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在正面戰場從淞滬會戰開始,一寸山河一寸血,特別是臺兒莊戰役,更是可歌可泣。

  最讓國人難忘的英雄非張自忠莫屬。

  1938年12月,張自忠受李宗仁調遣,增援臨沂的龐炳勳,本是冤家的兩位抗日名將,在臨沂見面的那一刻,相逢一笑泯恩仇。

  因爲,以前是內戰,爭權奪利。

  這次,是抗日救國。

  日軍進攻臨沂必經之地是臨沂城北的茶葉山,這是張自忠率領的59軍防守的制高點。

  就是這個茶葉山,雙方几經拉鋸,張自忠的227團損失慘重,最終,張自忠下令放棄該陣地,轉向劉家湖戰場。

  在劉家湖戰場,日軍和中國各佔據了一半陣地,雙方隔着一口水塘對射,互有進退,陣地幾易其手,戰鬥異常慘烈。

  經過激烈的廝殺,第59軍傷亡慘重,自投入臨沂戰役以來,第38師傷亡近4000人,第180師傷亡2000餘人。

  全軍一線作戰的營長傷亡三分一,連排長全部換人。

  屬下向張自忠報告的犧牲狀況和堅守之艱難後,張自忠下了一道非常有名的手諭。

  “敵人亦到最後關頭,看誰能忍最後之一秒鐘,誰就能成功。我困難,敵之困難更大……!”

  張自忠下達了作戰命令,1938年3月17日夜,第59軍全面出動,向茶葉莊、小苗家莊等十多個日軍陣地同時進攻。

  將日軍壓迫村內,逐屋爭奪,白刃肉搏。

  戰至夜半,殘敵倉皇逃走,紛紛敗走。

  蔣介石聞臨沂大勝,立即當夜致電李宗仁、張自忠和龐炳勳,電謂:“臨沂捷報頻傳,殊感嘉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