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杭州一家24小時無人便利店體驗支付寶掃碼購買商品 新華社 圖

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日在京發佈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上半年新增網民2968萬人,較2017年末增長3.8%,互聯網普及率達57.7%;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3%。

報告稱,我國網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羣體爲主。截至今年6月,10歲至39歲羣體佔總體網民的70.8%。其中20歲至29歲年齡段的網民佔比最高,達27.9%。30歲至49歲中年網民羣體佔比由2017年末的36.7%擴大至39.9%,互聯網在中年人羣中的滲透加強。

“我國互聯網普惠化成果顯著。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升級,網絡扶貧成爲精準扶貧的工作途徑,提速降費政策穩步實施推動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顯著增長,網絡信息服務朝着擴大網絡覆蓋範圍、提升速度、降低費用的方向發展。”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任曾宇介紹說,交通、環保、金融、醫療、家電等行業與互聯網融合程度加深,互聯網服務呈現智慧化和精細化特點。

此外,隨着數字化進程的推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互聯網所能承載的服務愈來愈多,應用場景不斷擴大,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使製造業、農業和服務業向新型、現代、智能的方向轉變。在此基礎上,網民規模將持續增長,互聯網滲透率會不斷提升。

相關新聞

逾七成網民使用短視頻應用

據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日在京發佈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8年上半年,我國網絡娛樂市場需求強烈,短視頻應用迅速崛起,74.1%的網民使用短視頻應用,以滿足碎片化的娛樂需求。

報告分析說,今年上半年,應對強烈的市場需求,相應政策出臺以鼓勵引導互聯網娛樂業態健康發展。網絡文化娛樂內容進一步規範,網絡音樂、文學版權環境逐漸完善,網絡遊戲中違法違規內容得到整治,視頻行業構建起以內容爲核心的生態體系,直播平臺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

報告同時指出,社交應用移動化、全民化趨勢進一步增強,是網民消費碎片化時間的主要渠道。移動社交產業鏈不斷拓展,“社交+”應用模式創新。

延伸閱讀

數字化機遇在產業市場網絡正當時

提起互聯網的“魔力”,幾乎每個人都有深切感觸。近年來,我們的生活不斷被互聯網“改造”,電商、移動支付、外賣、短視頻……一個個服務、消費、社交等領域的創新便捷了生活,拓展了空間。

繼社交網絡之後,代表着企業、產業互聯網化的市場網絡正成爲新“風口”。瞄準效率低、庫存壓力大等生產與經營中的“痛點”,信息技術在產業轉型浪潮中發揮更多作用。

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說,用數字連接資源、處理交易、重組流程等,將推動企業加速創新和管理變革,實現更強競爭力、更可持續發展。

以製造爲例,設備、管理聯網,可讓生產效率和品質提升,通過大數據分析和預測市場需求,將極大降低庫存壓力,也使柔性生產成爲現實。

供應鏈服務體系“觸網”是時下公認的方向之一。“長期以來,供應鏈服務體系不完善削弱了製造的競爭力,數字技術正帶來改變。”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說,通過打造服務製造、物流、商貿企業和園區的供應鏈服務生態平臺,傳化集團實現生產製造與生產服務的協同發展。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認爲,信息技術將對企業創新、管理變革以及金融服務等嵌入價值,帶來改變。

“未來,所有的企業都將擁抱數字,區別只在於你是數字原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企業還是數字重生的企業。”王文京說。據新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