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褚洋就是這樣一位服務於南京地鐵S8線的列車司機,2012年底開始進入南京地鐵,如今已走過了6個年頭,“第一次上車,第一次開關門,第一次駕駛,那種新鮮勁,那種任重而道遠的感覺,不當一次地鐵司機,你永遠體會不到”,褚洋介紹道,其實自己的工作並沒有想象上的那麼光鮮亮麗,不算提前到崗時間,白班7點40就要出勤,夜班則更是要工作到11點運營結束,輪到首班車執勤時凌晨3點就要出門進行巡道作業,一天至少要跑六個來回,就連午飯也只能在交接班的間隙來喫。雞鳴寺站是三號線與四號線的換乘站,周邊有着著名景點古雞鳴寺,除了日常的客流,在週末節假日尤其是櫻花節期間,有着數量龐大的觀光客流,如何應對激增客流,確保乘客的出行安全,需要雞鳴寺站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用真摯的笑容溫暖乘客

邵正豔是雞鳴寺換乘站的工長,負責着這座換乘站大大小小的事務,她笑稱自己就像是雞鳴寺站的“大保姆”。記者見到邵工長的時候,她正在車站進行每天的例行巡查,自助售票機、安檢口、出入閘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巡查途中碰到有問題的乘客她都會熱情主動上前詢問解答,用自己的笑容溫暖着每一位乘客。雞鳴寺站是三號線與四號線的換乘站,周邊有着著名景點古雞鳴寺,除了日常的客流,在週末節假日尤其是櫻花節期間,有着數量龐大的觀光客流,如何應對激增客流,確保乘客的出行安全,需要雞鳴寺站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今年櫻花節期間邵工長除了制定應急預案外,還製作了崗位職責卡,她說這樣每位站務根據崗位職責卡都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也方便臨時抽調到雞鳴寺站的站務人員熟悉情況。雖然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但櫻花節開幕當天,邵工長仍然不放心,正值輪休的她,一早七點多就來到了車站,一直忙碌到中午12點多客流平穩有序後才放心離去,這樣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前來查看的事例不勝枚舉。每日的車流來來往往,車站也會遇到各類突發情況,遭遇最多的就是乘客在車站突發不適,如有的乘客早上沒喫早飯在車站暈倒,邵工長就自掏腰包準備一些糖果,而遇到更加嚴重的情況則會及時與120聯繫。

有一次一位孕婦在地鐵上即將生產,還有2分鐘車輛就將到達雞鳴寺站,緊急時刻,地鐵民警和雞鳴寺站的站務人員在站臺提前接應,但進入車廂瞭解情況後才得知,這名孕婦還有3天就到預產期,現羊水已破,不宜隨意搬動。經過緊急彙報,最終列車臨時停靠五分鐘,等待救護車專業急救人員到達後,站務人員配合醫生將產婦緊急送往醫院,最終母子平安。邵工長說前幾日這位媽媽還專程來表達感謝,說兒子馬上就兩歲了,多虧了當時站務人員的及時處理與協調,想爲車站送上生日蛋糕表達感謝。而在2018年,邵工長還參與救助了一位在樓梯上摔倒的女乘客,當天大雨如注,撥打120後卻被告知救護車暫時無車,恐耽誤治療,邵工長便與同事用擔架在雨中暴走3公里將乘客送至醫院,事後家屬多次表揚並送來了錦旗。邵工長說幫助的乘客很多,多到自己無法記住每一個人,但每次遇到被幫助的乘客前來打招呼或表達感謝,心裏都特別溫暖。

保障乘客的安全、做好員工培訓、管理好票務和後勤,她說,這就是我的工作職責。我們致青春,我們正青春。

司機室裏的執着堅守

45.2公里,17座車站,平均每日服務12萬人次的出行,這是南京地鐵S8寧天城際線的一組運行數據。在這樣忙碌的地鐵線路中,乘客能安全、準點、便捷、舒適地出行,離不開地鐵各個崗位的奉獻和付出,列車司機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員,他們駕駛列車的身影穿梭於白天黑夜,他們在車廂內的疾步奔走,只爲精準到秒的準點。褚洋就是這樣一位服務於南京地鐵S8線的列車司機,2012年底開始進入南京地鐵,如今已走過了6個年頭,“第一次上車,第一次開關門,第一次駕駛,那種新鮮勁,那種任重而道遠的感覺,不當一次地鐵司機,你永遠體會不到”,褚洋介紹道,其實自己的工作並沒有想象上的那麼光鮮亮麗,不算提前到崗時間,白班7點40就要出勤,夜班則更是要工作到11點運營結束,輪到首班車執勤時凌晨3點就要出門進行巡道作業,一天至少要跑六個來回,就連午飯也只能在交接班的間隙來喫。雖然開地鐵的感覺並不輕鬆,要時刻繃緊安全這根繩,全神貫注,高度緊張,但褚洋覺得能將旅客安全快捷準點地送到目的地,旅客對地鐵的信任,就是對他工作的肯定,也是心中成就感的根本來源。

年輕還是應該拼一拼,除了每日辛苦忙碌的本職工作,褚洋也不忘擠出空閒時間來鑽研技能,提升自己,在2018年南京市職工職業行業技能競賽列車駕駛技術市級競賽中獲得了第一名,其中實操部分更是獲得了滿分,車門和站臺門之間的對標零誤差,也因此,褚洋在2018年還獲評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城市軌道行業競賽列車先鋒。

手柄輕四兩,責任重千斤,成千上萬次的演練,日復一日的安全維護,是褚洋爲旅客的安全出行定下的承諾,正青春,當奮鬥。

三號線的“最強大腦”

偌大的南京城,地鐵出行已經離不開大家的日常生活了,每天又有多少人上班需要乘坐地鐵。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如今的南京地鐵線路紛繁複雜,在三號線上每隔幾分鐘就會有一趟班次滿載着乘客駛出,而在安全運行的背後,是誰在爲地鐵的安全運行做着努力?

範楚楚,是南京地鐵三號線的行車調度員,他就是那個在三號線安全運行背後默默付出的“最強大腦”。據瞭解,三號線調度採用四班二倒制,每班次需保證三人同時在崗,作爲一個小團隊,範楚楚主要負責隊員之間分工、日常作業監督、臺賬檢查和應急處置等工作。在當早班時,他7點半就會到南京南調度大廳瞭解非當班期間的故障,7:45進行交接班會,瞭解故障有沒有修復,故障原因是什麼,當班期間有沒有施工組織等,以便做好當天的行車預警。在白天當值期間他會處理各類突發狀況,如乘客不適暈倒,需加長停車時間將不適乘客移出車廂送往醫院等,這就需要他迅速制定出後續的行車方案,調整行車間隔,保證乘客的安全。

在晚班當值期間,除了正常的交接班與晚高峯的行車監控,在地鐵停止運行後,還將組織收車回庫,如當天有應急演練還將配合進行應急演練,後進行施工組織,再施工組織結束後進行運營前的檢查出車,再投入到新一天的運營工作當中去,這就是他當班的24小時。除日常工作外,另一項重點工作是應急處置,班組的同事都說他有着顆“大心臟”,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能迅速制定處理思路、及時分工,盯控好每個關鍵點,確保值班主任能夠及時得到信息反饋,並在事件結束後帶頭學習,剖析得失。

在2019年調度室組織的“九大榜樣”活動中,他被大家推選爲“應急能手”,他說“事情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好極致”。而在平時他十分注重翻看技能文本,溫故知新,大廳其他線路出現故障他都會抱着學習的態度,並進行思考,三號線如果出現這類故障我第一時間怎麼做,關鍵點是什麼,列車如何調整等,理不清楚的時候他查閱相關文本,當日疑惑當日畢。

在今年2月中旬運輸管理事業部組織行業技能競賽理論選拔考試,他考出全場唯一的滿分,能拿到這個成績離不開他平時的積累和努力。他們三人班組還有個響亮的隊號:故障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應急不慌亂,行車暢無礙。如果要給青春下一個定義,那麼我的青春就是要去做一些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去成爲一個自己真正想成爲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