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隨着電子產品以及工業技術的發展,對液晶屏幕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催生了液晶屏幕的爆發式大發展。

但在早期,國內沒有液晶屏生產能力,基本靠進口,所以價格非常昂貴,即便是後面開始引入技術,也落後了日本近10年,技術受制於人,長期遭受“缺屏之痛”。

LCD領域從0到40%份額,中國花了20年,而在OLED上或只要5年!

1998年9月,北方彩晶從日本DIT引進了第一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生產出第一塊液晶屏,但由於核心技術的缺失,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不夠,後期更是無力更新升級設備。

但後面隨着京東方、深天馬等國內屏幕廠商的崛起,到2018年時,據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功佔領了全球LCD面板的40%+的產能和份額,在一些細分領域,更是絕對的第一,可見從1998年到2018年,我們整整花了20年時間,累計投入了近5000億人民幣,才取得了如今的成績。

LCD領域從0到40%份額,中國花了20年,而在OLED上或只要5年!

但隨着LCD屏幕慢慢的過渡到OLED屏,中國佔領全球40%以上的產能和份額的時間這次縮短了很多,或只要5年左右時間了。

據一季度的數據顯示, 目前在OLED領域,中國廠商佔了大約13%的份額,其餘的份額基本上全是三星和LG的。

但國內衆多的廠商,像京東方、維信諾、天馬、和輝光電、信利、湖南羣顯以及華星光電全部對OELD進行了佈局,根據目前的計劃,到2021年左右,預計投產後國內OLED月產能將達到400k,將超過三星,有望達到全球產能的40%以上。

LCD領域從0到40%份額,中國花了20年,而在OLED上或只要5年!

而在份額上,據IHS Markit預測,到2021年左右,中國企業的份額也將在整個OLED領域佔到40%以上,而不再是韓國獨大。

要知道國內的OLED生產出第一塊OLED屏,是在2015年左右,而到2021年,差不多也就5年左右的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