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稠酒是西安特有的古老名酒,酿造历史悠久。先秦称“醪醴”,北魏称“白醪酒”。唐代时酿造工艺得到发展,稠酒质量不断提高,成为人们喜爱的饮品。相传“李白斗酒诗百篇”,所饮即为稠酒。 稠酒因乳白粘稠而得名,酒液中加入桂花后,即为黄桂稠酒。稠酒是选用糯米,蒸熟加曲发酵而制成的一种原汁酒。其色白如玉,清香绵甜,醇厚爽口,具有醒脑提神,舒筋活血,健脾开胃等功效。稠酒类型分为三种:加入中药的苦型稠酒;勾兑时加入甜味的甜型稠酒;既无糖、又无药,原汁原味的单料稠酒。

西安黄桂稠酒始于商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状如牛奶,色白如玉,汁稠醇香,绵甜适口。酒精成分含量仅为0.5%至1%左右,看上去既像江浙一带人人喜爱的酒酿汁,亦像街头小吃浇蛋花的醪糟汤,不像一般酒那样清澈。称它为酒,只因喝在口中,不乏酒味而已。老弱妇幼和不善饮酒者,均可大碗来喝。饮时或温或凉,四季皆宜。由于内配有中药黄桂,使酒味有黄桂芳香,故曰“黄桂稠酒”还因其产于长安,故又称为“陕西稠酒”。相传“贵妃醉酒”喝的就是西安稠酒,故还称“贵妃稠酒”。

黄桂稠酒的酿造工艺细巧精湛。酿造时,先将优质糯米泡在清水中,浸泡四小时,然后将米淘出,倒入蒸笼中,用大火加温蒸约十五分钟,至米到八成熟,即可离火;再用洁净的冷水冲洗,待米晾干后,把米倒在案板上,拌入以小麦制成的酒曲,然后装坛封闭,促其发酵。发酵期,要使温度保持在30℃左右,三天后即可成酒。在整个酿制过程中,从糯米淘洗到拌曲、装坛、压酒等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明确的规程,丝毫不含糊。饮用时,可根据需要,从坛中取出酒醅,倒入箩筛内,加适量的洁净凉水,搅拌搓压过滤,直至酒尽醅干,倒出酒渣,将酒汁倒入酒樽里,放在开水锅中加热烧开,并在酒中调入黄桂、白糖,即可热饮。

更多酿造工艺,将定期在酉客酒道更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