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到六岁是一个孩子性格培养、潜力发掘的黄金时期。随着儿童教育学的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三到六岁的孩子的能力培养。当注意到自家孩子沉默少语时,不免就开始揪心了。

的确,在当下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孩子从小培养交际能力,不仅有利于他们身体机能的锻炼,如口齿开发、大脑开发等,更有利于孩子日后的发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不善交际呢?是家长的原因还是孩子的原因?如何提高三到六岁的孩子的交际能力?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自家宝宝沉默不善交际?原因在孩子?不,多半是家长造成的

一、孩子不善交际原因

1、先天性格因素

在遗传学的领域里,有一种理论叫做遗传决定论。显然,孩子的性格有一部分会是来自于娘胎里的“先天”性格。这种性格主要得益于孩子尚在妈妈肚子里的胎教。一般来说,先天的性格是孩子的底色,改变起来也比较困难。

但是遗传决定论已经遭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反对和驳斥,因为后天的教育也可以对孩子的性格养成起到改变作用。总的来说,我们不必强行改变对于孩子先天内向的性格,而可以适当将“会交际”变成孩子的一种习惯和一种能力。

2、父母过于严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总在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上也同样适用。三到六岁的孩子常常是父母带着的,交际的主要对象也是从父母开始。父母日常的态度很容易直接影响孩子的交际动力。

自家宝宝沉默不善交际?原因在孩子?不,多半是家长造成的

如果父母过于严肃,与孩子的距离感就会相应增大,产生隔阂感,孩子又怎么会积极主动地与爸爸妈妈互动呢?这种交际的胆怯、不自信再延伸到日常与孩子的朋友、同学的交往中,显然也只会产生负面作用。

3、父母过度关切

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家庭结构便是长辈众星拱月,很多事情也轮不到孩子自己动手。这样全面无死角的呵护会给孩子失真的交往环境,在与他人的交际中常表现出过度依赖或者骄傲自大的极端问题。

4、家庭氛围影响

三到六岁的孩子除了幼儿园这一主要交往“战场”,最核心的地点就是家庭这一“后勤方”了。家庭是孩子走向人群的助力。

如果是比较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孩子与他人交往常常会表现得温柔而积极,但是如果家庭氛围是太过于压抑的,甚至由于父母关系未能处理好而破裂的,在一定程度上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变得敏感、自卑或者冷漠。

自家宝宝沉默不善交际?原因在孩子?不,多半是家长造成的

二、提高交际能力方法

1、创造社交条件

1.1多参加集体活动

交际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一个集体。因此,三到六岁的小朋友最好不要常常独自一人待在家里,而是要鼓励他们去参加集体活动,如幼儿园春游、夏令营等等,给予孩子更多融入集体的机会。

1.2结识同龄小朋友

父母应当意识到,再亲近的父母,由于年龄的差距,始终也是难以与孩子的世界产生百分之百的共鸣的。孩子交际的主要对象,也主要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请不要把孩子锁在你的“朋友圈”里。

我们可以让孩子结识一些同龄的小朋友,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话题更多,更能让孩子“开口”。事实也证明,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成为一生挚友几率更高,这也有助于帮助孩子收获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友谊。

自家宝宝沉默不善交际?原因在孩子?不,多半是家长造成的

1.3学习与生人交谈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几乎成了一个时代的儿童教育的金科玉律。我们害怕孩子被心怀鬼胎的人拐去,却走向了不要孩子与陌生人交谈的另一个极端。然而我们应该知道,人与人的交往其实都是由陌生走向亲近。

正确的方法是,我们不是要隔绝孩子与陌生人,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有礼貌而又可以不受伤害地与陌生人交谈。既要学会真诚大胆,也要学会自我保护。

1.4带孩子外出游玩

孩子的天性是玩--却不是和电子游戏打交道。有些父母沉醉在网络里,连带着孩子也成了“网虫”。可是仔细想想,你的孩子有多久没有向你小时候一般与大自然、与外面的世界亲切相处了?

自家宝宝沉默不善交际?原因在孩子?不,多半是家长造成的

趁着有空的时候,和家人带孩子外出游玩,自然风光也好,人文风景也罢,都能促进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才能更好与这个世界互动。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与其他有孩子的家庭一起出去游玩。

2、父母正确引导

2.1给予充分安全感

不少的孩子刚刚进入幼儿园都会哭得撕心裂肺。这是因为孩子在三到六岁这个阶段,对于不熟悉的环境会产生恐惧感。爸爸妈妈要做的,便是让小孩从小就有安全感,不会畏惧与他人交际,更不会羞涩于表现自我。

2.2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父母包办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失去独立的能力,可能会让他对社会产生恐惧和不安。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勇于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尝试一次自己上街买东西,自己坐一次公交车,让他渐渐熟悉和了解社会生活,建立自信。

自家宝宝沉默不善交际?原因在孩子?不,多半是家长造成的

2.3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孩子第一个频繁交流的对象是父母,这是亲人之间彼此了解的机会,也是帮助孩子语言发育的好时机。孩子对父母说话后,父母最好及时给予反馈,平等、友爱的交流,会建立孩子对话时的自信,为他们社交打下良好基础。

2.4教孩子礼貌用语

礼貌永远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通行证。如果孩子想和他人交流,但却十分无礼,那么他也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我们应当教会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谢谢、对不起、请……看似不起眼的词,却能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展现最好的自己。

自家宝宝沉默不善交际?原因在孩子?不,多半是家长造成的

3、通过游戏破冰

3.1竞争类游戏

竞争不一定都是贬义的,良性的竞争可以让孩子在交际中出类拔萃。竞争类的游戏有规则,有奖励,可以给孩子一个适当的目标。在游戏的竞争里,孩子尽情释放玩耍的天性,又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3.2合作类游戏

学会合作,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融入一个集体。孩子的世界需要正式合作的机会还比较少,父母可以通过如积木拼搭类的合作类游戏让孩子在游戏里互相帮助,促进友情,同时在实际的交往中学会大度。

3.3扮演类游戏

现在有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去扮演老师、扮演医生、扮演街头做清洁的叔叔阿姨,或者扮演父母,可以让孩子站在一个特殊的身份角度上体会他人的感受,从而获得交往必备的共情、理解能力。

自家宝宝沉默不善交际?原因在孩子?不,多半是家长造成的

三、避免人际交往误区

1、认为朋友越多越好

孩子人小,精力有限,过多的朋友分去了孩子有限的精力,反而不如让孩子与部分人相处来得合适。真实的情况里,一个人的朋友也并非越多越好,我们应当避免使孩子有这种过于世俗的交际观念。

2、小孩子不懂礼貌没关系

礼貌真的很重要!我们讨厌的那些熊孩子,不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礼貌吗?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渐渐的,孩子就会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在交往过程里没有礼貌。

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树立讲礼貌的意识,会感恩他人的帮助,也会对自己造成的困然感到抱歉,临别了会说再见,相遇时也能友好地打招呼——只有才能让孩子有风度地与他人沟通。

自家宝宝沉默不善交际?原因在孩子?不,多半是家长造成的

3、声音大就是会交际

声音大小和会不会交际真的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一个人说话声音小,平日里相处起来,反而会给人温柔、和气的印象,与这种性格的人交往,颇有如沐春风之感。但是声音大也不意味着不会交际。

我们应当帮助孩子辨别声音大小的场合。比如公开发言时,声音当然要大,才会显得有底气,有说服力。和人私下交流则应当保持小一点的声音,拉进与人的情感距离。

4、家长代替孩子交往

孩子才是交际的主体。嘴既然长在孩子身上,各位家长就一定要把说话的权力交还给我们的孩子。三到六岁的孩子也会下意识地蹲在家长身后,让家长帮自己说话。我们要做的正是克服这一点,尊重孩子的交往第一位的身份。

自家宝宝沉默不善交际?原因在孩子?不,多半是家长造成的

三到六岁正是孩子交际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各位家长应当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必要时给予孩子适当帮助。最重要的是,请记得让孩子自己去交际,开发孩子的天性。按照这样做,相信你的孩子一定可以是交际小能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