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對現代設計思想的奠定外,拉斯金的藝術主張更是影響了整個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藝術發展,是他成爲維多利亞時代藝術趣味的代言人。這裏不得不提英國著名的藝術評論家約翰·拉斯金,當他參觀完博覽會後認爲,產品藝術品位的降低將導致消費者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粗俗無禮。

工業革命

17世紀之後的歐洲,隨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和完善,科學的觀念逐漸滲透到技術領域,對技術的認識走向理性和分析階段,與藝術家的感性思維看問題出現了分離。

藝術的概念也逐漸與一些實用的概念和技術概念分離開,強調藝術的精神屬性。

藝術家單純爲精神生活的高尚而存在,使藝術產生了貴族化趨勢,脫離了現實生活。藝術家不再關心生活,技術家不敢設計藝術。

同時工業化帶來社會分工進一步發展,設計與技術的分離使設計趨於專業化。

割裂了設計與製作的內在統一關係,工人長期重複單調的機械性操作,不僅失去了古代工匠的老公樂趣,且導致創造性的嚴重衰退。

而藝術家沉迷於“純藝術”,不屑於過問產品設計;生產方式與社會結構的變革,使得整個社會的審美水準普遍下降,

導致設計缺乏思想準則,各種傳統風格雜陳,裝飾反覆堆砌、華而不實。

1851年的世界工業博覽會展示了工業革命的輝煌成果,也暴露了這種過渡時期的設計危機,

這裏不得不提英國著名的藝術評論家約翰·拉斯金,當他參觀完博覽會後認爲,產品藝術品位的降低將導致消費者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粗俗無禮。

約翰·拉斯金

(John Ruskin)

拉斯金出生於1819年,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同齡人,他興趣愛好廣泛,不僅是英國作家、藝術家、藝術評論家,還是哲學家、教師和業餘的地質學家。

拉斯金,1873年

在《威尼斯之石》中,拉斯金首次提出了“藝術是人類在勞動中快樂的表現”。

署名爲查爾斯·費爾法克斯·穆裏的水彩畫肖像

拉斯金著作《建築的七盞明燈》中的素描

拉斯金認爲工業大生產不是理想的生產方式,因爲它不能爲人提供一份“明智的”工作。

他提出,明智的工作應具備三個條件,分別是誠實的、有用的和使人快活的。而工業生產只強調了“有用的”這一條。

《對枯橡樹葉的研究》

爲了應對工業大生產對人文主義空間的擠壓,拉斯金積極地提出對產品生產進行改造的建議。從“以人爲本”的立場出發,拉斯金提出:

拉斯金的礦物收藏

《對河邊石岸上的苔蘚、蕨類和三葉草研究》

要普及藝術化教育,讓工人具有藝術審美能力,從而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將充滿“人情味”的藝術融入“虛假的”機器產品。

《對孔雀胸部羽毛的研究》

拉斯金認爲,藝術應屬於每一個人,而且被每一個人所需要。

“工人階級要的不只是麪包,還有美。”

Stone Pines at Sestri (1845)

他提出,藝術是由“大藝術”(繪畫、雕塑)和“小藝術”(建築和工藝美術)共同組成的,文藝復興時代的許多藝術大師如米開朗基羅、丁託雷託、科內喬等,也都是從事於建築裝飾和收拾工藝的設計和製作......

The Pass of Faido Ruskin (1845)

Mountain Rock and Alpine Rose (1845)

作爲現代設計理論的先驅,他的觀點指導了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和“新藝術”運動,奠定了“以人爲本”思想在現代設計中的地位。

The Kapellbrücke, Lucerne (1861)

Portrait of Rose La Touche (1861)

除了對現代設計思想的奠定外,拉斯金的藝術主張更是影響了整個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藝術發展,是他成爲維多利亞時代藝術趣味的代言人;

Old Houses on the Rhône Island, Geneva (1863)

Rochers de Lanfon, Lake Annecy (1863)

1843年,他因《現代畫家》(Modern Painters)一書而成名,書中他高度讚揚了威廉·透納(J. M. W. Turner)的繪畫創作。

Abbeville Church of St Wulfran (1868)

A Vineyard Walk Lucca (1874)

Moonlight Chamonix (1888)

威廉·透納

William Turner

15、16世紀的西方藝術是屬於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17世紀則是荷蘭藝術的黃金年代;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頁則是法國藝術引領着世界......

而要說起英國藝術的“大時代”,那必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後期;透納正是這一時期英國最重要的藝術大家之一。

Regulus, 1828

Fishing Boats Bringing a Disabled Ship into Port Ruysdael, 1844

他從小就被認爲是神童。出身貧苦,十歲就開始專業訓練。他喜歡畫水彩畫,能將看到的事物用速寫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後回到畫室,將它們變成水彩畫。

由於過人的才華,14歲的透納被破格招入了當時英國藝術最高的殿堂——皇家藝術學院。

The Burning of the Houses of Lords and Commons, October 16, 1834, 1834-1835

Whalers (Boiling Blubber) Entangled in Flaw Ice, Endeavoring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1846

又因爲他出衆的畫技,在15歲的時候,透納就有作品被破格選入了美術學院舉辦的畫展。

27歲時,又一次破格成爲了皇家美術學院最年輕的會員。

Ancient Rome; Agrippina Landing with the Ashes of Germanicus, 1839

1796年,他展出了自己的第一幅油畫。然而,最能顯示他雄心的,是同年他在另一展覽中展出的作品,一幅威思敏思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內景的水彩畫。

Off the Nore, 1840-1845 Oil on paper, laid on canvas 12 × 18 in 30.5 × 45.7 cm

Stormy Sea Breaking on a Shore, 1840-1845

他是風景畫界的莎士比亞。以油畫聞名,也是公認最偉大的英國水彩畫大師之一。

Schloss Rosenau, Coburg, 1841-1844 Oil on canvas 38 × 49 in 96.5 × 124.5 cm

自他之後百餘年間,英國的水彩產生了一批大師和一大批傳世之作,爲世界水彩畫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儼然成了英國獨特的“民族藝術”。

值此《錦水繁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水彩畫展》開幕之際,西溪藝得美術館將一批珍藏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水彩畫原作帶給大家。

30餘幅作品均出自這一時期名家之手,距今已有一、兩百年的歷史,處處體現着英國藝術“大時代”的典雅氣質。

展覽期間,藝得美術館還將推出一系列和水彩畫有關的主題活動,

如,本週日上午的【藝得時光】我們將與大家聊聊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水彩畫的發展脈絡、鑑賞、以及維多利亞時期的藝術和設計等問題。

下午借“母親節”之際,我們推出爲每一位媽媽畫肖像的活動,帶媽媽們重溫藝術夢。

讓原汁原味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水彩畫、也讓藝術走進我們的生活。

本圖文目的爲提升大衆藝術知識,並非商業目的。部分圖片是網絡上未申明版權之圖片,如有圖片版權,請聯繫我們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