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 新浪財經

記者 黃蕾 編輯 陳羽

保險資金投資銀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可稱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券的“閘口”被打開後,相關配套文件緊隨而至。昨日,銀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問題解答第2號: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

這一配套文件的出爐,意味着監管部門明確了銀行發行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風險因子,使得保險公司在編報償付能力報告時,有了評估這一新型投資品種最低資本的標準。此舉將有利於增強保險公司配置銀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動力。

增強配置永續債動力

2019年1月,爲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充實資本,優化資本結構,擴大信貸投放空間,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風險抵禦能力,豐富保險資金配置,銀保監會印發《關於保險資金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保險資金投資符合條件的銀行二級資本債券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

放開限制後,保險公司也在期待配套文件。比如,保險公司在編報償付能力報告時,如何評估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最低資本?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保險公司配置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積極性。

對此,銀保監會昨日解答稱:保險公司投資銀行發行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應當按照《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第8號:信用風險最低資本》,計量交易對手違約風險的最低資本。其中,風險暴露爲其賬面價值;政策性銀行和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的基礎風險因子爲0.20,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基礎風險因子爲0.23。

基礎風險因子的確定,對於保險資金投資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有什麼影響?上海證券報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保險公司財會及投資方面的專家。

一家保險公司財會負責人告訴記者,監管部門對銀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風險因子的設定,低於大部分保險資金投資品種的基礎因子數據,這意味着保險公司爲此需要提取的最低資本要求相對較低。

言下之意,從減少資本佔用的角度來看,此舉將進一步增強保險公司配置銀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動力。

爭取更多政策支持

得出這個結論的邏輯在於:相較於“償一代”,我國新保險監管體系“償二代”主要以風險爲導向,對市場風險刻畫更全面,對不同大類資產、同一大類資產項下不同小類資產的最低資本計量均設計了不同的基礎因子和特徵因子。

而這一區別將直接影響保險公司需要提取的最低資本的不同。在利潤要求、風險承受能力、資產負債匹配要求等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以節約資本的角度,從長期的趨勢來看,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保險資金的投資佈局,即儘可能配置資本消耗最小的資產品種。

另據業內人士透露,監管部門也在爭取通過其他方式,進一步鼓勵保險公司投資銀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比如,這一新型資本工具在進行會計處理時能否享有一定的優惠政策等。

當然,基礎風險因子只是影響保險資金投資佈局的一個方面。據記者瞭解,保險公司投資銀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動力,很大程度上仍要看具體每個項目的收益風險比以及在投資項目上的話語權。

保險公司還可能會兼顧其他方面因素。比如,投資交易對手——銀行與保險公司在銀保渠道業務上的關係程度等。“如果某銀行是我們銀保渠道收入的主要來源,出於維護關係的考慮,我們可能會選擇適當地配置這家銀行發行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一家保險公司投資負責人對記者說。

聲明:版權屬於原作者,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立場,轉載的目的是爲了更好的傳遞和分享信息,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出處,還望諒解。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及時在後臺與我們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