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防科技大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工信部裝備司、湖南省工信廳、長沙市人民政府、中電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承辦,至頂網和中國製造千人會協辦的智能製造融合創新主題峯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研華科技工業物聯網事業羣中國區總經理蔡奇男在大會上發表演講,並在會後接受了至頂網獨家專訪。他表示,企業要實現智能製造,不能“照抄”別人的模式,而需要回過頭檢視自己的真實情況,由經營議題找到智能製造的關鍵切入點,通過自動化與信息融合,並結合雲端及資料分析推動工業4.0.他認爲,未來的工廠是數據驅動的,這將成爲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通過數據把人、產品、設備連接起來,是最終實現智能製造的重要手段。

研華科技工業物聯網事業羣中國區總經理 蔡奇男

以下爲訪談實錄(內容經至頂網編輯整理,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政策與資金支持下的智能製造新階段

至頂網:從工業4.0到智能製造再到數字化製造,製造業轉型談了很多年,您認爲目前到了一個什麼階段?

蔡奇男:無論是談工業4.0還是中國製造2025,前面兩三年應該是一個市場觀念的轉變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很多論壇,其實很多經營者相信聽到這些詞的時候還是很陌生,需要一個學習消化的過程。當然也有一些動作比較快的經營者已經在思考並實踐,做一些試點或者樣板。從整個大環境來看,有一些企業已經做出了初步成效。進入第二個階段,經過過去兩三年的學習、理解跟思考,我認爲未來的三到五年很多企業會開始逐步地從一條產線,一個車間進入嘗試,特別是在國家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支持下,整個應該會給整個產業帶來新的突破。

研華智能製造的產業佈局

至頂網:研華在智能製造方面深耕多年,針對整個產業的現狀,研華進行了哪些佈局?

蔡奇男:研華本身就是製造企業,我們工廠的生產規模大概是4000左右,大多是少量多品種的製造。在啓動了智能製造方案後,企業生產質量、交期和效率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所以,研華佈局的第一步,就是將智能製造落實到自己的車間裏。

同時,我們也在幾年前開始把自己的產品和方案通過軟硬整合方案的方式對外輸出,變成智能製造的應用方案,幫助智能製造的用戶快速地導入。目前研華通過對自身的實踐和提煉,已經推出了將近20套不同的智能製造應用方案,涉及能源管理、設備聯網、可視化、、作業站、電子攻關等等。由於這些的方案經過了研華長時間的實踐和提煉,因此很多用戶在導入之後,也覺得非常受用。大部分用戶會來到我們的工廠進行參觀,看到這些方案如何在研華的車間使用。

第三,研華也在與行業夥伴合作,通過產業鏈的結合形成新的共創模式。在過去這兩三年中,我們在不同領域擁有了將近20家的共創夥伴。通過把他們自己在行業中多年的經驗,與研華的硬件組建和工業雲平臺結合起來,形成行業性的解決方案,我們希望能夠服務於更多的行業。

總結一下,簡單分成三步:第一,自身的實踐;第二,提煉出解決方案;第三,與行業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智能製造的生態圈。

智能製造面臨的挑戰

至頂網:智能製造其實是一種非常令人嚮往的一種模式,但它的落地並不容易。在您看來,企業主要面臨了哪些挑戰?又該如何克服?

蔡奇男:這裏的挑戰,我把它分成三個層面:

第一,是來自於觀念跟認知的挑戰。目前,仍然有很多人認爲,必須要有新的智能工廠才能實現工業4.0。但通過實踐,我們認爲實際上可以把傳統的工廠改造成智能工廠,逐步邁向工業4.0。

第二,要實現工業4.0是不是引入一套外部的解決方案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工業4.0事實上就是製造業從經濟生產、到信息交互,再到自動化的持續改善過程,這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第三,工業4.0是一個一把手工程。如果隨便找一個外面的人做,決心不夠,就不容易成功。在與客戶的溝通時,我經常告訴大家一定要先想清楚,是不是有決心啓動這個事情,因爲這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實現的,所以一定要有非常堅定的決心。

以第二點爲例:在製造業中,我們可以從品質、交期、效率等幾個層面,與其他企業的經營指標進行對比,發現其中的差異再做改造和提升。舉個例子,曾經一個客戶反饋業績訂單減少,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產線設備狀態不穩定,經常停機、停擺或故障。經過溝通,我們發現對原來設備的狀態與監控,是影響達標率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通過對設備狀態的監測和監控,就可以針對性地提高產品品質,提高產線的穩定性,最終提高產品達標率。我們認爲,應該從更加務實的角度評估企業切入工業4.0,而不是複製和照抄別人的模式。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企業面臨着來自人才的壓力。在做工業4.0的時候,如果員工還沒有相匹配的能力,選擇一個合適的合作伙伴就更爲重要。這個合作伙伴可能經驗豐富,可能在信譽、能力方面比較突出。因爲要完全靠自身來做,時間會拉很長,可能也會走一些彎路,所以適當地尋求合作伙伴也是非常重要。

最後,需要再強調的一點是,在工業4.0實踐中,企業應該有計劃地設定階段性的目標,並針對階段性成果不斷調整策略。

之前我們自己也遇到過,一些原來設定的目標在導入某一系統之後確實得到了提升,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效率卻沒有達到預期,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做策略上的調整和修正。比如有一些基礎架構做得不夠好,當系統越做越大的時候就需要打掉重來。通過對每一個階段進行目標設定、實踐、再調整,就可以根據計劃執行的進度,逐步邁向工業4.0。

至頂網:看到研華在智能製造方面的洞察和實踐非常豐富。非常感謝蔡總您的分享,謝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