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信息發達,社交軟件讓網絡交友很方便,不過相比現實中交友,網絡交友相對來說風險也比較大。因爲互相認識的方式比較簡單,所以對對方的真實身份都難以做到精準掌握。不久前,小趙姑娘就被網絡結識的男友給騙了,對方自稱是一名輔警,從小趙那裏騙走了好幾萬塊錢。

今年1月,武進警方接到小趙的報警,說被一個自稱叫“張俊峯”的男子給騙了。小趙說兩人是在去年12月通過陌陌交友軟件相識的,當時對方自稱是武進公安巡防大隊的一名輔警,交往不久就從小趙那裏借走了好幾萬,接着就找不到人了。民警調查發現公安系統內部壓根就沒有張俊峯這個人。經過多方調查走訪,今年3月警方終於將這個騙子給抓獲了。

網上交友不知根底 假冒輔警騙錢失蹤

承辦檢察官告訴記者:“他給被害人交往時提供的姓名和身份都是自己編造的,另外他的身份也就是一個社會無業人員。”

這個嫌疑人提供給小趙的個人信息,除了姓是一樣的,其他均爲僞造。

張某說:“說實話是一種解脫,當時民警出現在我家樓下的,真的是一種解脫,我知道他們是找我的,我也沒反抗,對受害者真的挺過意不去的,如果有可能出獄,欠的錢要還的。”

25歲的張某是淮安人,從小跟着爺爺在蘇州長大的。據張某交代,他2015年從某警官學院專科畢業,之後就踏上了社會。來到常州後,張某在酒吧當了一名酒水營銷人員。去年,通過陌陌軟件結識了常州女孩小趙,他就謊稱自己是武進公安的一名輔警。

張某說:“我當時完全是出於面子問題,再加上我警校畢業才說這樣的話,後面我有點騙人的意思。”

爲了圓自己的謊話,張某找來一套輔警的制服充門面。同時假冒了蘇州一個朋友的身份證號碼,並給自己編了一個張俊峯的假名。和小趙談戀愛沒多久,張某就開口借錢了。

“我家在杭州那邊有個房子,我和我父親鬧彆扭,就說我找她借錢把房子公證一下。”張某說。

小趙想都沒想就拿出了5000塊給了張某。張某拿着錢去杭州轉了一圈就又回來了,隨後便用這錢買手機、買手錶花得精光。眼看着小趙對自己深信不疑,張某又多次編造各種理由借錢。

承辦檢察官告訴記者:“比如有房產在外地要去公證啊、他母親生病啊、還有要出差到外地去啊,各種需要費用,因爲自己的銀行卡,或者支付寶有問題,向對方借款。”

此外,張某還用小趙的手機上支付寶透支。去年年底,張某又結識了別的女孩,隨後便和小趙分手。當時張某承諾借的錢會分期償還,可才過了沒幾天他便玩起了失蹤。歸案後,警方發現張某不僅從小趙這裏詐騙了近八萬元,還利用虛假車輛登記信息,將一輛租來的汽車以五萬元抵押了出去。日前因爲涉嫌詐騙罪,張某被司法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