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国南非将在明天举行5年一度的全国大选,2000多万选民将同时选出国民议会议员、省议员,并由议员推举下一任总统人选。外界普遍预计,执政党非国大党胜券在握,现年67岁、去年上任的总统拉马福萨料将得到完整任期,唯一的悬念是非国大党究竟“赢多少”?

悬念

“这将是种族隔离制度结束以来选情最激烈的一次选举。”路透社指出,来自48个政党的逾8000名候选人将角逐400个议会议员席位。其中主要竞争者为三大政党:执政党非国大党、最大反对党民主联盟、第三大党经济自由战士党。

按照南非宪法,国民议会实行“选党不选人”的比例代表制,依据各党得票率分配议席,再由议员代表民众间接选出新任总统,通常都由最大党党首出任。

外界普遍预计,非国大党胜券在握,唯一的悬念在于“赢多少”:得票率会高于2014年大选时的62%,还是会低于2016年地方选举时的54%,还是在这个区间里?

放眼南非政坛,非国大党可谓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25年前,南非“国父”曼德拉领导非国大党在首次不分种族的平等选举中获胜,为这个“彩虹之国”开启了一个崭新时代。在随后的20余年里,非国大党在历次大选中的得票率均超过60%。

然而在前总统祖马执政后期,非国大党呈现出支持率下滑的迹象,2016年地方选举得票率跌至53.9%,不得不将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经济中心约翰内斯堡等几座大城市的地方议会最大党地位拱手让人。甚至有观点称,非国大党正在失去城市选民青睐,逐步沦为“乡村党”。

“8日的选举将是南非的关键时刻。”英国《卫报》称。有分析师估计,非国大党可望拿下逾6成选票,从而加强拉马福萨提振经济的能力,进而吸引外资流入,带动股市债市上涨。而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如今非国大党的统治地位越来越受到质疑,本次选举的成绩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差的。有民调显示,在投票率达到70%的情况下,非国大将获得53%的选票,民主联盟和经济自由战士党将分别获得24%和14%的选票。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贺文萍指出,非国大党还是能赢,但选情有点悬,它在议会400席中所占的席位可能会比以前少。因为南非目前的经济情况不妙,执政党承诺的一些经济改革(如“土改”)也是光打雷不下雨。这就导致其支持率下滑的局面无法真正得到改善。“国家越发展,政治越分化,这种现象也很正常。时代和环境不同了,1994年那种高涨的政治热情已慢慢消退。”

“非国大党能取得怎样的成绩,要从历史和地域两个维度来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学者祝鸣指出,其一要看它能否比祖马时期的支持率有所提升。当初非国大党“逼宫”祖马,力推拉马福萨上台,就有利用“拉马福萨效应”为这次大选提前布局的意味。因此,这次选举也相当于对拉马福萨一年多来执政成绩的某种检验。其二要看地方层面的表现。目前,非国大党控制着南非9个省议会的8个,仅有西开普省被反对党民主联盟控制,而非国大党一直想将这颗“遗落的珍珠”也收入囊中。但不妙的是,有数据显示,它在其他一些省份的支持率可能降至50%以下。换言之,它想继续保持地方执政地位就要和其他政党联手。这样一来,非国大党对基层的控制力将被削弱,未来施政将遭遇阻力,即使数据上领先对手,也绝对称不上是“辉煌”的胜利。

警示

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非国大党的得票率取决于选民是否相信拉马福萨的反腐承诺。民众由于腐败、犯罪和经济衰退而产生的“幻灭感”正在侵蚀执政党的支持。

“现在的非国大党和过去不一样了。”现年67岁的南非退休老人马格克基对外媒说,“非国大党忙着搞内部斗争,而不是改善人民生活的斗争,这很危险。”

批评人士称,非国大党统治了南非25年,如今国家正面临困境:经济增长低迷、失业率飙升、暴力犯罪猖獗。非国大党不仅没能解决这些问题,反倒让自己成为问题的一部分:屡屡曝出腐败丑闻,浪费甚至侵蚀国家资源,让民众倍感失望。

“近年来,南非经济已落后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去年仅增长0.8%,”《华尔街日报》称,如果把沮丧的求职群体计算在内,2018年底的失业率高达37%。BBC称,官方统计的失业率为27%,堪称世界上失业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什么都没有改变,拥有豪车和豪宅的非国大党不可能改变任何事情,”居住在开普敦的23岁学生路西·西索尔说。许多选民认为,非国大党没能理解“社会发生的变化”,“反帝国主义”的一套说辞明显过时了,真正让人们愤怒的是社会不平等。

据世行资料显示,南非是全球财富分配最不平等的国家。2015年全国最富裕的10%群体拥有全国71%的财产,最底层60%人口仅拥有全国7%的财富。

专家认为,与其说民众感到“幻灭”,更恰当地说,应该是不满。“也可以解释为一种代沟。”祝鸣指出,非国大党在执政过程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上台以来,其总的执政成绩值得肯定,南非的总体状况要比种族隔离前好得多。现在很多批评和不满的声音,都来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没有经历过种族隔离政策,感到不满也是可以理解。“值得一提的是,这也反映出非国大党在本次选举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对年轻群体的吸票能力不足。”

德国之声新闻网6日报道称,南非30岁以下选民约560万人,占选民总数的二成。“逃避选举,在南非年轻人中成为普遍现象。”半岛电视台指出,数百万30岁以下有资格投票的南非人没有参加登记。换言之,数百万年轻人将不会参加8日的大选。他们说,他们正在背弃政治,因为他们在低迷的经济下找不到工作。有数据显示,南非34岁以下人口的失业率高达近4成。

“我不投票,我甚至没有登记。我觉得无论我投票与否,都不会有什么不同。”现年25岁的南非学生墨菲·脱塞特斯指出,选举不会带来更好的道路,也不会改善她所在城镇缺水、断电、棚屋遍地的惨淡局面。南非纳尔逊·曼德拉基金会分析师维尔恩·哈里斯表示,年轻人被政治进程所疏远,他们不认为投票是一条改变现状的途径,这是这次大选的一大挑战。

“青年政治热情低迷,这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贺文萍指出,政治精英化的特征日益明显。而非洲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年轻人的大陆,年轻群体比重很高,失业状况也最为严重。在祝鸣看来,新兴选民是一支重要力量,非国大党无法动员广大年轻人参选,就意味着它只能“吃老本”。从中期和长远看,这种局面对其执政不利,也相当于某种警示。

对手

此消彼长,伴随着非国大党人气缩水,两大反对党的支持率小幅攀升。有评论称,从政治光谱的角度看,最大反对党民主联盟处于右端,经济自由战士党处于左端,它们很大程度上分流了传统上支持非国大党的选票。

先看民主联盟。它由白人创立,被外界视为专为中产阶级服务。但在2015年选出首位黑人党魁马伊马内、并主打经济政见后,民主联盟在赢得白人和有色人种支持的同时,也成功吸引了黑人中产阶级的支持。在2016年地方议会选举中,它斩获近27%的选票(2011年为24%),在几大都市区让非国大党初尝败绩。虽然被非国大党指控为“种族主义者的避风港”,但马伊马内回击称,民主联盟是“唯一不分种族共同努力、让国家变得更好的政党”。

再看由非国大党前成员马莱马成立的激进左翼政党经济自由战士党。2014年国民议会选举时,它仅得到6%的选票;2016年地方选举升至8.17%;这次它甚至瞄准了得票率翻倍的目标。

“年轻选民更青睐这个2013年才成立的激进左翼政党,”德国之声新闻网指出,失业群体、穷人和年轻人正是该党竞选活动的重点目标。它承诺实施激进的经济改革,为黑人群体提供住房和就业机会,让他们享受更好的教育、安保环境以及尊严。

有评论称,“激进又离经叛道”,短短几年,这个议会第三大党已是南非政坛不可小觑的力量:正是它在祖马执政后期积极推动一轮接一轮的不信任投票,加速“不倒翁总统”最终倒下;也是它抛出将银行和矿产收归国有、无偿没收白人土地等主张,带动舆论“节奏”,也搅得执政党、其他反对党不得不调整立场、向其靠拢。

“不得不说,经济自由战士党提出的诸多纲领已对执政党、甚至南非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祝鸣指出,但也有很多选民担心,该党激进的政策会让西方资本出逃,让经济雪上加霜。另外,也有观点认为,南非已经成为世界上民粹主义思想最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

颇为讽刺的是,有外媒指出,马莱马当初之所以“另起炉灶”,是因为深陷贪污指控,遭非国大党开除。

“事实上,年轻人并不真正支持某个党派,”南非种族关系研究所政治与治理主管加雷斯·昂塞伦认为,他们对大学里的政治很感兴趣,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只有在交税时才会想起政治。如果经济自由战士党依赖这个群体,将很危险。

外媒评论称,一个太“白”、一个太“左”,两大在野党都不可能战胜非国大党。《经济学人》指出,黑人占南非八成以上人口,因此非国大党仍然会在本次大选中胜出,差别只在于能否维持过半的绝对优势。祝鸣认为,总的来说,反对党对非国大党起到的是一种“督促”其进步、而不是“替代”的作用。

挑战

“既然非国大党仍能获胜,眼下的问题就是拉马福萨能否收拾执政党的烂摊子了。”《经济学人》指出。有评论称,对于南非社会的种种问题,非国大党并非视而不见——它这次的选举策略就是“认错”,希望2700万注册选民授权下一个5年,进行一系列内部改革。

其实自2017年末以来,“自救”一直是非国大党政治生活的一大主题。当时正值前总统祖马9年执政生涯的尾声,因不断曝出贪腐丑闻,引发检方783项指控,议会6度发起对祖马的不信任投票,上百万民众联名要求其下台,祖马以及非国大党的名声一落千丈。危急时刻,非国大党执委会作出“壮士断腕”的决定:向祖马发出最后通牒。随后,总统祖马辞职,原副总统拉马福萨接任。

外媒评论称,拉马福萨带有偏右翼、亲商的鲜明印记,在政商两界都能“如鱼得水”。他原为工会领袖,1991年成为非国大党的总书记,曾是曼德拉钦点的继任人选。然而1996年,他却做出一个让同侪惊讶的决定,开启了长达近20年的商业生涯,直到2014年才重回政坛。

自2017年12月接任党首后,他提出一系列重振南非的计划,誓言扫除党内贪腐沉疴,一度引发“拉马福萨热潮”,南非货币兰特对美元升值近10%。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他也遭遇到亲祖马势力的反挫,以及左派对其过于亲近资方的质疑。数据显示,他至今仍是南非数一数二的富豪,坐拥4.5亿美元资产。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政策推行缓慢,油价、物价上涨,再加上财长聂涅曝出丑闻,导致南非兰特大幅贬值,“拉马福萨热潮”逐渐退烧。“拉马福萨是个好人,但非国大党太糟了。”《经济学人》如是评论。

《华尔街日报》指出,在投票之后,拉马福萨面临的首个挑战就是非国大党能否赢得议会绝对多数。他需要足够的民意支持,为其改革计划“背书”。如果仅以微小优势获胜,党内其余派系可能会借机逼他下台;如果非国大党被迫与经济自由战士党组建执政联盟,将把南非推向比祖马时期更加危险的处境。

专家认为,非国大党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经济。作为非洲最大经济体,南非经济仍面临不少困难,如对外部依赖很大,创造就业能力有限。有观点认为,南非政治腐败等问题导致经济潜力不能尽数发挥;如果处理好政治沉疴,将能推动0.8%的增长轻松达到2%的水平。“经济搞不好,就会引发罢工、社会治安事件,从而吓退外国投资,错失更多就业机会,形成恶性循环,”贺文萍指出,人们原本对企业家出身的拉马福萨寄予厚望;但经济增长不可能像街头政治一样立竿见影,它需要一个逐步显效的过程。

除此之外,《卫报》认为,非国大党内部已分裂为两派,一派是接近总统的改革派人士,另一派是在过去10年壮大起来的祖马派,能否弥合党内裂痕也是拉马福萨的一大挑战。“他的手能有多有力?这一次,非国大党面对的不是以肤色为标志的外部敌人,而是自己的同志。”

对此观点,贺文萍不以为然。她指出,祖马当年之所以提前下台,就是党内支持势力越来越少。可以说,祖马派已经式微,再加上拉马福萨本人也是党内元老级人物,地位较为稳固,他所面临的党内压力并不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