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日,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庄子.刻意》

“平易恬静”的处世态度

庄子说,圣人总是停留在恬淡、寂寞、虚空、无为这一境界里,停留在这一境城也就平坦而无难了。安稳恬淡,那么优患不能进入内心,邪气不能侵袭机体,因而他们的德行完整而内心世界不受亏损。

庄子这一段话点明了一种达到无待、无累、无患这种理想人生的具体修养方法恬淡无欲。

庄子的人生理想, 是追求无待、无累、无患的精神的绝对自由。同时庄子又清醒地认识到,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无可避免地要受到生与死、时与命、情与欲的影响以至羁绊。因此要想从社会实践中提取这种自由,是绝对不可能的;而只能在个人的精神生活中,通过某种精神修养才能获得这种绝对自由。在前面的条目中,我们曾经指出,庄子已指明了要实现精神绝对自由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环境:必须具备一种“外天地、遗万物、退仁义、摈礼乐”的、游乎尘垢之外的“定”的心理环境;一种能将自我的存在和永恒的、无所不包的宇宙存在整体相融相合的,从而可以“逍遥以游世”的心境,方能实现精神的绝对自由。庄子体悟、设计了这种心理环境,可是这种心理环境不能与生俱来,也不会从天而降,怎么办呢?只有靠修养。如何修养出这种心理环境呢?庄子在这里指出的具体方法是“无欲",即在修养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去掉情与物的欲念,保持一种恬淡、寂寞、虚空、无为的境界,方能慢慢养成那种精神绝对自由所需要的心理环境。

“平易恬静”的处世态度

为什么“无欲”才能创设那种平静恬淡的心理环境呢?因为庄子从心理的层次和生理的层次分析了“无欲”对于人的精神生活和生命机体都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从心理层次来看,庄子曾指出:

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达生》)

批这一 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庄子是说:部价请看看射靶赌博,就会明白。若是用瓦器作赌注,射手心地坦然而格外技高,不慌不忙,一发便中。若是用金属带钩作赌注,射手就心存疑惧,满脸紧张,连发不中。再若是用金条作赌注,射手则会头脑发昏内心迷乱,弓弦尚未拉开,射手便昏晕过去了。同一射手,同一巧技,一旦心有贪爱,便会看重外物,患得患失。人若看重外物,内心就变蠢了。

“平易恬静”的处世态度

从这段话可以看到庄子的意思,他认为,嗜欲的深浅是修养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和标志,一个人只有除去心中的嗜欲,才有心境的宁静。如前所述,庄子认为,一种无待、无累、无患的理想人生,就其心理特征而言,需要而且本身也是依靠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而恬淡无欲的精神修养,正是形成这种心理环境、精神境界的基础。

其次,就无欲对人的生命机体的重要意义来看。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机体是由“形”和“神”两种成分组成,比如他指出:“劳君之神与形”(《徐无鬼》),“女神将守形”(《在宥》);庄子还认为“形”与“神”两者之中,形是末,神为本,“形德仁义,神之末也”(《天道》)。所以在庄子心目中,“神全”,即保护这个生命的根本不受侵害,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并且这也正是达到理想人生的-种标准。然而,如何养神才能使神全不亏呢?庄子明确回答:恬淡无欲。只要“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人,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就能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如此鲜明地指出恬谈无欲是修养成精神绝对自由的必由之路,实在令人叹服。无论从心理学还是养生学的角度看,庄子的见解都是符合事实的。

“平易恬静”的处世态度

我国在东汉时期出了 一位古代最著名的医家,名为张仲景,人称“医圣”、“医方之祖”。当时正是东汉末年,政治斗争十分激烈尖锐,一般文人都竟相追逐权位、依附权势;老百姓则因兵荒马乱、生活极不安定,疫疠流行,大量死亡。张仲景对此深有感触。在他本人的宗族里,原来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竟死亡达三分之二。张仲景深深“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教”,触景生情,他感叹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生,以养其生,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果,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费百年之寿...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之!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

“平易恬静”的处世态度

张仲景这段文字,虽说讲的是医学养生的问题,但是他从医学的理论讲出了-个与庄子相同的道理:养生养身,重在养心养神。张仲景指出,那些终日孜孜汲汲,奔忙于名利,攀附权势的人,从来就没有恬淡恬静的心情。这种人,尽管外表穿戴华丽,但其身心交悴,十分空虚,不过是外强中干,不堪击。一旦有病邪来袭,马上陷人褐不旋踵的境地,束手受败。这些仕途得意者,倘若只奔忙于名利,不能保持恬淡恬静的心境来对待名、利、富、贵,到头来也是一.场空。那么对于失意于仕途的隐士而言,本来已无平步青云的快感,囊中羞涩又有简衣陋室的困境,如果心底里还放不下那些名利权势的欲望,是是非非的思虑,一句话,不能保持一种虚无恬淡的心境,那岂不是三重压力一起袭来,这不等于是自毙吗!因此,些聪明的隐士, 对庄子的劝诫是倍加推崇的。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绵延几千年。尽管朝代频繁更替,但是官场中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却无不相同。有些不愿以媚颜侍权贵的名人达士,悟出“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的道理,或终生不住,或主动辞官,或遭贬自安,去寻求田园山林,躬耕自乐的隐土生活。这种归避山林、寻求田园之乐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庄子“恬淡虚无"思想的较深影响。正是庄子指出的此种修养方法,不但使隐居之人顶住了物质匮乏的熬煎、精神痛苦的折磨,而且在移情田园山林中寻得无限乐趣。

避世隐居也绝非易事, 并不是一条悠哉游哉的坦途。任何隐土都逃避不了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士进则为官宦,退则为庶民。为庶民,则社会地位与经济收人党无着落。庄子自己穿破衣,打草鞋,我人借米的贫困且不说了。《注子》书中还描写了许多贫困的隐士,如容貌有饥色的列子;蓬户不完,上漏下湿的原宪;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颜色浮肿的曾......

物质的贫困肯定会带来精神的苦闷,但作为隐士,更难熬、更折磨人的恐怕还是那些自觉“满腹经纶,却无力回天”的感叹、怀才不遇的哀鸣。这些精神上的羁绊、痛苦更常常使隐士们备受熬煎。

“平易恬静”的处世态度

在古代社会中, 隐与士总是相对的。可以仕而不仕方为隐,可以仕是隐土的身份资格,并非渔父樵夫引车卖菜者皆是隐士。而“知识”、“思想”又是构成隐士资格的重要条件,《商君书算地》 就说:“处士资在于意”隐士的本 钱就是他的思想。而隐士自视为“本钱”的思想、智慧、知识在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没有施展表现社会之时反而成为锁住他们自身的枷锁、链条,使他们不能自拔。所以除了那些天性冷漠,即天性是无所谓、不动心的人之外,“隐”,总意味着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和脱节;“隐”, 总是带着内心的焦虑、苦闷、抑郁、孤窗.....

这种名隐实痛的状况,久而久之,肯定会摧残隐士的身心,绝无飘逸潇洒之乐,怎么办呢?或许正是庄子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切身体验,使他把注意力从养身集中到养神上来,即主张隐土们将自己那点“本钱”置之不用,以至全部忘掉,从而进入一种平易恬淡,忧患不能人,其神不亏的境界,说到底,就是借助一定的冷漠来缓解内心的苦闷与焦虑,与受挫经验、现实社会保持心理距离不动心、脱离、疏远等等,给自己在冷酷、复杂现实社会生活中营造一个心理上的避风港,以免于更大的实质性损伤。

“平易恬静”的处世态度

应该说,庄子注重养神的见解和主张,对隐士,或者说对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而遭受挫折、打击而心理严重失衡的人,在精神安慰、心理平衡中是有用的,必要的。常言道:得志时好孔孟,失意时好老庄。庄子为士大夫知识分子(包含一些失意者)指出的一条在遭到巨大失败和不幸之后,如何通过心理的自我调整来勉从虎穴暂栖身的自卫之路,这确实是庄子的聪明之处,因此它也历来成为文人墨客、失意官宦安顺自处的信条。如《菜根谭》的作者明末的隐土洪应明就是一例:

世人一般不是恨好花不常开,就是愁美景不再来。可是洪应明则想到了另一面,在他看来,花卉柳木的艳丽、笙乐歌舞的喧闹,都是脆弱而又短暂的。倘若得意忘形地沉酒于其中,就会陷人了自然的虚幻境象中,就会被放纵的念头所缠扰。因此,他主张人应摆脱诱感,学会在树木败落、花草凋零之后,在宁静的环境中,从清淡的食物里,寻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以领悟宇宙发展的依据和做人的根本。

于是,他在其(菜根谭》中综列了一系列冷艳的对句以警世人:

“吾人适志于花柳烂漫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荡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囊签,人物的根宗。”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地宽天高, 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

“忽睹天际彩云, 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

“鹬蚌相持, 免犬共毙,冷觑来令人猛气全消;鸥凫共浴,鹿豕同眠,闲观去使我机心顿息。”

“鸟惊心,花溅泪,怀此热肝肠,如何领取得冷风月?山写照,水传神,识吾真面目,方可摆脱得幻乾坤。”

“芳菲园圃看蜂忙,觑破儿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芳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这些冷艳的对句中,尽管有不少消沉的成分,但是若以一种辩证的观点审视之,我们倒是得以领略到洪应明在自然之中的冷眼观察、冷静思考和悠闲的身心佳境:不再因受宠而惊喜,不再因升迁而得意,亦不再因贬请而失意,思绪恰似天边卷舒聚散随缘的云朵一样自在。比比地的宽广、天的高远,悟出了大鹏的行程尚属窄小;看看云的幽深、松的苍老,才知仙鹤之梦确实悠闲。猛然看到天边彩云的散匿,就常怀疑人间所谓的好事福音尽属虚幻;再次观看山中被人遗忘的闲木,才信人间的悠闲者确是有福之人。

“平易恬静”的处世态度

为什么看到山中的闲木就能想到人间的悠闲者是有福之人?为什么思绪能似卷舒聚散随缘的云朵一样自在?为什么感悟到仙鹤之梦确实悠闲?庄子的“平易恬静忧患不得人”的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正因为庄子“平易恬静”思想使人在山水园林中陶冶出虚无恬静的心境,胸怀,因而就能轻落自然中那种种毁身害命的争斗、损性失趣的忙碌,如:鹬啄蚌肉,蚌则合其壳而钳鹬嘴,两者相争相持不下,终都被渔翁擒得;狡兔尽,良弓藏,猎犬也被猎人烹而食...对照如彼,反观自身,个人心中的那种种急功近利的勇猛气概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那种种机巧的心计就猛然地平息了。

苏东坡说过: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能够褒扬闲与和,贬斥忙与争,只愿悠闲地看着鸥和凫(野鸭)相安无事,共同沐浴在水波中;看着鹿和豕(猪)相睦无争,共同睡眠在一个地方,只愿在山水中流连,了悟人生的真谛,不受虚幻假像的蒙蔽;在种植了芬芳花草的园圃闲看密蜂的忙碌,在清静的茅屋檐观看燕子的安卧,必然能超然物外、参悟人生、静观世界、逸远淡泊、悠然忘我必然能赢得身心的闲适自在,这就是养心养神、平易虚无的意趣和境界。这种意趣、境界,即使是坐轩车、穿冕服的卿大夫、仕途青云的人士,也不应抛弃与忘怀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