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去年曾給大家推薦過一檔,由三聯中讀出品的音頻課,名爲《了不起的文明現場——跟着一線考古隊長穿越歷史》,收穫了不少好評。

這堂課邀請了 11 位中國考古界的頂級名家,帶領大家回到良渚古城遺址、二里頭遺址、殷墟遺址,敦煌莫高窟等 10 處遺址的發掘現場,開展了一次中華文明溯源之旅。

經過數月的精心策劃和準備,三聯中讀推出了全新打造的了不起的世界文明——跟着考古隊長重返歷史現場》音頻課,今天再次推薦給大家。

這一次,將有 10 位走出國門的中國考古著名學者,講述曾經或仍在親身參與的, 10 處世界考古第一現場,這其中包括埃及、洪都拉斯、烏茲別克斯坦、肯尼亞、沙特等等,帶你深入考古現場,揭祕尚待解開的歷史之謎。

10 位海外考古隊長講述

世界 10 大考古遺蹟

700 分鐘精華課程

帶你深入考古現場

揭祕尚待解開的歷史之謎

總 序

世界考古和“尋找回來的世界”

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李零老師看來:“發現古代,不僅是發現一個失去的世界,也是一次偉大的精神迴歸。”

在課程的序言部分,我們有幸再次邀請到了李零老師,帶領我們探尋世界考古的發展,揭示今天的中國考古有着何種物質基礎和精神準備,發現一個“尋找回來的世界”。

▶聽考古人解讀:

① 爲何考古是“尋找回來的世界”?

② 世界的版圖是如何“東西對稱”?

③ 爲何世界幾大文明都是“失落的文明”?

第 1 站

東非大裂谷——尋找人類共同的母親

如果要回答“我們從哪裏來”這個問題,首先要回到更久遠的遠古。1974 年,考古學家在東非發現了距今 320 萬年、第一個直立行走的古人類化石,被認爲是“人類的祖母”。

中國-肯尼亞現代人起源考古隊領隊、山東大學教授李佔揚老師,將結合在非洲的最新考古發現告訴我們,中國人究竟是不是從非洲走出來的?

▶聽考古人解讀:

① 爲什麼“人類起源”不等於“現代人起源”?

② 我們的祖先都是從東非走出來的嗎?

③ 中國與非洲有着怎樣的史前碰撞?

第 2 站

洪都拉斯——走進神祕的瑪雅文明

提起瑪雅,我們都對它的“末世預言”不陌生,而它高度發達的文明和突如其來的消失,更是爲古瑪雅蒙上了一層面紗。

瑪雅科潘遺址考古隊隊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老師,將爲我們揭開瑪雅文明的神祕面紗。

▶聽考古人解讀:

① 神祕的瑪雅文明爲什麼突然消失?

② 瑪雅時期的貴族生活是什麼樣的?

③ 爲什麼瑪雅人會有“世界末日”的預言之說?

第 3 站

埃及——發現古埃及神廟的祕密

埃及考古起源已久,但 200 多年以來,一直都是西方考古學者爲主導。中國、埃及聯合考古項目的成功開啓,標誌着這兩大古老文明,歷史性地第一次“碰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長王巍老師,作爲中埃聯合考古項目的中方總負責人,將帶我們穿梭古今,從帝王谷的法老陵墓,到古城盧克索的戰神神廟,走進古埃及文明遺址的現場。

▶聽考古人解讀:

① 爲什麼古埃及相信人死後可以復生?

② 爲什麼在80年後重新發掘孟圖神廟?

③ 埃及神廟與商代殷墟有什麼關係?

第 4 站

烏茲別克斯坦——追蹤大月氏的身世變遷

史書記載,張騫出使西域的“鑿空之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尋找大月氏,希望和其聯合共同抗擊匈奴。那麼這個曾經稱霸一時的遊牧民族,如今蹤跡何在?與漢朝、羅馬、安息並稱當時“四大強國”的貴霜帝國,真的是由大月氏人建立的嗎?

中烏聯合考古隊中方領隊、西北大學考古系教授王建新老師,將帶領我們回溯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

▶聽考古人解讀:

① 張騫出使西域尋找的大月氏足跡在哪裏?

② 古代的遊牧民族其實並非居無定所?

③ 爲什麼古代的大月氏人不愛打仗、喜經商?

第 5 站

蒙古國——探尋匈奴龍城的前世今生

在歷史上,與漢朝征戰百年的匈奴,也是古老而強大的遊牧民族。在暫敗於漢武帝之後,匈奴人的下落成了一個千古之謎。

中蒙考古隊中方領隊、內蒙古博物院院長陳永志老師,將結合近些年的重要考古發現,爲我們探尋匈奴“龍城”的前世今生。

▶聽考古人解讀:

① 橫掃歐亞大陸的匈奴留下了什麼千古之謎?

② 如何從漢代摩崖石刻中找尋失蹤2000年的“龍城”?

③ 傳說中的匈奴“龍城”爲何並不是給百姓住的?

第 6 站

孟加拉國——尋找失落的佛國傳奇

作爲印度地區曾經的佛教中心,孟加拉保留着許多珍貴的佛教遺存。

中孟聯合考古隊中方領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柴煥波老師,在這裏發掘出了龐大的十字形金剛乘寺院遺址。這座珍貴的佛教遺產,將爲我們揭開怎樣一段失落的佛國傳奇?

▶聽考古人解讀:

① 孟加拉藏了怎樣一段失落的佛國傳奇?

② 爲什麼佛教中心聖地的建築流行“十字形”?

③ 如何一鋤頭挖出一座中世紀佛教古城?

第 7 站

柬埔寨——拯救古代東方第四大奇蹟

柬埔寨是東南亞地區歷史悠久的佛教之國,更一度成爲東南亞的佛教中心。舉世聞名的吳哥窟等大型佛教寺廟建築,就是柬埔寨佛教興盛的標誌。那麼,曾經燦爛輝煌的吳哥建築羣,爲何成爲廢墟?拯救吳哥古蹟又如何成爲了一場國際行動?

中國援助柬埔寨吳哥古蹟保護項目總負責人、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院長劉曙光老師,將爲我們講述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

▶聽考古人解讀:

① 《古墓麗影》中的神祕古寺是哪裏?

② 吳哥窟是如何從廢墟中重生的?

③ 1000年前未完工的高棉建築中藏着什麼祕密?

第 8 站

伊朗——走進古代絲綢之路的“發動機”

絲綢之路的東端是中國,而西端就是伊朗。作爲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伊朗不但誕生了璀璨的波斯文明,同時也是連結西亞與中亞、北方遊牧文明與南方農業文明的重要樞紐。

中伊聯合考古隊中方領隊、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良仁老師,將帶我們踏上一座延續使用了 6000 年的土丘遺址,解開這座中亞神祕之土的祕密。

▶聽考古人解讀:

① 伊朗在古代絲綢之路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② 爲什麼伊朗的古人選擇在廢墟上修建房屋?

③ 爲什麼中國的青花瓷會在伊朗流行起來?

第 9 站

沙特阿拉伯——揭祕海上絲綢之路的水下世界

在波斯灣的另一岸,紅海之濱的沙特阿拉伯,自古以來也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有着源遠流長的交流。文獻記載,唐代杜環、元代汪大淵、明代馬歡等人都在這裏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我們將隨着“中國-沙特塞林港遺址考古項目”領隊、國家文物局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姜波老師的視角,在紅海邊曾繁榮一時的古代國際貿易港口——塞林港的水下,撥開水霧,窺見大航海時代來臨前的盛況。

▶聽考古人解讀:

① 水下世界何以形成激烈的“國寶爭奪戰”?

② 爲什麼阿拉伯人要用珊瑚石墓葬?

③ 從麥加帶回中國的“麒麟”是什麼動物?

第 10 站

肯尼亞——鄭和船隊在非洲的“血脈”

中國古代最負有盛名的遠航,當屬鄭和七下西洋。這場歷時 28 年的海上探險,先後訪問了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知最遠的目的地,是非洲的肯尼亞。

中國赴肯尼亞陸地考古項目領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秦大樹老師,將帶領我們越過印度洋,去遙遠的非洲尋找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聽考古人解讀:

① 非洲黑人爲什麼會自稱“中古後裔”?

② 爲什麼中國都見不到的瓷器會在非洲被發現?

③ 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隨着社會和歷史的發展,世界正漸漸變成“平的”。然而,人類共同經歷過的燦爛文明,卻不僅僅躺在文獻、書本和屏幕之中。

唯有觀世界,纔有世界觀。讓我們隨着考古人的視角,踏上了不起的世界文明之旅。

限時福利

10 位海外考古隊長講述

世界 10 大考古遺蹟

700 分鐘精華課程

帶你深入考古現場

揭祕尚待解開的歷史之謎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了不起的世界文明——跟着考古隊長重返歷史現場》精品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