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种方式和世界打交道

大制不割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朴”是大道。“朴散则为器”,大道作用于万物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器”。什么叫“器”?可用之物,就叫器,它是有为的,因此是形而下的。道是真理,是无为的,因此是形而上的。换句话说,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

过去有一种说法是“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愿做“器”,君子只追求“道”。但是,现在的君子也需要做“器”,因为不做“器”就吃不了饭——当然,最重要的不是做不做“器”,而是做什么“器”。最好的“器”就是成道之器,也就是道器。其中,“道”侧重于智慧,“器”则侧重于用。当你将人格和智慧运用于做事,包括你做的学问时,你就是道器。因为,“器”是容器,是用来盛东西的,你用它来盛你的道德——道是本体智慧,是真理,德则是道在你身上的体现——跟用它来盛你的私心是不一样的。用它来盛你的道德,你就是有道明君;用它来盛你的私心,你就是无道昏君。判断你有道还是无道,有德还是无德,品质如何,看的就是你的器,也就是你的行为。行为是你心灵的容器,它会真实地呈现出你的智慧、境界和品质,也代表着你的价值。

当你通过“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圆满自己的德行,让智慧成为自己的人格和本能时,你就会变得非常朴素睿智,无论和谁打交道,都会让人非常舒服,那么任何人都会喜欢和你接触。因为,你就像水一样,对万物都很好——滋养它,不和它争权夺利,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时,你在任何领域都会取得成功,都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是“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官长”有领导者的意思,但这里指的不是领导者,而是影响力。圣人将大道的智慧用于生活,那么所有行为都会成为他的“器”和“用”,他就会成为自己那个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胡适说过“只开风气不为师”,这个能开一代风气的人,就是“官长”。不过,这只是胡适的一种说法,他其实也“为师”。他有很多学生,而且他经常资助一些有梦想、有追求的文人,比如林语堂、梁实秋、陈之藩等人。林语堂留学期间,经费遭遇了困难,胡适就资助了林语堂,让他能继续在国外留学;梁实秋能完成莎上比亚全集的翻译,也与胡适的提拔和帮助有很大的关系。胡适的这个特点让我非常敬佩和感动。正因为他的身上有一种伟大的东西才能教出很多非常杰出的学生,比如史学家顾颉刚等人。所以,君子即使不当官,也能以自己的德行和智慧影响社会,这也是“则为官长”。

孔子只当过很短时间的大司寇,但他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庄子没当过大官,大部分时间都在穷困潦倒中度过。还有老子,老子只是一个守藏室之史,在我们这个时代,他连科级干部都算不上。而且,当时的书是竹简,就算堆满了整间房子,也没有几本书,还没有现在随便一所大学的图书馆的书多,但他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他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仍然在影响世界。

只要一个人的内在素养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他散发出来的气息自然就会影响别人。甚至不只是人,动物也是这样。我在小说《西夏的苍狼》中写过一只纯种的獒犬,也叫苍狼。它的身上有一种基因带来的王者气息。它是那种让人类不能轻视的存在,它卧在那里时,即使不抬眼看你,你也会感觉到它生命中充盈的一种大力。而且你坚信,就算有巨大的陨石砸向地球,地球此刻就要毁灭了,它也不会从那种宁静威严的气氛中出来。它不需要打败同类,也会让你确信它是同类中的王者。这就是境界的力量。当你拥有这种力量时,你不管是什么样的存在,不管在什么领域里做事,都能做得非常好,哪怕是一只狗、一只猫,也会是猫狗中的“官长”,让其同类——甚至让人类——不能等闲视之。我家就养过一只猫王,它的身上充满了王者气,有一种特殊的威仪。有些不懂事的小猫老是欺负它,但它根本不还手,甚至连望都不望一下,始终在自己的境界里。那种气息,让人觉得它非常不一般。

人类更是这样,当一个人的德行达到一定境界时,就算他不说话、不表现自已,你也会感觉到他那种不一样的气息。而且,因为他无争,所以,即使他身上有一种威仪,你也会感觉到他的亲和力,你会非常尊重他,很想亲近他。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大道的智慧作用于万物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器”,圣人将它运用到行住坐卧之间,那么,在任何领域他都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所以,有大格局的人不考虑个体、个别、局部的得失,他注重的是整体,不会将注意力局限于某个细节,也不会破坏任何一个细节、将它从整体中割裂出去。比如,我见过一些非常厉害的根雕大师,他们不管得到什么样的树根,都不会把它锯得乱七八糟,即使它的形状很古怪,他们也能随顺那古怪,雕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大工匠就相当于“大制”,“不割”就相当于不随便切割任何东西,认为什么都很好。也就是说,当你达到很高的境界,有了很大的格局时,你就再也不会局限于某个领域、割裂地看待问题了。你眼中的世界将会变成一个整体,环环相扣。所以,你不管干什么,都会通观全局。这是“大制不割”的第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是,伟大的艺术家不会破坏整体性,伟大的杰作也不会破坏整体性。

第三种解释则是,大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的理解是,我们的生命是一个整体,不要在乎一时一地局部的得失。偶尔“守其雌”,也就是示示弱、忍一下辱,没什么大不了的,拳头收回来是为了用更大的力量打出去,鹰俯冲下来之后还会再一次飞向高空。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有整体的智慧,一时的“失”就不会给你造成什么损失,你终究会得到你向往的成功。当然,我所说的成功不是升官发财的成功,而更多的是一种人格上的成功,《道德经》里强调的也主要是人格上的成功。《道德经》里最重要的内容不是帝王之术,而是如何修道。什么叫修道?完善人格,做一个真正的君子,用君子的方式做事、处事、和世界打交道。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二辑》雪漠(XUEMO)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