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醴陵發現五代時期古窯址 距今1000餘年/圖

五毛嶺五代時期古窯址(王晉 攝)

近日,醴陵窯管理所考古人員在醴陵窯遺址區發現一處古窯址堆積,通過現場採集瓷器標本,初步確定爲五代時期古窯址,依地名命名爲“毛家嶺窯址”。該窯址的確認,將醴陵窯燒造瓷器的歷史由宋元時期推前至五代時期,距今已有1000餘年。據悉,這是株洲地區發現的首座五代時期瓷窯。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窯爲龍窯,大體朝南依山勢而建,窯頭和窯尾均已破壞,殘長7.2米,窯壁殘斷不全,窯內垮塌有大量的紅燒土塊,窯牀燒結面保存完好,其下爲大量破碎匣鉢、墊餅、墊圈、瓷片等。窯址東側爲燒窯廢棄堆積。考古人員在現場發現有大量的圓筒形匣鉢,據此推斷當時該窯址大量使用匣鉢裝燒,匣鉢內碗盤層累疊燒,以帶支釘墊圈間隔,匣鉢與匣鉢之間以墊餅間隔,匣鉢靠近底部往往鑽有圓孔,應該是當時燒窯時便於瓷器受熱均勻。

醴陵窯管理所所長劉峯介紹,從出土的器物來看,瓷片遠少於窯具,可見該窯燒造瓷器工藝非常成熟,成品率很高。而窯址主要以燒製碗爲主,其它器類還有執壺、罐、鉢、盞、缸、壇、杯、網墜等,多施青釉、青黃釉,這些瓷器均具有五代時期青瓷器特徵。

劉峯介紹,唐至五代時期是陶瓷史上一個大發展時期,制瓷工藝有很多創造和進步,制瓷的窯廠數量和分佈也有了擴展,這爲宋代陶瓷業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此前,醴陵窯最早發現的窯址爲宋元時期,毛家嶺窯址的發現,將醴陵燒製瓷器的歷史前推了200餘年,併爲研究醴陵陶瓷文化的歷史淵源提供了新的資料,將直接改寫醴陵窯歷史。

據悉,醴陵窯管理所將對毛家嶺窯址出土的器物進行整理,形成完整的考古發掘報告。同時,將對周邊區域進行輻射性普查,尋求新的發現。(株洲日報記者 李逸峯通訊員/王晉 楊小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