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挨那一槍,根本沒有減少1億白銀!這是《走向共和》裏面的橋段,不是歷史的真實!

真實情況是,李鴻章並不是全權代表,還要時刻與清廷進行溝通,而日軍早在甲午戰前獲取到了清廷的密電碼,清廷所有的談判底線暴露在日本人面前——割讓臺灣,賠款2億!

闢謠:李鴻章馬關談判捱了一槍就少賠了1億白銀,都是電視劇惹禍

不要着急,聽我給你細細聊這個問題。

談判背景:

甲午戰敗,李鴻章從1860年開始建立的淮軍精銳全軍覆沒,李鴻章從1888年開始建立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李鴻章這一個輸掉底褲的政治家,被趕鴨子上架派到日本進行談判求和。

一開始,光緒皇帝掌權,翁同龢掌握實權,早就想徹底弄死李鴻章,於是派出了張蔭桓作爲談判代表去日本。結果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罵了回來,伊藤博文的原話是“我們要的是全權代表,不是普通代表!”

闢謠:李鴻章馬關談判捱了一槍就少賠了1億白銀,都是電視劇惹禍

即使是李鴻章作爲談判代表,日本也是先驗證了“全權委任狀”才批准的。

闢謠:李鴻章馬關談判捱了一槍就少賠了1億白銀,都是電視劇惹禍

結論就是,日本一開始姿態就很高,對清朝的求和請求不屑一顧!

因爲,日本真的可以打進山海關、進入大沽口,直接威脅北京!

事實上,軟骨頭的清廷,棗子1894年12月12日就開始求和了。一開始,慈禧把談判地點設置在上海,日本則是要求必須在日本本土進行。李鴻章赴日之後8天時間,最終才確定了以馬關爲談判地點。

闢謠:李鴻章馬關談判捱了一槍就少賠了1億白銀,都是電視劇惹禍

另外,情報方面,日本早在甲午戰爭爆發前一個多月,就得到了中國軍政各界的所有密電碼。正因爲對淮軍和北洋海軍的調動情況、李鴻章和朝廷的內訌情況十分了解,日軍才能在戰爭中百戰百勝。李鴻章這個透明人,自然會一敗塗地。

甲午戰爭爆發於1894年7月25日,而日軍獲得密電碼的時間至少在6月22日之前。

闢謠:李鴻章馬關談判捱了一槍就少賠了1億白銀,都是電視劇惹禍

李鴻章有沒有機會得到日本的信息並且及時就該密電碼呢?

答案令人歎服,當然有!

日本當時潛伏在中國的最有名的間諜是石川伍一,正是在他的策劃下,高升號運兵船被日本軍艦準確攔截,船上700多中國官兵遇難!1894年8月4日,天津,石川伍一在漢奸劉棻家裏被清軍逮捕,接受審判,主審管正是直隸總督李鴻章。

李鴻章當時已經被甲午戰爭中的不斷慘敗鬧得焦頭爛額,現在攤上這麼一個間諜案,還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李鴻章拖延好久,才向總理衙門報告,清廷給出的意見是,必須殺!李鴻章還猶猶豫豫,擔心美國干涉。

就在這時,朝臣們直接拿出了李鴻章當漢奸的證據——甲午戰前,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夥同自己的日本媳婦,當了“倒爺”,把開灤煤礦本該供應北洋海軍的優質煤賣給了日本聯合艦隊,而北洋海軍,只能用更高的價格,去買那些一燒就會炸鍋爐的劣質煤!

李鴻章爲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也是爲了保住自己的兒子,慌慌忙忙把石川伍一處決了。

如果李鴻章手下有個間諜大師、審問大師,仔細審問石川伍一,說不定就能查出密電碼已經泄露的事情。

甲午戰爭和馬關談判最後一根稻草就被輕輕丟棄了。

談判過程

馬關談判,總共進行了6輪,一開始,日本人並不打算好好談。

第一次談判,雙方只是交換了“全權委託書”,說白了就是伊藤博文對李鴻章“驗明正身”!

闢謠:李鴻章馬關談判捱了一槍就少賠了1億白銀,都是電視劇惹禍

接下來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談判中,日方先後提出瞭如下條件:

日本軍隊佔領大沽、天津及山海關以及周邊所有城池堡壘;上述地區清朝駐軍解除武裝,武器彈藥交日本軍隊暫時管理;天津至山海關鐵路由日本軍隊接管;停戰期間日本軍隊的的駐紮費用由清朝方面承擔

這樣的條件,相當於把日軍進攻路上的清軍全部撤掉,李鴻章當然知道,如果答應這樣的條件,日軍就能兵不血刃逼近北京。於是,談判陷入僵局!

就在這時,一個日本憤青小山六之助,在李鴻章離開談判場所回到居所時,刺殺了李鴻章,一槍命中李鴻章臉部,差點要了他的老命。

小山六之助是一個無業遊民,效力於日本的主戰派政治組織,主張不能議和,必須攻佔天津、山海關等地,獲取最大限度的利益。

不得不說,小山六之助和後來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石原莞爾十分相似。不停擴張,不需要和談、不需要割地賠款。後來日本政府就是小山這樣的二桿子上了臺,導致侵華戰爭期間整個日本沒有一個優秀戰略家,喫到嘴裏的,全部都要吐出來!

伊藤博文,不愧是“東方俾斯麥”。俾斯麥在普奧戰爭中擊潰了奧地利主力,長驅直入滅掉奧地利分分鐘的事,可是他力排衆議,與奧地利簽訂合約,最終統一了德意志地區。

這場刺殺,讓伊藤博文在談判中陷入被動,不得不加快了談判步伐。刺殺發生在3月24日,這月的30日,日本緊急準備了停戰協議,與清廷結束了戰爭。隨後的4月1日,陸奧宗光提出了談判條件,主要內容如下:

闢謠:李鴻章馬關談判捱了一槍就少賠了1億白銀,都是電視劇惹禍

就是說,日本人出示的條款,是李鴻章遇刺後才提出的,李鴻章絕對不可能提前知道3億兩白銀的賠款總額。

隨後,日本就知道了李鴻章給慈禧發出的電報,也知道了慈禧給李鴻章的電報。在慈禧和光緒回覆的電報中,伊藤博文早已知道了清廷的全部底線,賠款總額2億兩,割讓部分土地等等等等。

所以,日本再次提出的談判條件,幾乎是按照慈禧給出的底線制定的,李鴻章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闢謠:李鴻章馬關談判捱了一槍就少賠了1億白銀,都是電視劇惹禍

闢謠:李鴻章馬關談判捱了一槍就少賠了1億白銀,都是電視劇惹禍

從第四次和第五次談判的整個過程來看,日本人在割地賠款兩個問題上,一點都沒有讓!

所以,根本不存在李鴻章挨一槍減免一億白銀的情況。

李鴻章當時在國內外都是痛打落水狗,伊藤博文真的沒必要給他這個面子。被打的那一槍,也根本不值一億兩白銀。

就李鴻章自己,也從來沒有談過“挨一槍減免一億兩白銀”的話。

這些話,是2003年《走向共和》播出之後纔出現的。

《走向共和》簡單評析。

不可否認,《走向共和》以中國近代歷史進程爲背景的,最優秀的電視劇。他主要有如下優點:

1,人物性格突出,沒有臉譜化。劇中塑造的四大主角慈禧、李鴻章、袁世凱、孫中山,除了孫中山略顯生硬,其他都是極其優秀。

2,演員和角色舊照片極其相似,演員功底深肯喫苦。有人拿出走向共和的劇照,去對比留下照片的那些人,幾乎是神還原。從袁世凱、孫中山、宋教仁,再到慈禧、隆裕、載灃,都十分相似。尤其是演員孫淳,爲了演好袁世凱,胡喫海塞一個多月,增重20多斤。以至於我們後來看《風起長林》《人間正道是滄桑》都認不出他了。

3,《走向共和》是甲午戰爭前夕到張勳復辟這20年時間歷史進程的神還原,是學習近代史的掃盲之作。劇中一步一步寫了甲午戰爭、馬關談判、乙亥建儲、庚子國變、東南互保、辛丑條約、丁未政潮、官制改革、預備立憲等歷史事件,讓人一面痛心國家淪喪,一面期待仁人志士救國救民。

4,《走向共和》對幾個無法確定的歷史之謎,都給出了模糊化處理,看起來更有味道。比如光緒之死,演員李光潔在康熙登基樂曲中無疾而終,令人大跌眼鏡,但是劇中從沒說到底誰殺的,好像慈禧、隆裕、李蓮英、袁世凱都有嫌疑,但都不像。

闢謠:李鴻章馬關談判捱了一槍就少賠了1億白銀,都是電視劇惹禍

盡信書不如無書,我是《走向共和》的鐵粉,看了五六遍,西瓜視頻中上傳了這部電視劇很多精彩片段。但是我從不認爲這個電視劇是真實的歷史。

學習歷史,還是應該多看書,多比較各方觀點,纔有自己的結論,你覺得呢?

喜歡就關注一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