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9期

推介語

鬱金香將春天迷醉,鳶尾上蝴蝶微立,牡丹充盈着富貴,月季在草地上鋪開調色板把畫描繪。人迷花語間,文醉詩意裏。春意藏,夏初長,莫負好時光!

(陝西省寶雞市岐山高級中學王建紅)

花如海,美無界。婷婷玉立的鬱金香、素雅大方的鳶尾花、國色天香的牡丹、繽紛多彩的月季,它們是那樣的馨香迷人、婀娜多姿。這兒春光似海、這兒盛世如花,任淑娥老師用細膩的感觸、優美的文筆抒發了對自然深刻的感悟,對生活真摯的熱愛。

(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第五中學王秀芬)

花如海,美無界

文/任淑娥

最美人間四月天,草長鶯飛的季節,心空在四月暖風的吹拂下,漸漸舒展成一片燦爛的花海,一種若明若暗的情愫,則肆意地在筆端綻放。

帶着一份惦記的溫暖,打開了鬱金香的春天。鬱金香是詩人筆下“綠杯中的美酒”個個真的像酒杯呢,枝杆上是嫩綠色四片葉子。紅橙黃粉紫黑白,美麗漂亮有序地交織在一起,在陽光下紅黃的鬱金香最是迷人,像舞動的綢帶,像我們血紅的熱情,像我們偶爾的招搖,像炎黃子孫永遠的中國心。它們的精彩貼近着土地的脈搏,我只有蹲下或者匍匐於大地,才能更貼近它們的炙熱。因此,我不斷地蹲下又不斷地側揚着我的頭,去諦聽鬱金香的花語。

回眸一個角落,滿目的黃綠捧起一枝紅秀。很想定格出她別樣的婷婷玉立,而那些明媚的暖黃更是當春不讓風光!到頭來,似乎是它有它的孤傲和內斂,它們有它們無法躲藏的快意和馨香。在花海中穿行,朵朵沁人心脾,玉色飄擺,疑是九天仙子下塵凡,迤邐而來。翩然,是我的心緒。

藍色妖姬飛舞燦,輕盈蝶韻氣如蘭。鳶尾花又名“藍蝴蝶”,一種略帶憂傷的植物,四月最應該屬於鳶尾的,四月的鳶尾最美!

碧綠的葉子又扁又長,邊上還有鋸齒。在綠葉叢中夾雜青的或半紫半綠的花苞,花苞是一層層的像一顆顆小豆子。花開時節最美,每朵花有三片花瓣,每片花瓣都是淡淡的紫色的橢圓形的,花邊是深紫色的,中間是淡紫色,正中是一小撮淡黃的花蕊。鸞尾花大而美麗,如鳶似蝶,似劍若帶。微風吹拂,如蝴蝶展翅,翩翩起舞。無風時卻安靜如淡雅的仙子。

喜歡鳶尾的素雅大方,就像我的生活一樣,刪繁就簡,撤掉多餘的部分,生活也就少了些不必要的煩惱。有時候我們的生活只需要一把椅子,供心靈來坐坐,靜坐地輕鬆沉思,簡單的快樂無憂就會不約而至。

不與百花爭報春,春深時節始登陸。 順着一條彩色的小路,看到了漫山的牡丹。春滿大地時,牡丹才綻放出她那甜美的笑靨。她的花朵嬌豔飽滿,花瓣重重疊疊,花色更是數不勝數,有姚黃、魏紫、趙粉、四合連、洛陽紅、紅寶石、黑灑金……牡丹的花枝細而長,那翠綠給人清爽。她的葉子猶如一個個小巴掌,歡快地拍着手歡迎遠方客人的到來!一陣微風吹過,飄來陣陣花香,引來了無數小蜜蜂、小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這些可愛的小生靈們一邊工作,一邊欣賞着牡丹,愜意地享受着生活帶給它們的樂趣。

在一片花海里,“魏紫”率先映入眼簾。傳說後周宰相魏紅博爲官清廉正直,素愛養花,尤甚牡丹。魏宰相得知有人從邙山挖來的一株紫牡丹,走近觀看,牡丹紫的恰到好處,多一份則俗,欠一份則平淡,處在蘭紅之間,不上不下,不尷不尬,知爲牡丹中的珍品,便花重金買下。又經數年精心培育,成爲當時花中之王。那時人們讚譽它“竟誇天下無雙豔,獨佔人間第一香”。

徜徉在牡丹叢中,領略花的從容,將牡丹的芳姿定格在相機中,成爲永久的記憶。昔日裏賞花只是走馬觀花,遠遠的欣賞,而今卻是零距離的親切。貪婪地嗅着牡丹花的芬芳,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但願人們像牡丹花一樣,盡情的怒放,芳姿奪盡人間秀,散發出醉人的馨香。

“月季只應天上物,四時榮謝色常同”。跨過小橋是一座小山,矮矮的山坡上滿是盛開的月季花,我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的月季花,滿山坡全是,紫的如錦,粉的像緞,白的似綢,黃的如紗,綠的如茵,我從未想過還有綠色的月季花,中間的幾種月季花更是讓人稱奇,它們把大自然所有的顏色全都糅合在一起,紫中有黃,紅中夾白,一朵花中竟有紅、黃、白、紫好幾種顏色,大自然真的太神奇,常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遠處還有大片大片的藍薊,在希臘神話中,大地女神對多才的克利斯心生愛慕,一心想找機會向這位能吟詩作曲,又是狩獵高手的牧羊人訴說情意,哪知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飽受單戀的悲痛之餘,將自己化作藍薊花來表示“心如針痛”之苦。在西方,被稱爲“受祝福的薊”的花種,相傳是聖母瑪麗亞將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釘子,取下來後埋在地上長出來的植物,沒想到這看似平常的小花,還有那麼多傷心的故事。

“開花的草坪”天藍繡球,給林間小路鋪設了彩色的地毯,潔白的繡線菊和石牆相映成趣,團團簇簇的萬壽菊……目之所及皆是美景,在植物園中漫步,就如同行走在無邊的花海。回首一望,微風,花草,樹木,遊人,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圖畫,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我想:如果把探索詩意語文教學之路比作走在花香的旅途上,也一定會收穫美的景色,美的心境,美的回聲!

作者簡介

任淑娥,山東省臨清市武訓實驗小學教師,臨清市優秀教師,聊城市教學能手,有多篇小文發表,喜讀書,陶性情,樂作文,抒胸臆。

光影流年

【欄目宗旨】

傳承董一菲老師

詩意語文中詩意人生理念

記錄光影愛好者的所思所感

銘刻流年中詩意語文人記憶

展現絢麗多彩的大自然魅力

【欄目內容】

每位語文人的成長

都有其獨特的軌跡和因由

讓我們一起來

記錄光影 回顧流年

重溫往昔 着眼未來

執着奮進 成就夢想

負責人:付超

微信電話:13573449119

投稿郵箱:fuchao7398@sina.com

【本期責編】袁 敏

【執行主編】胡 豔

【欄目顧問】徐常秀

【特別鳴謝】毛碧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