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焦炭供给方面主要看港口库存以及焦化厂库存,焦化厂的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0%左右,略微高于往年同期。目前重点关注限产政策在焦化厂方面的执行情况,严格执行限产的情况下,焦炭上走势会偏强些。

焦炭涨超2%。焦企第二轮提涨范围逐渐扩大,山西晋中、吕梁、长治及河北邯郸少数焦企陆续提涨100元/吨,截止目前晋中、长治少数客户钢厂及邯郸个别钢厂已接受。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煤矿冲击地压源头治理的通知》,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新增冲击地压矿井,不再核准第一水平采深超过1000米的新建矿井,采深超过1200米的改扩建大中型矿井、超过600米的新建(改扩建)其它矿井。 此外,加快推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组织各产煤地区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通过严格执法关闭一批、实施产能置换退出一批、改造升级提升一批,进一步压减30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力争到2021年底,全国30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减少至800处以内。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5月7日,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调度督导电视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粮食库存大清查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地要切实担当大清查责任,主动发现、报告和查处各类问题,不隐瞒、不回避、不护短。

5月6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西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督察发现,山西省推进焦化产业升级改造不力,优化产业布局形同虚设,污染治理避难就易,污染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2018年11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西省开展“回头看”,并统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察。

焦化是山西省重要产业,近年来山西省焦炭产量每年保持在8000余万吨,位居全国之首。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指出,山西省焦化产能调整重组多年来推进不力,调整重组效果十分有限,缺乏以环保治污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对企业提标改造一再放松要求。为此,山西省整改方案明确,加大焦化行业的整合力度,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加强环境监管,2017年底前,确保全省焦化行业稳定达标排放。

此次“回头看”发现,山西省焦化产业调整优化力度不够,焦化产能“越调越多”,污染治理避难就易,焦炉无组织排放、熄焦水超标等问题十分突出。

供给方面

焦炭供给方面主要看港口库存以及焦化厂库存,焦化厂的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0%左右,略微高于往年同期;受到节前钢厂集中补库影响,焦化厂库存56万吨,环比降低11万吨,参照库存数据所呈现的趋势,目前去化速度企稳。

港口库存从18年底240万吨累积到450万吨,高于往年同期,且参照港口库存数据,尚未出现拐点;港口高库存是压制价格的关键因素。

需求方面

钢厂库存目前在452万吨,受节前钢厂集中补库影响,环比只降低2万吨,库存水平基本持稳。钢厂钢材产量目前保持在高位,但本月迎来钢材淡季结合限产政策的实行,钢价回落调整可能大,后续钢厂或以按需补库为主。

基差方面

目前09焦炭和现货之间基差较低,预计现货价格上波动不会太大。

盘面利润

09焦炭在150左右,焦化厂现金利润处于低位,对盘面价格有所支撑。

综合来看

焦炭上行有港口库存压力,下方有低利润的支撑。目前重点关注限产政策在焦化厂方面的执行情况,严格执行限产的情况下,焦炭上走势会偏强些。

(1)供给方面

煤矿焦煤库存目前413万吨,环比增加5.4万吨,远低于去年同期库存;港口库存目前382万吨,环比减少10.5万吨,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综合来看,焦煤供给上趋于平稳。

(2)需求方面

参照上文焦化厂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0%左右,下游焦化厂需求相对平缓。后续关注限产政策执行情况,严格执行限产的情况下,焦化厂产能或有下降,下游需求或有所减弱。

综合来看:双焦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供需上相对平稳。需要重点关注下限产力度。

5月份山西、唐山均有环保预期,唐山地区5、6、7月份涉及焦化涉及限产产能2518万吨, 其中 1870万吨结焦时间延长至28小时,648万吨延长至36小时,严格执行情况下唐山焦炭产量影响1 万吨/天;山西临汾地区涉及焦化产能2255万吨,按照C级分类限产,预估焦炭产量下降2万吨/天,唐山、临汾严格执行影响量3万吨/天。

来源:wind资讯、期市论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