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先生畢業於浙大,年輕時成績非常優秀,所以在學校或者在家裏都有着驕傲的光環。有了女兒以後,希望能跟她當年一樣的優秀,成爲學霸。隨着孩子上了小學也越來越大,吳先生開始培養女兒的寫作能力。於是給女兒額外的佈置了家庭作業,就是每天要寫4篇有質量的作文。寫不好就不可以睡覺,如此這般的教育方式讓一個10歲的孩子倍感壓力,經常寫到凌晨兩點左右。如果沒有寫出讓父親滿意的作文,就不允許孩子睡覺,甚至動手打罵孩子。

作爲孩子的母親,徐女士非常心疼。夫妻倆經常爲了這件事爭吵甚至打架。可憐的永遠是孩子,在這種近乎扭曲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難免對自我精神意志造成傷害。徐女士實在受不了就選擇了報警。後來在警察叔叔的處理下,事情暫時得到了解決。

這樣的父愛會對孩子造成難以抹去的童年陰影,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固然可以理解,可是畢竟天下父母心,讓一個10歲的孩子凌晨兩點左右才睡覺,還要承受那麼大的壓力。不知道當這位父親,深夜因爲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動手打罵的時候,看着孩子睏乏又可憐的眼神,作何感想?這樣的教育方式讓一個孩子根本沒有快樂的童年,4篇作文明顯的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這從根本上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或者叛逆的情緒。而且在得不到充分休息的睡眠情況下,對孩子的身心成長非常不利。不僅僅是肉體,更是對孩子心靈上的摧殘。

什麼是父愛?應該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給予孩子應該有的快樂。作爲丈夫,不應該因爲妻子的反對,就動手打罵。自己無能纔會如此苛刻的要求孩子,作爲父親應該自己先做到所要求的事,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孩子。何況自己已經是學霸了,作爲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應該先思考一下孩子想要的究竟是什麼?退一步說,除了做學霸,也許還有很多條路適合孩子。不一定非要強行將孩子培養成第二個自己。

希望這個孩子能夠從今往後擁有更多的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