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數據看,每一兩天軒逸就會收到關於車內異響的投訴,軒逸這款車型在隔音設計、細節處理以及品控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另外軒逸的異響問題也尤爲車主詬病,不少車主還投訴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都有不同程度的異響。

導語:母親節就要來了,媽媽再打我一次系列禮物被沙雕網友們送上熱搜。世上只有媽媽好,究竟是什麼驚喜竟然讓媽媽動怒,原來是 4款精緻的打人神器:掃帚、蒼蠅拍、毛撣、灰塵拍。集齊一套569元,想想就疼,錢包疼肉也疼。但說到想被媽媽打,其實也無需買這些華而不實的精緻禮物,只需要買一臺軒逸,就能讓向來很有耐性的媽媽揍起人來。

投訴量居高不下,4月銷量3.3萬也難掩軒逸的尷尬

軒逸作爲東風日產的“銷量擔當”,9.98-16.15萬元的指導價格加上大空間表現,月銷三、四萬常年徘徊於國內轎車銷量排行榜前列。就是這麼一款熱門神車,買它時給人無數幸福快樂的用車遐想,用着用着滿意度就開始下降了,更在家人的喋喋不休的吐槽之中失去耐性。我們且來看看,軒逸是如何讓平日裏十分端莊的母親大人動手的。

投訴量居高不下,4月銷量3.3萬也難掩軒逸的尷尬

首先車內異味重。通常新車或多或少會有點異味,4S店銷售也會跟消費者說,新車開幾天就散了。對於部分車型來說的確如此,但軒逸就不在此範圍內。從網絡上收集的車主投訴來看,開了軒逸三五年了異味一直都在,通風、茶葉、木炭等等物理的化學的除臭方法都無法消除。

投訴量居高不下,4月銷量3.3萬也難掩軒逸的尷尬

還有就是軒逸的內飾設計佈局有點反人類,小編體驗下來的確如此。儲物空間少是公認的,2019款軒逸還在採用N多年前的內飾設計佈局,內飾設計老成不說,儲物空間以及大小遠比不上“老對手”大衆朗逸。如今年輕化已經成爲主流,年輕化並不純粹指年齡更多指心態。年輕化的設計可以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而古板陳舊的內飾設計只會讓人心情沉重。

投訴量居高不下,4月銷量3.3萬也難掩軒逸的尷尬

除了官方指導價爲16.15萬頂配的智聯智尊版搭載了1.8L自然吸氣發動機以外,2019款軒逸全系搭載滿足國V 排放標準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擁有126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154牛·米的峯值扭矩,相比國VI車型峯值扭矩降低了14牛·米。在1.5T渦輪增壓都能做出180馬力的今天,軒逸搭載的這套動力系統明顯拖後腿了。

投訴量居高不下,4月銷量3.3萬也難掩軒逸的尷尬

筆者也能理解購買軒逸的車主不會追求激烈駕駛帶來的快感,但起步肉的問題確實存在,特別是在城市走走停停的路況中這套動力真做不到“跟腳”。尤其在經濟模式下,要深踩油門消耗更多燃油來獲得足夠的動力起步,這樣的經濟模式似乎已經與經濟背道而馳了。

另外軒逸的異響問題也尤爲車主詬病,不少車主還投訴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都有不同程度的異響……關於異響很多車子都會有一些,但像軒逸這麼大量的異響投訴是很少見的。從數據看,每一兩天軒逸就會收到關於車內異響的投訴,軒逸這款車型在隔音設計、細節處理以及品控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說到底盤,軒逸採用的是前麥弗遜式、後扭力梁式獨立懸架,雖說機械總成不能代表行駛表現,但在同級別車型大都已經標配獨立後懸的環境下,十幾萬買一臺採用“板車懸掛”的軒逸難免會給到用戶“低人一等”的感覺。而調校方面是明顯的家用取向,偏軟的懸掛在路過減速帶以及坑窪地方時後排舒適性確實挺不錯,不過對於年輕人來說,這只是一臺“無趣”的車。

投訴量居高不下,4月銷量3.3萬也難掩軒逸的尷尬

軒逸的變速箱與發動機問題困擾着不少車主,今年3月軒逸投訴量飆升至第8位。從2012款開始,軒逸關於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投訴劇增。筆者通過查閱近年來關於軒逸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投訴發現,2012款共1010例、2014款653例、2016款399例、2018款105例、2019款40例。

投訴量居高不下,4月銷量3.3萬也難掩軒逸的尷尬

看着數值呈現下降趨勢,不少網友的第一反應是這不是越來越好了嗎。我們就以2019款爲例,2018年9月上市至今不到8個月時間,在投訴類網站上已經收到40個關於變速箱以及發動機的投訴,出現在以可靠性著稱的日系品牌身上確實不應該。

最後:的確,小編有點吹毛求疵了,軒逸只是一款10來萬的“買菜車”,不能有太高追求。但如今10來萬預算能夠選擇的車型實在不少,軒逸單單憑藉終端優惠換取銷量並非長久之計。採用日產最新家族設計的換代軒逸也將於年內上市,如果日產不能夠重視這些問題,遲早會讓消費者失去信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