这个建议。

卧薪尝胆

勾践回国以后,在床头挂一苦胆,每晚睡觉之前舔一舔,以铭心志。发誓要报仇雪恨。而吴王夫差已经开始听信谗言,不再相信伍子胥,最后赐其自尽。伍子胥临死之前讲到“将我的双目挖出,放在吴国城墙上,我要亲眼看着勾践带兵攻入阖闾城”,随后自尽。

伍子胥自尽

果然没几年,勾践带兵灭了吴国。卧薪尝胆这一成语就是从这来的。

本文图片取自百度百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