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事業的角度觀察,2018年是衆多數字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一年。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等信息技術正在更加深入的促進着教育的創新與變革。每一位學生、每一個家庭、每一所學校也都深刻體會到了變化。同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2019年5月召開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的現場,數字教育展區備受關注,讓我們一起看看現場的盛況吧!

數字教育成果發佈現場

5月8日,福建省副省長楊賢金同志蒞臨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的展區,詳細瞭解了中心助力並推動互聯網教育發展的情況,詢問了北京四中網校、樂步教育虛擬實驗、曉羊教育智慧校園建設、問學教育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在教育信息化落地應用中的成效。

福建省副省長楊賢金蒞臨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展區指導

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上,曉羊教育被組委會評選爲優秀案例,向大家展示了數據時代教育信息化的應用與成果。北京曉羊教育研究院劉文江院長在數字教育成果發佈現場,介紹了人工智能、物聯網和信息技術如何助力新高考改革,物聯網技術如何更精準的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進而更好地實現個性化教育。

曉羊教進行數字教育成果發佈

展覽現場,福建教育電視臺記者深度採訪了曉羊教育和樂步教育,報道了有關智慧校園建設和虛擬實驗技術在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提高教學效率,解決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等現實問題中的成功經驗。

記者採訪曉羊教育的數字校園建設

記者採訪樂步教育的虛擬實驗

藉助樂步教育的虛擬實驗,孩子們自己嘗試動手連接電路

老中青三代人,不同的職業、不同的身份,都被北京四中網校的學習方式所吸引。數字教育正在成爲“構建學習型社會”必然選擇。成熟的教學模式,實現了合作探究、思想碰撞的課堂的改革。

老中青三代人體驗北京四中網校的學習方式

問學教育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優勢,爲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便捷、優選的中學生涯規劃方案。強大的中學生生涯規劃、高考報考、升學規劃、志願填報系統支持着個性化教育和個性化培養的落地實施。

老師正在諮詢如何更好地爲學生做好高考規劃

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相關報道

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隆重開幕,數字教育創新成果廣受關注!

版權聲明

本文系微信公號“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ID:zgc-mtb)”原創文章,編輯後增加的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原創文章及原創圖片版權歸屬本公號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轉載請公號後臺留言聯繫授權,並在轉載文中註明作者及簡介、來源公號“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ID:zgc-mtb)”、原文鏈接,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