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作爲汽車與地面唯一接觸的部件,

其安全性備受車主們關注,

輪胎用到什麼程度更換比較好呢?

現在給大家科普一下輪胎更換常識。

輪胎

01

何時更換?看輪胎花紋深度!

● 當花紋深度<2mm時,立即更換輪胎!

當花紋深度<2mm時,

表示輪胎已幾乎到使用極限。

如果繼續使用,具有較大的的風險隱患:

1、制動性能嚴重下降;

2、溼滑路面容易“水滑”失控;

3、爆胎風險顯著加大。

因此,在輪胎花紋深度小於2mm時,

別猶豫,立即更換!

● 當花紋深度<4mm時,考慮更換輪胎!

當花紋深度<4mm時,

表示輪胎已經磨損超過大半

這時輪胎的各項性能開始下降:

1、輪胎抓地性能開始下降;

2、在溼滑路面發生“水滑”失控的風險增加;

3、輪胎受到衝擊後的爆胎風險增加;

4、胎噪聲變大,行駛舒適性能降低。

因此,當花紋深度小於4mm時,

考慮更換輪胎!

輪胎

02

何時更換?看輪胎裂紋和鼓包!

●當胎側出現龜裂紋時,立即更換輪胎!

當檢查發現胎側出現龜裂紋時,

表示輪胎已老化嚴重,

如繼續使用存在爆胎風險,需及時更換!

●當胎側出現鼓包時,立即更換輪胎!

當檢查發現胎側出現鼓包現象時,

表示胎側內部的簾布層發生斷裂,

存在嚴重的爆胎風險,需立即更換

輪胎

03

輪胎磨損對行車安全的影響

● 輪胎磨損對制動性能的影響!

制動性能是行車安全最重要性能指標

車輛剎車主要取決於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

當輪胎溝槽深度小於4毫米後,

車輛的制動距離將隨着胎面的磨損量變大而明顯增加

● 輪胎磨損對排水性能的影響!

輪胎的花紋溝槽有助於車輛

在積水路面行駛時

快速排除輪胎與路面之間的積水,

確保輪胎的抓地性能。

輪胎花紋磨損到小於4mm後,

排水性能逐步下降,

溼滑路面更易發生“水滑”失控。

輪胎

04

新輪胎使用注意事項

● 新輪胎低速行駛幾十公里進行磨合!

√ 通過摩擦去除輪胎表面的脫模劑和抗氧化劑,

從而發揮橡膠原有的抓地性。

√ 只有胎面變得略微粗糙時,其真正的抓地力才能顯現。

√ 熟悉交換前輪胎的性能和交換後輪胎的性能差,確保安全行駛。

— THE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