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平昌冬奥会即将落下大幕,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金6银2铜共9枚奖牌,这是自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中国首获冬奥金牌以来,金牌数最少、奖牌数第二少的一届。由此可见,中国冬季队伍的冬奥夺金难度有多大,自身所处的境遇有多难。

将时间倒回到2月22日,当武大靖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冲过男子500米决赛终点线的时候,全场沸腾,他的夺冠为平昌冬奥会终于添上了一抹金亮色的中国红!这不仅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的首枚金牌,更是中国男子短道在冬奥会历史上的首枚金牌!

我们为中国短道队欢呼,我们为中国代表团喝彩。但是,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并在北京冬奥会来临之前加以解决,并且,着眼长远,让中国的冬季运动进入持续、稳定、良性的发展轨道。

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一下中国代表团的王牌之师(截至目前,中国在冬奥会上夺得的13枚金牌有10枚来自短道)——中国短道队在这一奥运周期的整体表现,就不难发现,实际上我们处在一个低谷期。女队青黄不接,仍然依靠周洋这样打了三届冬奥会的老臣,范可新并无绝对的夺金实力,世界杯分站赛只拿了一枚接力金牌,一个小的惊喜是李靳宇的出现,但是她毕竟年轻,大赛经验很少。如果说李靳宇夺得银牌凸显了她一定实力的话,那么也因为其年轻,并未受到对手太多关注或许也是一个因素。何况,这样出色的年轻队员还是太少,毕竟,我们的目标已经转向四年后的北京冬奥会。

而男子方面,除了武大靖在短距离项目上确实拥有绝对实力之外,其他亮点不多,在此后的四年,中国男子短道也急需人才的涌现。

中国短道队在本届冬奥会上共被判犯规9次,东道主韩国队被判犯规3次,国内媒体的报道很自然地聚焦在裁判判罚上。我不是说裁判判罚就完全没有问题,毕竟,从李琰、队员、国际裁判等专业人士口中的言论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此次短道比赛的判罚充满了争议,说明这项运动的规则和执行缺乏科学性、公正性,一些判罚值得商榷。而国际滑联也罕见地公布了判罚中国女队3000米接力犯规的原因。只是,他们并没有公布韩国队是否完成交接棒、韩国队是否对加拿大队构成了犯规,中国队申诉申请被驳回的理由也非常牵强。

虽然规则需要修改、完善,但在赛场上,我们必须尊重规则、尊重裁判。

同时,我们还应该反思:出了这么多犯规,我们自身是否有问题?我们对规则的理解是否有偏差?如何在今后的比赛中更好地适应规则?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参与制定规则。只有成为规则制定者,才能有更大的话语权。

谈到话语权,中国冬奥会首枚金牌得主杨扬说:“重要的话语权不是结果出来你去抗争,而是参与其中的规则制定。”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说,要获得话语权,首先要进入这个组织,才有可能参与到“制定章程、修改章程”的过程中去。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表示没有进入国际体育组织前,很多事情是难以了解的,“进入到这个组织中去了解规则、章程等,懂得机构如何运转,才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于再清还表示,在国际组织谋求话语权,积累人脉关系和经验非常关键,但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任职的体育官员普遍是公务员,不仅出国参加会议和活动受到制约,还必须轮岗,“好不容易与国际体育组织建立起来的关系就中断了”。“我们要适应国际体育组织。”他说,“我极力主张体育社团化,破除体制障碍,让专业的体育人才来参与国际事务,更有助于我们进入决策层,争取话语权。”

现在中国也有不少人进入了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李玲蔚建议,还是要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做好功课,这样当平台和机会出现的时候才能抓住。 她认为,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对中国培养又一批国际性的体育管理和组织人才,进一步发挥影响力、提升话语权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首先是要成功举办一届具有中国特色的冬奥会。

于再清、李玲蔚、杨扬等人的言论都极具价值,也是他们作为从业者深刻的感悟。中国体育话语权不仅是对一国体育实力的体现,也是彰显大国实力和文化自信的标志之一。

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提名下,中国首位速滑冬奥会冠军张虹当选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任期8年,成功接棒杨扬。张虹的当选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杨扬等人在国际奥委会的杰出工作给国际奥委会做出了贡献,给巴赫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巴赫就对杨扬说:“你不会离开我们的对不对?我至少每年要见到你两次!”二是中国是经济大国,也是体育大国,是国际奥委会有力的合作者。

有一种言论称,“韩国不是‘黑’吗?2022等着你。”切莫有这种心理,五环旗下,奥运会追求的是公平公正。如果届时以这种心态对待外国运动员,倒显得我们小家子气了。热情接待、赛场上凭实力见真章,才是应有的待客之道。

虽然本届冬奥会中国队的整体表现一般,但是我们还是有一些突破的。比如高亭宇的男子速滑500米铜牌,这是中国男子速滑首枚冬奥会奖牌,超越了其前辈刘洪波在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创造的第四名的中国男子速滑冬奥会最佳成绩,弥补了刘洪波以百分之一秒的差距失去奖牌的遗憾。刘佳宇勇夺女子单板滑雪U型场地亚军,这也是中国单板滑雪的首枚冬奥会奖牌。耿文强以总成绩第13的不俗成绩,为中国冬奥钢架雪车首秀画上完美的句号,也为中国冰雪运动闯出一片新天地。耿文强是中国钢架雪车的拓荒者。今年1月,他在结束钢架雪车最后一站积分赛后搭上平昌冬奥会末班车,成为钢架雪车冬奥赛场上的首位中国选手。首次站上冬奥会跳台滑雪赛场的常馨月用第20名的成绩为自己献上了24岁的生日礼物,也为中国冬季项目的不断突破献上了精彩一跳……

最后说说东道主效应。我统计了一下往届冬奥会(从第二届开始算,截止到平昌冬奥会),涉及22个东道主,相比上一届,19个东道主国家在举办冬奥会时的金牌总数都会上升或持平,如果仅按这个规律,北京冬奥会时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总数将会呈现上升趋势。

有一种论调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都拿了那么多金牌了,把金牌看淡点不行吗?我的观点是:就竞技体育而言,争夺金牌天经地义,就如同战士们在战场上要追求胜利一样。当然,不择手段地攫取金牌、唯金牌为大的想法则是绝对不可取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