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一個教育人來說,看到這些現象十分痛心,所以父母應該意識到陪伴和共同奮鬥對於孩子的意義與價值,學校賦予知識,家庭才能形成認知。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影響孩子半生、甚至一生的教育,但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忙於工作,往往做不好工作和家庭的權衡,孩子對父母來說是重要的一部分,但父母對於越小的孩子,所佔重要程度就越大。

第三屆“龍門節”現場,除了課程現場對品牌建設給出解決方案和分解落地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機構做客“龍門大咖秀”,分享自己對於教育的理解和辦學過程中的收穫。

"龍門精神“提出背景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時至今日,孩子的壓力都越來越大。這些壓力來自方方面面,成長壓力、學習壓力、社會壓力。

這些壓力像一塊巨石被丟在孩子的脊樑上。現實中,孩子要面對父母常常缺乏陪伴、溝通,同時對自己各方面的高要求和殷殷期盼的現實。一方面,孩子心中向好,另一方面,內心又缺乏勇氣與安全感,時而質疑自己,無力與這些矛盾和壓力抗衡,於是就像掉在沼澤地中苦苦掙扎,卻不能解開心結。

實際上,成長指的並不只是孩子的成長,奮鬥也不是孩子一人的奮鬥。而是父母攜手孩子共同成長,協同應對,面對困難,無論是孩子成長困惑還是家庭困難,作爲一個家都應該逆流而上,共同面對。

所以,在這樣的現狀之下,第三屆“龍門節”就對“龍門精神“進行了全新的詮釋:它不是孩子一個人的奮鬥,而是一個家庭共同奮鬥的精神,誰都不能缺席。

【深度訪談|龍門大咖秀】

1

教育情懷支撐機構發展,愛的教育搭建家庭橋樑。

——廣西自治區欽州市環亞國際教育校長·鍾鐵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影響孩子半生、甚至一生的教育,但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忙於工作,往往做不好工作和家庭的權衡,孩子對父母來說是重要的一部分,但父母對於越小的孩子,所佔重要程度就越大。

每位教育人在辦學時都會有情懷,每個學校都希望把教育情懷傳遞、堅持下去。教育人要有教育情懷,還要堅持情懷、傳承文化,要要幫助家庭做好家庭教育。如同龍門精神,見證孩子的成長與家庭的成長,這是我們的願景,也是我們的使命。

2

教育情懷支撐機構發展,愛的教育搭建家庭橋樑。

——遼寧省撫順市康萍語言教校長·康萍

參加龍門節,顛覆了對做教育的認識和初心,認識到文化背後蘊含的價值,讓教育情懷與家長的殷殷期望同頻共振,品牌和文化支撐機構長足發展。

“龍門精神”蘊含着爲人父母與教育人的心之所向。

作爲父母,我想給予孩子最好的愛,希望他能繞過我走過的彎路。現在發覺“挫折教育”也是成長的必由之路,與其單方給予,不如共同面對,攜手共進。

作爲教育人,希望所有教育人能將機構搭建成愛的橋樑,把愛傳遞給每個孩子。

2

家庭教育相伴一生,家庭奮鬥攜手共進。

——湖北省航標教育校長·馮火元

家庭教育對孩子有重大的影響,好的家庭教育培養出勇氣有佳、自信滿滿,不卑不亢的孩子。不好的教育讓孩子關上心門,畏懼嘗試新鮮事物,也不能獨立起來,承擔責任。

很多今天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錯誤的教育示範造成的,童年時形成習慣,成年後要廢幾倍的力氣才能改過來。所以家庭要在孩子小時候就陪伴他成長,糾正他的錯誤,逆流而上,不言放棄。

3

加強家庭教育力量,合理分配家校職責,創造合力推進教育。

——安徽省銅陵市藝美術教育校長·張璇

在辦學的過程中,由於學生年齡差距大,見過很多“叛逆少年”和“巨嬰”,很多學生在這裏只能學到技能,卻改不了認知和行爲上消極的部分。對於一個教育人來說,看到這些現象十分痛心,所以父母應該意識到陪伴和共同奮鬥對於孩子的意義與價值,學校賦予知識,家庭才能形成認知。雙方共同承擔責任,才能讓孩子長成自然人、社會人。

在君學書院的幫助下,首先接收教育觀念,進一步改變行動力。在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後,每週在校區舉行家庭教育、教育價值傳遞的講座。強化家庭、校園二者的鏈接,同步發力,助力孩子健康成長,對夢想不忘初心,對事物鬥志昂揚,對他人心如朗月。這也是所有教育人努力的方向。

改良教育需要學校家庭雙方共同努力

家庭教育的話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多多少少從各種書籍、媒體、教育從業者中都獲知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各種各樣的方法,幫助我們教育好孩子。

重要性瞭解,方法也明白,能不能教育好的關鍵在於能不能改變內心深處的教育觀念,與孩子共同奮鬥,能不能按照正確的方法實施,按照時間節點制定計劃。

讓孩子、教育變得更好,需要所有的教育者和父母承擔起各自責任,共同努力。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