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2月25日電 (新春見聞)從綠皮車到復興號 “雙城生活”見證高鐵上的中國

作者 張楷欣

從綠皮車到“復興號”;從6、7個小時到1小時30分鐘——對於一個常年“雙城生活”的我,家的距離沒有變,但感覺更近了。

我在北京工作,在濟南生活。幾年間的往返,車票攢了一摞摞。大年二十八當天,當我坐在返鄉的高鐵上,總會不由自主回想其曾經坐7小時才能到家的綠皮車。

綠皮車:7個小時和50元套餐

作爲曾經春運的代表,每個人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綠皮車記憶,但關鍵詞肯定離不開這3個:擠、累、慢。

從北京到濟南的綠皮車有很多,但是很難買到臥鋪或者硬座票,基本上都是無座,大部分票價75元。跟着“小紅帽”提前進站,上車前打聽好哪節車廂是餐車,哪節車廂可以補票已經成了擠綠皮車的“人生經驗”。

上了車,穿越過人山人海,到達餐車,幸運的話會有空座。車開動以後,餐車將在臨近飯點的時候開飯,一般的餐車套餐分爲40元,50元,60元幾檔,我點了一份50元的套餐,兩葷1素1湯1飯。

綠皮車上打發時間的方式有很多,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話家常,收拾出來一張桌子打牌都是很好的選擇。但絕大部分的人還是喜歡玩手機或者打盹,在晃悠了將近7-8個小時(晚點的話)後,綠皮車終於到達濟南。

下車,回家。

一趟旅程耗時7-8個小時,開銷爲75元車票,50元套餐,20元酒水飲料,145元。

高鐵動車:2個小時和45元盒飯

高鐵,被譽爲中國“新四大發明”。近幾年來,高鐵可以說是徹徹底底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北京到濟南,綠皮車要走將近8個小時,而高鐵只要2個小時。“回家”對我而言,綠皮車時代,一個月一次或者兩三個月一次。高鐵通車後,變成了的一個月兩次,或者一週一次。

上車之後,舒服的座椅可以靠着打個盹,或者拿手機、平板電腦看一部電影,肚子還沒餓就到家了。如果上車前沒喫飯又剛好到飯點的話,還能選擇15元到65元的多種價位的盒飯,45元的套餐味道還不錯。

在高鐵上叫個外賣也不失爲一種選擇。我原本想體驗一下高鐵上訂餐的感覺,但是打開APP發現訂餐車站爲濟南西站,而我剛好在濟南西站下車,所以就沒嘗試。喫飽喝足,看看電影聽聽音樂,2個小時後,高鐵到站。

下車,回家。

一趟旅程耗時2個小時,開銷爲184元車票。如果喫盒飯的話,再加45元。

復興號:1小時30分鐘和不喫不喝

今年春運,是復興號列車的“首秀”。北京到濟南的復興號,在高鐵2小時的基礎上提升到了1小時30分鐘。除了有wifi、能充電、座位舒適的諸多優點之外,最重要的是對於讓旅客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麼是“中國速度”。

春節假期結束,從濟南返程北京的列車,我買到了“復興號”的票。列車裏的氣氛和以往春運的感覺都不太一樣,彷彿春運已經不是一個人們印象中“人多”“慢”“亂”的大遷移,卻呈現了一種出行的新氣象。

車上,一位老大爺看着LED屏幕上滾動的350km/h說:“感覺到不可思議,這是在十幾年前,甚至幾年前都無法想到的速度。”

一對帶着二孩的夫婦一邊哄孩子睡覺,一邊訴說當年帶“老大”的“辛酸”:以前的列車動輒幾個小時,孩子在懷裏呆不住,一路上睡不好,睡醒就要哭。吵的周圍旅客心煩,自己也揪心。而現在不一樣了,不到兩個小時的旅程,“小二”還沒睡醒呢已經到站了。從開放二孩到復興號提速,和父輩相比,生活真的改變了很多。

隔壁的一對年輕情侶在用同一個手機看電視劇,女孩和男孩開玩笑:“復興號這麼快,萬一坐過了站怎麼辦啊?能像地鐵一樣,在車站裏換一趟車再坐回來嗎?”男孩說:“我也不知道,火車又不是我家開的…”

聽了這句話,周圍旅客都笑了。我轉頭看向車窗外:“能嗎?”

當然我也不知道。

“復興號”和高鐵有什麼區別?對於我而言的最大感受,是不用喫50元的套餐和45元的盒飯了,無論再餓,不喫不喝忍到下車再喫也沒什麼問題。畢竟每個高鐵站都是喫飯的好去處,尤其是北京南站,裏面有3個星巴克,3個麥當勞和2個肯德基。

到北京,下車。

一趟旅程耗時1小時30分鐘,開銷爲184元車票。不喫不喝。

2017年,對我而言是不尋常一年,結婚,有了孩子。在北京工作的我,幾乎每週末都要回濟南家裏。這一年,可以說是我“雙城生活”的第一年,細數了一下火車票,一共63張。高鐵,這張嶄新的中國名片,切切實實的改變了我的生活。高鐵上的中國,我是億億萬萬見證者的其中一位。

家的距離沒變,變的是回家的方式。回家的時間縮短了,家更“近”了。(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