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內參導讀:當前正是懸疑劇市場的增長期,也是精品化催生的提速期。懸疑劇不是男性專利,也不是視頻網站專供,不同年齡、性別的用戶都將從多種平臺享受到觀看懸疑劇的“燒腦”體驗和心靈觀感。

來源:《電視指南》雜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管)

文/張穎

最近三年,慈文傳媒陸續推出了《暗黑者3》《沙海》《謎砂》《大唐魔盜團》等懸疑題材劇作,目前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根據東野圭吾原著改編的《神探伽利略》。在懸疑題材的開發上,慈文傳媒摸索到哪些經驗?《電視指南》記者對著名出品人、慈文傳媒創始人馬中駿,慈文傳媒副總裁趙斌進行了深訪。

專訪慈文馬中駿、趙斌:懸疑劇創作有哪些方法論?

著名出品人、慈文傳媒創始人馬中駿

專訪慈文馬中駿、趙斌:懸疑劇創作有哪些方法論?

慈文傳媒副總裁趙斌

市場需求旺盛

“懸疑+”模式不斷創新

懸疑題材一直被認爲是一種特殊的劇作題材,也是伴隨網劇產量突飛猛進增長之後凸顯出來的一種劇作類型。馬中駿表示:“這類題材一直是受市場認可的類型。許多人潛意識裏會覺得或許懸疑題材是男性觀衆更爲喜歡的類型,但從視頻平臺提供的數據來看,在男性用戶和女性用戶的主動選擇劇目列表裏,懸疑題材都位列前三。同時在去年各大視頻平臺公佈的2019年片單裏,懸疑題材的儲備量僅次於都市、古裝、青春這三大主流題材。這也充分說明,市場對懸疑劇尤其是精品懸疑劇有着旺盛需求。”

觀衆一方面需求比較強烈,另一方面要求也在提高。傳統的、單一的懸疑劇類型顯然不能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經過幾年的開發和摸索,從目前已經推出的懸疑劇作來看,探險、探案等細分類型較多。

在馬中駿看來,懸疑劇的衍生細分類型不可限量。他表示:“爲了給觀衆帶來更多觀劇感受,許多從業者會嘗試‘懸疑+’的創新模式,在懸疑劇的基礎上合理融入刑偵、推理、奇幻、探險、犯罪心理等元素,突破題材限制。所以我們認爲並不能把懸疑題材固定細分爲哪幾類,因爲在劇本合理的情況下,它能夠衍生更多細分類型。”

專訪慈文馬中駿、趙斌:懸疑劇創作有哪些方法論?

慈文傳媒早期推出的《青盲》《五號特工組》《謎砂》《暗黑者》系列屬於“懸疑+刑偵”;《勝算》是“懸疑+諜戰”;《沙海》是“懸疑+探險”;《大唐魔盜團》是“懸疑+魔幻”;《神探伽利略》是“懸疑+推理”。

創作過程需縝密

懸疑題材有哪些“方法論”

懸疑劇不乏拍攝大膽的劇作,有的並不容易過審,這就要求影視公司在立項初期就要嚴格把關,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更多創作細節的裁量。

馬中駿表示:“其實任何一種題材,懸疑題材也好、罪案題材也好、警匪題材也好,都沒有明確的政策限制說不允許做這類題材,但任何題材都有紅線。題材是一個大類型,內容如何填充還是要看每個項目操盤人的掌握。

隨着市場的日漸成熟和規範化,過去以血腥、暴力等比較博眼球的元素作爲主打的懸疑題材已經越來越少,一方面是隨着相關管理條例的完善對其進行了規範,另一方面是整體市場的精品化趨勢推動了製片人更加謹慎地操盤製作項目。當你想要去冒某種風險時,就有可能出現意外,而意外一旦出現,那麼極大可能是你的作品會被市場遺忘。”

對於慈文傳媒在把控懸疑劇立項與保證過審方面的方法論,慈文傳媒副總裁趙斌則表示:“慈文傳媒一直緊跟國家政策,主動配合審查、主動與相關部門合作,保證正確的核心價值觀的呈現。我們會通過專業且經驗豐富的製作人纔來把控風險和尺度,明確不能觸碰的紅線,一些潛在風險爭取在項目初期就規避掉。”

影視公司對市場的敏感度、對用戶訴求的把握程度直接決定了一部劇能不能獲得認可與成功。懸疑劇靠險象環生、出乎意料的情節滿足觀衆的獵奇心理,恐怕只是初級懸疑劇的水準。馬中駿認爲,懸疑劇也需要故事深度,需要把握每部懸疑劇在當下產生的意義和影響,“懸疑+”的模式也決定了這種題材類型可以進一步豐富飽滿,可以同時在其他題材領域發光出彩。

懸疑題材的“開合”具有豐富的想象空間,但是在拍攝難度、視效製作、成本投入等方面的要求並不低,推動項目落成還需要很多細節把控。趙斌表示:“不管哪種類型的懸疑劇都挺難駕馭的,最核心的就是劇本。懸疑題材靠的就是好故事中縝密的思路、嚴謹的邏輯推理、不斷的‘燒腦’,所以只要劇本問題解決了,故事過硬了,其餘的都是能夠靠外力來解決的。”

據瞭解,慈文傳媒出品的懸疑劇作《暗黑者3》就曾經面臨劇本改編調整的困難。該劇的導演毛鯤宇提到,原著對於案件的刻畫並不多,但對於一部懸疑劇來說,案件就是核心。

專訪慈文馬中駿、趙斌:懸疑劇創作有哪些方法論?

趙斌向《電視指南》記者做出了更深一步的剖析:“《暗黑者3》是我們傾力打造的懸疑精品,在創作過程中首先抓住了案件,並貼合社會熱點、日常事件,力圖引發觀衆的共鳴。通過這些身邊日常事件增加了劇情的可信度和懸疑感,不會給觀衆帶來一種故弄玄虛的觀感。懸疑劇不能靠血腥暴力,這不是懸疑感和緊張感的真正來源,而是靠故事發展本身產生的緊湊感,並通過畫面和臺詞傳遞出來。”

合作模式分門別類

懸疑劇播出不分臺網

目前,懸疑劇開發市場格局競爭激烈,但不乏多樣的合作。多家影視公司在懸疑題材上都有所涉獵,有相當一部分劇存在聯合出品的情況。馬中駿解析了慈文傳媒具體的與平臺方的合作模式:“我們公司不只是懸疑劇,任何題材的內容都會在劇本籌劃階段提早跟平臺進行溝通。根據某部劇的規模和體量,我們跟平臺的合作模式也不盡相同。S級大劇由我們製作,平臺引進;較爲中小體量的項目,大多以平臺定製劇的形式進行合作。”

大量懸疑劇與觀衆見面的方式是通過視頻網站進行純網劇上線播出,正是在多家影視公司普遍靠網播打開懸疑劇市場的時候,慈文傳媒卻同時瞄準了電視播出平臺。慈文傳媒有一部劇《謎砂》就是在東方衛視主打播出的,同時也在多家視頻網站上線。從慈文傳媒的發行經驗來看,懸疑劇不存在更偏向哪種平臺的問題。

趙斌認爲:“從審查角度來說,電視平臺與網絡平臺對於劇目的審覈標準是一樣嚴格的。對於觀衆來說,兩種平臺播出的區別在於,一個是主動選擇,一個是被動接受。對於我們製作公司來說,是受衆羣體年齡的差別,但並不代表電視觀衆不會來到網絡平臺,網絡用戶不會使用電視觀看。所以我們的劇目發行不會只針對哪一個平臺。因爲沒有適不適合的平臺,只有優不優秀的作品。你的作品質量足夠過硬,就算只在電視平臺播放,我相信依舊會有年輕人願意守着固定的播放時間來觀看。”

懸疑劇精品化加速

亟須發掘人才、找準用戶需求

懸疑劇從一到多、從無到有,當前正是懸疑劇市場的增長期,也是精品化催生的提速期。不少資深從業者也紛紛進入懸疑劇創作領域,是試水更是挑戰。就拿之前大量電影人才涉足電視劇來說,其中不少班底都選擇了懸疑題材來創作,也的確打造出瞭如《白夜追兇》《無證之罪》這類精品劇目。懸疑劇未來仍然具備較大開發潛力,慈文傳媒也在不斷進行新的發力和佈局。

專訪慈文馬中駿、趙斌:懸疑劇創作有哪些方法論?

趙斌表示:“正因爲懸疑題材對創作者有着超高的專業要求,許多優秀的創作人才都會願意去碰觸這類題材。有了多方創作人才的湧入,懸疑劇創作纔會越發精細,質量越發上乘。未來,原創劇本也會逐漸追上IP改編劇本的數量,我們會加大力度發掘人才,主動去定製劇本,讓它從根源上更加適合影視化。同時在合理的範圍內,對人物角色設定和類型元素進行創新,致力於讓觀衆看到更多質量過硬、情節新穎、人物立體、氣氛濃厚的優質劇集。”

馬中駿則表示:“一部懸疑劇在進入市場之後,只要觀衆喜歡,它就是開發成功的。迴歸最初始最根本的創作階段,其實創作者在每一個項目開始前,就要先認準你的訴求,找準你的垂直羣體,因爲喜歡看‘懸疑+刑偵類’題材的觀衆並不一定就會喜歡看‘懸疑+青春’題材。要怎樣將自己作品中的特點傳遞出去,得到認可,是立項之初就要思考的問題。隨後在創作過程中,也不能妄想將所有元素都集中起來,網羅更多人羣。”

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是很難做到的,但是保持懸疑劇的精品化與特色或許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更多觀衆。懸疑劇不是男性專利,也不是視頻網站專供,隨着“懸疑+”多種題材的不斷髮掘,不同年齡、性別的用戶都將從多種平臺享受到觀看懸疑劇的“燒腦”體驗和心靈觀感。

專訪慈文馬中駿、趙斌:懸疑劇創作有哪些方法論?專訪慈文馬中駿、趙斌:懸疑劇創作有哪些方法論?專訪慈文馬中駿、趙斌:懸疑劇創作有哪些方法論?專訪慈文馬中駿、趙斌:懸疑劇創作有哪些方法論?專訪慈文馬中駿、趙斌:懸疑劇創作有哪些方法論?專訪慈文馬中駿、趙斌:懸疑劇創作有哪些方法論?專訪慈文馬中駿、趙斌:懸疑劇創作有哪些方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