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受汉唐文化之邀,丹麦哥本哈根协奏团在羽管键琴演奏家、室内乐大师拉斯·乌尔里克·莫特森执棒下,登陆“走进大剧院-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带来全套《勃兰登堡协奏曲》,引领观众走进300多年前巴赫创作的黄金年代。作品将巴洛克时期的乐器演奏技法、复调音乐创作技法等留存至今,被瓦格纳称为“一切音乐中最惊人的奇迹”。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这一巴洛克音乐艺术的瑰宝,其全集罕有在沪上演。昨晚,受汉唐文化之邀,丹麦哥本哈根协奏团在羽管键琴演奏家、室内乐大师拉斯·乌尔里克·莫特森执棒下,登陆“走进大剧院-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带来全套《勃兰登堡协奏曲》,引领观众走进300多年前巴赫创作的黄金年代。

让巴洛克音乐活在当下,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全集献演上海大剧院

手稿险些遗失的巴赫名作

《勃兰登堡协奏曲》由六首乐曲组成,原名为“六首不同乐器的协奏曲”,创作于巴赫在柯腾当宫廷乐长的黄金时期,是巴赫1721年左右献给勃兰登堡侯爵的作品。而这六首协奏曲并非原本就成套,而是由巴赫精选过去创作修改后集合而成,因而乐器组合也各不相同。作品将巴洛克时期的乐器演奏技法、复调音乐创作技法等留存至今,被瓦格纳称为“一切音乐中最惊人的奇迹”。

由于演奏所需要的乐器超过了侯爵府邸的乐队编制,无法演奏,于是这些作品此后一直被束之高阁,从来没有排练演奏过。侯爵去世后,为了公平地分割遗产,所有物品都被估价。这份乐谱被划入不重要的作曲家一类,于是被低价变卖,只值24格罗申。几经私人藏家转手,1849年,德国音乐理论学家齐格弗里德·威廉·德恩在勃兰登堡档案室发现了这份手稿,并于次年将其首次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手稿在火车运往普鲁士途中遭遇轰炸,险遭遗失。负责运送这份手稿的图书管理员逃离列车,躲到附近森林中,并将乐谱藏在外套之下,这份手稿才因此完好无损地留存下来。

即兴元素融入 推广巴洛克音乐并没有那么难

此次演出的丹麦哥本哈根协奏团创立于1991年,是斯堪的纳维亚演奏早期音乐的重要乐团,他们擅于为早期经典音乐注入新鲜活力,所录制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被评价为 “简洁而富有创造力、冷静而具有不可预测性”。

让巴洛克音乐活在当下,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全集献演上海大剧院

乐团演奏所使用的乐器在构造、外观、功能上完全还原巴赫时代。比如,长笛是木质的而不是金属的,演奏家使用羽管键琴而非钢琴,琴弦不是钢制的而是羊肠弦。首席艺术总监拉斯·乌尔里克·莫特森说,使用这些乐器是希望所呈现的音乐与巴赫时代尽可能接近,“但我们不希望音乐像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使音乐尽量的有时代特色、新鲜、出人意表,就像我们来到巴赫300年前刚刚写作它们的时代那样。”

让巴洛克音乐活在当下,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全集献演上海大剧院

比起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17世纪的巴洛克音乐似乎有些冷门,但莫特森认为,推广巴洛克音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一方面,巴洛克音乐更为简洁,作品演奏时长相对较短,观众更易集中精力也更易理解。另一方面,巴洛克音乐中有即兴元素,“巴洛克音乐中,对于单个乐器作曲家可能只会写一条很简单的旋律,而更多的装饰音是需要乐手后来加入的。比如,我演奏羽管键琴,巴赫写作的只有羽管键琴左手部分的旋律,而右手是完全需要即兴发挥的。”因此,巴洛克音乐的每场演出都会有所区别,在诠释音乐上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巴洛克音乐再现上海大剧院

采访中,乐团总经理尼可拉·德·芬恩·利克特提到,他们与哥本哈根国家美术馆合作,用音乐与绘画结合的方式,将巴洛克音乐带给更多大众。儿童通过欣赏馆藏的18世纪绘画(与巴洛克音乐同时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故事,再由乐手们用音乐呈现他们的作品。

而对巴洛克音乐的推广,也是上海大剧院节目内容中不容忽视的板块。巴洛克女王乔伊斯·迪多纳托、古乐领域最活跃乐团之一的英国协奏团、“世界十大乐团”之一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都在这个舞台带来巴洛克时期经典作品。作为当今上演率最高的巴洛克作曲家作品,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哥德堡变奏曲》等也频繁亮相上海大剧院。今年初,大提琴家王健就演绎了巴赫全本《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此外,由上海大剧院与汉唐文化共同推出的“走进大剧院-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古典音乐演出项目,策划了“巴洛克主题月”系列演出与活动,每年5月都为观众带来一场巴洛克音乐盛宴。此次丹麦哥本哈根协奏团来到中国,上海大剧院也是其巡演的第一站,协奏团还将前往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广州五个城市进行演出。

作者:上海电台曹梦雅

摄影:上海大剧院齐琦

编辑:李书娥

责任编辑:朱颖

让巴洛克音乐活在当下,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全集献演上海大剧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