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如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周国利,被查处后说:“世上没有后悔药,人间多少忏悔书。”近日,浙江省法纪教育基地经过完善提升正式对外开放,首次集中展示了浙江查处的21名省管干部忏悔书手稿。

时光不会倒流,这是一句所有人都知道的大实话。然而,当人们犯了错误的时候,却大多会懊恼,如果再来一次会怎样?

“留置10余天,恰逢万家团圆的春节,我却要独自面壁思过,妻离子散……想到这些不禁潸然泪下,悔恨、无奈、痛苦之情充斥心间。”近日,浙江省法纪教育基地经过完善提升正式对外开放,首次集中展示了浙江查处的21名省管干部忏悔书手稿。

忏悔书是“痛悔泪”,更是“警世钟”。这些年,随着正风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一些贪官的忏悔书被公之于众。一个个落马官员,一句句真实忏悔,犹如一本廉政教育的好“教材”。

“对不起”“我错了”“很后悔”成为了其中的“标配”词语。他们有的回忆了曾经奋斗的过往,有的反思了自己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心理蜕变,有的表达了对组织、对家庭、对社会的愧疚,字字戳心,句句痛心。

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正如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周国利,被查处后说:“世上没有后悔药,人间多少忏悔书。早知今日错与罪,何必当初行和为。”

不迷心志、不生后悔,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是先贤留下的人生箴言。北宋政治家寇准著作的《六悔铭》,第一条便是“官行私曲,失时悔”,告诫官吏要自我警惕以权谋私,否则事发便后悔莫及。《近思录》一书中写道:“然其明而刚,故一有不善,未尝不知;既知,未尝不遽改,故不至于悔,乃‘不远复也’。”意思是一个人智明而行刚,因此一有不善,没有不发现的;一经发现,没有不立即改正的,所以不至于有悔恨。有病早防治,为官不阿私,只要懂得悬崖勒马,其实很多祸患是可以避免的。当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只要懂得悬崖勒马,或许还有挽回余地。

假如苏树林时常想想老母亲“只吃槽子里的,不吃槽子外的”告诫;假如王昭耀时常回忆母亲当初让他好好做人的话,一如既往的沟沟坎坎田间地头;假如虞海燕时常评判自己“当时做的选择”......然而世上哪有那么多“假如”,人生迈出去的每一步都无法倒回来,道理虽然人人皆懂,遵照行事却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儿在牢中细思寻,不要只是悔和恨”,当年一首包含着真情实感的《铁窗泪》风靡大江南北。只可惜,这般的忏悔却很少在床头和酒桌前响起,大多要等到“铁窗”之中再姗姗来迟。反思剖析这些案件教训,很多“落马者”都经历了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当金钱和美色一次又一次袭来的时候,他们经受不住考验,一步步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甘心为权力奴役、为金钱绑架、为美色劫持,最后滑向犯罪的万丈深渊、质变为腐败分子,再想脱身回头已经悔之晚矣!

古人说:“防水患,固其堤;止水沸,抽其薪。”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廉洁自律,永远是一剂良药。党员领导干部不论岗位大小、职务高低,都应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时时自警、自省、自励,处处慎独、慎始、慎微,事事守德、守纪、守法。如此,才能消除“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之恨、“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之哀,让自己“不后悔”。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只有真正从思想上铸牢防线,守护好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那些“以身试法”的“前车之覆”,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后车之鉴”,成就一个“无悔”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