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注壺、注碗,宋,通高24.3cm。

注壺:高21.5cm,口徑3.5cm,足徑9cm;注碗:高12.3cm,口徑17cm,足徑9.8cm。

注壺直口,有蓋,蓋頂置獅形紐,折肩,彎流,曲柄,圈足。肩部劃花纏枝牡丹。注碗葵瓣式口,碗體呈六瓣花形,圈足。注壺與碗通體施青白釉。

注壺、注碗組合成套,是溫酒用具。溫酒時將注壺置於注碗中,以碗中熱水溫之。其形象較早見於五代顧閎中所繪《韓熙載夜宴圖》中。

從紀年墓出土的實物看,成套的注壺、注碗多爲北宋遺物。其中以安徽宿松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吳正臣夫婦墓出土的一套青白釉注壺、注碗最爲精美。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曰:“大抵都人風俗奢侈,度量稍寬,凡酒店中不問何人,止兩人對坐飲酒,亦需用注碗一副,盤盞兩副,果菜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隻,即銀近百兩矣。”說明北宋時曾普遍流行使用注壺、注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