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文 畢克勤/圖

隨着渝中區特色老社區打造結束,步道成了串聯這些特色老社區的“毛細血管”。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趁着立夏之季,打探了位於大溪溝街道紅球壩特色老社區內的山城第八步道和兒童醫院附近的文化宮巷,兩條步道將大溪溝人和街、嘉濱路一帶和中山二路、兒童醫院、枇杷山公園連接起來,紅牆青瓦加上牆上的老重慶版畫,提升了山城步道的“顏值”和氣質,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

看見 | 紅牆青瓦、老樹參天、老重慶版畫…… 山城第八步道和文化宮巷顏值氣質都在線

山城第八步道打通了直接到大禮堂、三峽博物館的通道

大溪溝片區處於坡地之上,上接中山二路,下臨嘉濱路,轄區內步道街巷縱橫。這些步道街巷極具山城特色,沉澱了厚重的山城歷史。青石板、黃葛樹、步道街巷兩邊地道的重慶小喫成了不少重慶人的記憶。這裏不僅是附近居民出行的要道,也是近年來遊客體驗重慶文化的旅遊健身步道。

看見 | 紅牆青瓦、老樹參天、老重慶版畫…… 山城第八步道和文化宮巷顏值氣質都在線

第八步道上散步的年輕人

位於人和街829公交站起點的小廣場即是山城第八步道起點,這條步道和大名鼎鼎的張家花園山城步道相距不遠。張家花園山城步道主要從張家花園經過,上達重慶市人民醫院(原中山醫院),下至人和街,步道內的歷史遺存包括棫園(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遺址)、巴蜀中學舊校門遺址等,被譽爲最具書卷氣的山城步道。

看見 | 紅牆青瓦、老樹參天、老重慶版畫…… 山城第八步道和文化宮巷顏值氣質都在線

青瓦紅牆成了這些新改造步道的標配

山城第八步道主要穿過紅球壩,作爲紅球壩山城步道延伸道,山城第八步道把紅球壩山城步道與張家花園山城步道連起來。登上第八步道下行可達嘉濱路大溪溝碼頭,上行可以經過文化宮巷,到達兒童醫院,進而可至枇杷山公園。

看見 | 紅牆青瓦、老樹參天、老重慶版畫…… 山城第八步道和文化宮巷顏值氣質都在線

步道上的老重慶版畫

記者從人和街829公交站起點出發,沿路看到潔淨的巷道以重新裝飾的紅色外牆和青瓦爲主色調,步道上鋪裝的青石板順着山勢向上延伸。值得一提的是,步道兩側的紅牆上,打造了不少文化景觀。比如紅球壩的名字來源,還有曾經紅球壩上放紅球進行防空示警、棗子嵐埡的楊森公館等老照片和版畫。置身其中,能讓你穿越老重慶的歷史。

看見 | 紅牆青瓦、老樹參天、老重慶版畫…… 山城第八步道和文化宮巷顏值氣質都在線

老照片告訴你紅球壩得名

山城第八步道不足千米,但是步道打通了去大禮堂、棗子嵐埡、兒童醫院的便捷通道。走完山城第八步道,經過一段市政道路便進入文化宮巷。文化宮巷的整體風貌和山城第八步道一致,該步道起於中山二路兒童醫院門診部,止於學田灣。和山城第八步道部分穿過居民區相比,文化宮巷更袖珍,更緊緻,步道兩側都是紅色高牆,粗壯的黃葛樹從兩側牆根生長出來,初夏時節,嫩綠的樹葉讓人心曠神怡。

看見 | 紅牆青瓦、老樹參天、老重慶版畫…… 山城第八步道和文化宮巷顏值氣質都在線

打通街巷毛細血管

“和此前坑坑窪窪的路面、殘破的牆體、雜亂的綠植相比,現在的文化宮巷更美了。”在學田灣住了20幾年的韓阿姨告訴記者,現在巷子多了休閒休憩的長廊和座椅,兩邊粉刷一新的紅牆和青色琉璃瓦以及牆上的老重慶版畫,給這裏添了幾分古典味。

看見 | 紅牆青瓦、老樹參天、老重慶版畫…… 山城第八步道和文化宮巷顏值氣質都在線

幽靜安寧的步道

“原本方便我們出行,沒想到這條巷子也很受外地人喜歡,經常看見這條巷子裏面年輕的揹包客。”韓阿姨指着牆上的老重慶版畫說,版畫上臨江門碼頭、望龍門纜車,都是一代重慶人的記憶,每次帶着孫女從這兒經過,自己也能回憶起童年。

看見 | 紅牆青瓦、老樹參天、老重慶版畫…… 山城第八步道和文化宮巷顏值氣質都在線

文化宮巷內的望龍門纜車版畫

看見 | 紅牆青瓦、老樹參天、老重慶版畫…… 山城第八步道和文化宮巷顏值氣質都在線

山城步道小巷一景

看見 | 紅牆青瓦、老樹參天、老重慶版畫…… 山城第八步道和文化宮巷顏值氣質都在線

小巷初夏

責編 鄒渝 審校 王蓉 總值班 官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