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2018年10月17日安徽省舒城县春秋乡文翁故里举行文翁纪念馆开馆仪式)

文氏蜀地基祖

文翁,又名党,字仲翁,生于汉文帝二十三年丁亥三月十四日午时(公元前156年),夫人经氏,生子三,长子士宏,次子士道,幼子士廉,均是博士弟子,留居于蜀,夫人生于公同庚,十月十五日子时,公卒于汉武帝三十九年己卯(公元前101年)十月十一日子时,在世56岁,汉景帝末年,以郡县察举为蜀郡守,卒于官任,妣卒于汉武帝四十二年,壬午三月十三日酉时,由长子土宏偕母扶柩还乡。士道、士廉两大房头,留居四川。(摘自《舒城文氏族谱》)

文翁,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校长。他首创公立学校“文翁石室”,是现在的成都石室中学的前身,在同一地址连续办学已达2145年,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文翁,也是中国儒学重要学派学院派的创始人,儒生传道统、经典辨华夷,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争芳斗艳,源远流长。

文翁,也是一位实干的水利专家,在任职期间,带领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

文翁,是有记载的入川文氏第一人,他是文氏蜀地基祖。按文氏家乘(明万历二年即公元一五七四年,宗人奎元公著):考旧谱,吾文氏乃姬周文王支孙以谥为姓,封居雁门,至汉景帝末文翁守蜀都,因家于蜀,世居成都府朝阳门。

(摘自中华文氏宗亲网之中华文氏世系丝图)

文翁其后裔,一支世居世居四川成都府朝阳门,另一支居祖地安徽舒城,而后各支迁徙分居中国各地及海外,占当今二百多万文氏的大部分。

其中,在陈武帝时,文翁之裔有讳球者,吉州教授,历代相传至春元公。后唐同光四年(926年)文时(春元)奉命从征南唐李煜,下洪州(今江西南昌),镇江西,留永新治北钱市坑东,娶袁通判之女。迄千百年,广徙赣、湘、粤、鄂、桂、黔、滇、蜀、闽、越、吴、琼、港、台、豫、鲁等地。

文翁,是中华文氏家史上最重座标之一。

修家谱就是积功德,撰写家族名人传记是传承家风。

如果您,对文翁不是太熟悉,那么建议你不妨通过文海荣宗亲历时三年,精心编箸的《文翁传》来了解文翁的生平经历与文化意义。

作者:文海荣

微信:wxid_m5ry5kxvw6k312

电话:13982257612

预订价格:50元/本(含邮费)

与西汉握手

——写在《文翁传》成书之后

每个夜晚,我都要看书;每个周末,我都要写作。正是笔耕不辍这一良好习惯,才有了《文翁传》的面世。因此,当我怀揣这本成型的书稿,心里的喜悦无以言表,就像手捧婴儿一样地疼爱,因为那里面有我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自确定撰写《文翁传》以来,我就把单纯的爱好变成了一种神圣的使命。传记文学要坚持文学性、史学性与思想性并重,始终做到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才能使其富有生命力。我秉持这一理念,借助休闲时间,专心研读了与西汉有关的史籍,先后至少学习了20多本,实实在在与西汉来了一次握手。正是这次与西汉的握手,才使我以一个求知者的身份,走进了西汉的心脏,吮吸到了丰富的养分,以至于它心跳的速度、血液的浓度、温情的态度……都深深地融入到了我的灵魂之中,并深刻地影响着我对文翁的判断,尤其研读到西汉风云变幻的门阀权斗时,我禁不住会随着主人公的命运喜与忧。或许,我真正把自己放在了西汉历史背景下去感知文翁的生活。于是乎,与西汉握手,那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生活。也正是如此,使我创作《文翁传》时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客观地讲,由于熟悉西汉历史,掌握了文翁的行政脉络,感知到了他仁爱好教化的思想根源。于是,我在创作《文翁传》时,才能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太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肆意汪洋地去推演着文翁兴学化蜀的改革创举。也正是这种认真的态度,才使我能够挥洒自如地驾驭手中的笔,顺利地完成了《文翁传》创作任务。说到顺利完成,其实这个过程也不太顺利。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作,要知道,我的付出是不能用文字来表达的,当夜深人静人们熟睡的时候,也许我还在静静地思考着怎么来构思文本,当人们都在愉悦地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时候,也许我正在奋笔疾书,为《文翁传》的早日脱稿而辛勤耕耘,特别是一旦有了好的想法时,我会疯了似的翻身起床,迅速地把理它整理成文字,因为我害怕想好的东西第二天醒来就忘了。成稿后发现,其场景化、镜头化、特写化很明显,而长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性又逊色不少。因此也心有遗憾。

屈指数来,三年时间,1000多个日夜。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思考,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期盼,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耕耘,不知道熬脱了我多少根头发,也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的心血。不过,值得欣喜的是,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如今终于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及时把《文翁传》呈现给了广大读者。尤其当我把书稿放到了儿子手中时,小子都为我的勤奋而高兴。我想,儿子对于学习的态度,他自然能够在我的创作过程中获得养分。或许,这才是我感到最高兴的地方。

(成都石室中学)

诚然,我为之倍感欣慰,但也常存感念。为展示文翁的廉洁思想,我专门请教了中纪委宣传部长、中国纪检监察报社社长李本纲老师,他针对有关文翁的史料极度匮乏的情况,建议我要多与史学家对接沟通。为此,我多次与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导彭林、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等老师联系,请教他们有关西汉时期尤其有关文翁的问题,得到了老师们的鼎力支持,使我比较系统地掌握了西汉的政治生态及官吏解构等知识,还有日本关西大学博士姚晶晶老师,也对书稿的创作尽其所能地提供了极大帮助。同时,著名作家肖平同志还对此书进行了审阅,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安徽省文氏宗亲会会长文艺,还有特别需要感谢的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校长田间、副校长亢进、办公室主任蒋国一以及张治等同志,他们为我创作《文翁传》提供了大力支持。

除了文稿创作上得到了老师们的帮助外,著名词作家程红梅、网红面筋哥程书林等文友还给予了我大力支持,为此书创造了《文仲》《思乡月》《官老爷》等脍炙人口的歌词,譬如程红梅创作的主题歌《文仲》大气流畅,知名作曲家方晓东还专门为此谱曲;著名词曲作家、《十五的月亮》作者石祥为本书题写了书名;著名书法家杨喜山老师为作者题词。当然,在感谢各位领导、老师、朋友帮助的同时,还得感谢另一个重要的人,他就是我的儿子,为考究西汉时期蜀郡房价,我不知道翻阅了多少书稿,正为此急得团团转时,小子给予我极大帮助,因他的国学老师曾讲过这一问题,说是西汉房价不以平方米计算,而是以一栋为单位成交,其中长安城当时最高可达10000两银子,稍低的在1000两银子左右。我按照这个标准,计算出了蜀郡百姓刘文卓的庄园定价,自然就更加接近实际。

与此同时,还要感谢四川省委宣传部和成都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他们对《文翁传》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高度关注,使之荣幸地被列为成都市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这算是对我创作《文翁传》的一种莫大鼓舞,驱使我以更加精细的作风去努力完成此项工作,真正用自己的智慧为成都乃至四川的文化建设贡献绵薄之力。在此,对给予我支持、关心和帮助的领导、专家和亲友,再一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毋庸置疑,由于本人写作能力与编辑水平有限,尤其对《文翁传》校对缺乏经验,书中难免存在一些错误、缺点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以匡不逮为本。

文海荣

丁酉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