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小男孩,被老師反映上課時不僅喜歡東張西望,還愛扭頭和其他人說話,有時老師在上課時,小男孩乾脆站起來,與遠處的同學打鬧。

小男孩的媽媽說,經常批評孩子,可是沒有一點效果;老師爲了讓孩子專注而罰站,仍舊毫無用處……

常也有父母給我留言,他們說,小朋友不是三心兩意,就是專注力像“篩子”,一件事情維持不到10分鐘,就跑去做別的事情去了;還有些小朋友更誇張,在舞臺上表演時,竟然跳着跳着就開始玩舞臺邊的噴霧……

下面我專門介紹身邊一位媽媽的做法。

這位媽媽家的小男孩差不多7歲。去年,小男孩的專注力也像“篩子”,被老師投訴“專注力幾乎爲零”之後,這位媽媽開始了一個“小計劃”。

1

一位媽媽給孩子的“三個小任務”

▌任務一,“老師穿什麼衣服?”

某天放學後,小男孩再次被老師投訴,媽媽在孩子身旁坐下,“一本正經”地說:“媽媽希望成爲像你們學校那樣的老師。媽媽想請你幫我看看,老師穿的什麼衣服,衣服是什麼顏色的,有什麼花紋。”

▌任務三,“老師講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

又一個週日的晚上,媽媽對小男孩說:“謝謝你,媽媽已經掌握了很多開始上課的技巧,接下來,媽媽想知道每個老師上課講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你能幫我記下來嗎?”

小男孩說:“保證完成任務。”

第二天,小男孩一回到家就說:“媽媽,A老師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同學們,回到家好好複習’;B老師不一樣,他說‘能當你們的老師,是我的榮幸’……”

孩子一邊說,媽媽“很認真”地在本子記錄下來。

媽媽說:“很棒,你幫了媽媽的一個大忙。媽媽希望你每天都幫我記下來,時間爲一週。”

第二天,班主任對孩子的媽媽說:“你家孩子進步了很多,上課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緊緊盯着老師……”

就這樣,小男孩集中精神聽課的習慣就養成了。

3

如果遇上孩子“三分鐘熱度”怎麼辦?

4

爲幫助孩子專注

一位爸爸陪孩子預習時故意“裝笨”

如果你覺得上面的“任務遊戲”還不夠,你還可以借鑑下面這位爸爸的做法。

某天,這位爸爸陪女兒預習時,故意問女兒:“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我也不懂,你明天聽老師講,回來教我可以嗎?”小女孩答應了。

來源:幼兒說

ID:hnssjy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