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四處遊蕩的羽入一族來到雛見澤定居,雖然他們希望能夠和當地居民共存,但是在排外心的作用下遭到了拒絕,併發生了流血事件。這時,羽入以人類的姿態和古手神社的神主進行交涉,而且和神主的後繼者有了孩子。神主也覺得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於是要求他們遵守幾個嚴厲的條例。而且,爲了平定互相猜疑的人心,必須要有犧牲者。羽入接受了這些要求,她甘願成爲古文書所記載的“混沌的鬼神”,倒在了自己的女兒劍下(根據古手家的古文書記載)。而村民們將揹負起雙方的罪孽和責任,換來了和平共處的“鬼神”奉爲了OYASHIROSAMA。當然,羽入並沒有這樣死去。當她再次復甦的時候,雛見澤已經恢復成了平常的樣子,兩者和睦共處,而她也在漫長的歲月中默默注視着他們的成長,以OYASHIROSAMA的身份。直到梨花的降臨才從寂寞中解放出來。

其實第一部已經給我很大的震撼了。這種對極端情感的描寫很吸引人。第一部最生動的應該是黑化詩音那一段,例如她虐待沙都子的時候,你不能說她說的話是錯的,沙都子的確是一個很不討喜的角色,站在詩音的角度上確實很容易怨恨沙都子。如果詩音沒有感染到L5,或許她會和現實生活中千千萬萬的正常人,社會人一樣,用倫理道德控制自己。但癲狂恰恰因爲雛見澤是一個沒有倫理道德的世界,你恨你的室友,討厭你的老師,嫌棄一個路人,你就可以殺掉他。大學的時候我也很想毒死我的室友,可是我看過她媽媽,覺得她媽媽還不錯,纔沒有下手。如果我出生於雛見澤,恐怕早見一個殺一雙了,血洗嶽麓山南。

朋友,家人,戀人之間的羈絆真的有那麼深嗎?K1和幾個小妹子難道玩的不好嗎?可是他因爲一點點小事就起疑心,用球棒打死了她們。真的只是因爲精神病發作嗎?這種事在現實生活中難道完全不可能發生?

在寒蟬的世界中,當梨花死去去到下一個雛見澤,上一個雛見澤不會消滅的,它會繼續運轉。寒蟬的結局好似是HE,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還是徹頭徹尾的悲劇,你想想背後有多少個雛見澤,那一幫好朋友互相殘殺,鮮血淋漓的,他們的友情和青春,生命全部毀了。

因此纔可知,最後的7月1日有多麼難得。經過了千百萬次朋友之間的毀滅和屠殺,才得來了一次互相信任,願意維護彼此感情的機會。來之不易啊,看到那一頁日曆翻過去,我真的很感動。一百個世界裏99個世界你的朋友全部被你殺死了,只有一個世界你們還相親相愛。

寒蟬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它的主題非常的明確,並且通過故事很好的展現出來了。如果你只看第一季不看第二季,那就是看了一半而已,因爲它的主題是結合第一季的出題和第二季的答案纔對比凸顯出來的,就好像《少年pi》,如果沒有結尾說出的真相,那影片毫無意義。

我個人對於寒蟬主題的體驗,第一就是對於命運的反抗。命運其實是貫穿每個人一生的東西,從社會的環境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再到個人性格,個人擺脫自己命運的能力是有限的。梨花和哈牛在片子裏其實挺消極的,算不上是很主動,但如果她們就這樣放棄了,最後僅有一次的7月1日絕對不可能達到。這還跟魔法少女小圓不一樣,小圓那個其實成功概率比寒蟬大多了;舉個很不恰當的例子就是一非重點中學班上排名倒幾的同學想考清北,其實沒什麼希望了,但這個同學硬是復讀了N次,最後高分考上了,他的名校夢圓了,一生無悔了......挺感動的是吧。寒蟬裏對命運的反抗,不是反抗一次兩次,是反抗了無數次。千百萬次後終於有了一次成功。

第二是對朋友的信任。這裏面一個很關鍵的人物就是K1。包括上面的對命運的反抗這一主題,K1也是很重要的人物,不愧是當之無愧的男主角。。。。這幫小夥伴中兩姐妹一個悶聲發大財一個有些彪,沙都子基本沒啥用就是眼淚擔當,梨花哈牛大部分時間都比較消極,柴刀倒是聰明又主動,可惜過於固執,兇悍用錯了地方。K1最厲害的是他是一個成長型的角色,第一季裏面他一開始還支支吾吾,不太會做事情,後面他開始完美犯罪,開始很主動的去引導身邊的人,主動的相信朋友,採取行動。一般劇本里這樣的人都是主角役。以前看過GS的一篇文章,講俄狄浦斯的故事,大意是說俄狄浦斯他爸一開始其實就用不着拋棄俄狄浦斯,他爸滿可以說,你這神棍別胡扯了,我一定有能力教育好我的小孩,讓他成長爲優秀的人,他絕對不會殺害他的父親去娶他的母親。這就是一種主角役的精神,反抗命運,並且信任友情,親情,愛情。K1就是這樣的人,而且他成長的狀態讓他成爲了更加生動的角色。先能做到反抗命運,有信心,然後每次都前進一點,最後成功。梨花最後到7月1日也不是一次通關的,皆殺篇就是快要成功了,結果全滅。再一次才成功。

可能很多性格偏激的人,看了寒蟬也會有感悟吧。去選擇殺人和暴力解決問題的人,其實內心也是很痛苦的,他們都好像感染了雛見澤綜合症,進入了痛苦的循環。如果這時候有朋友能夠幫助他們一下,可能悲劇就不會發生。

寒蟬鳴泣之時,有人說是個血腥、驚悚、暴力、暗黑、獵奇向的動畫。

然而從第一集看到第二季的解,當最終所有謎底揭開,當平行世界裏重複死亡無數次的人們最終存活,當梨花撕去了昭和58年6月30日的日曆而露出微笑,我感到了——治癒。

的確這是個關於友情、親情、團結和愛的故事,一點不假。

第二季解的主題曲奈落之花一開頭唱到:

“何不就此忘卻 忘卻那段未來

反正依舊會 沾滿鮮血的逝去”

是的,重複着死亡的命運“活”了上百年的梨花和羽入,幾乎已忘掉了要掙脫命運的想法。

一開始的懸疑篇裏,衆人不斷重複着各種獵奇的死法,歸根究底,大部分是人與人之間的猜忌疑心不信任造成,加上故事背景所在地有着神奇的風土病,各人就不斷重複着殺和被殺的命運,杯具就一次又一次地發生。

在這樣的情況下,早就以爲自己的命運,只能是死亡了。

然而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經歷過的一切從來沒有白費。

朋友們在不斷死亡的“經歷”中也在成長,平行世界的悲劇成了他們日後警醒的夢。圭一勇敢說出“命運是可以被打破的”,大家也一次比一次更相信彼此,並主動行動去改變命運。

這讓梨花都認爲,已經是最好的掙脫命運的時機了。

但皆殺篇的最後,還是再一次滅團。

“因爲我們還少了一個人,還少了你啊,羽入。”

原來奇蹟,真的是一個也不能少的,包括那個一直隱藏在梨花背後、從來不在衆人面前現身的羽入,哦不,應該說是,御社神大人。

這一切從來都不是作祟,鬼神之說原是溫情脈脈的一場贖罪。壞掉的依然是人心,最終黑化的大BOSS終於浮出水面。

神不斷在拯救這村子所有人的命運,才讓梨花一直在時間碎片中輪迴不止。然而神的力量也有限,最終羽入成爲了古手羽入,轉學生,終於,與大家會合了。

終於,所有人都堅定地相信,命運是可以由我們親手改變的。

最後的祭囃篇是真正的HAPPY END,和罪滅篇的僞HE不同,這次,大家終於平安活到了7月1日。那個永無止境的六月,徹底過去了。

這段故事讓一路看過來的我覺得非常感動,因爲看到了裏面每一個人的成長和改變:

圭一理解幷包容了村子的歷史,堅定相信每一個朋友,最先主動扭轉梨花的預言;

魅音收到了圭一的禮物,溫柔的心得到了肯定,也更勇敢地去保護自己愛的人;

禮奈獲得了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勇敢和父親溝通,解決了家庭的危機;

詩音深深記得對悟史“要照顧好沙都子”的承諾,沒有因妒忌和怨恨而犯錯;

村裏衆人原諒了沙都子,並團結維護她,讓她感動並主動求救,脫離了虐待的魔爪;

最可喜的是他們的改變,同時也改變了村裏的衆人,當所有善良的人都齊心協力,爲改變命運而作出一致的決定時,這種力量,原來如此驚人。

原來相信值得相信的人,理智對待身邊的事情,真的,可以扭轉命運之輪!

“飛越 盡力飛越吧 逃離這場悲慘的齒輪

你並非註定屬於奈落的花

別在那片陰暗的國度 凋謝 又一輪凋謝”

OP高潮部分突然變得很熱血,也正好和最後一篇扭轉命運的劇情契合。

是啊,連這般重複死亡的死循環,也是可以打開的,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相信自己?

好的事情和不好的事情都不會太久的,所以,逆境其實,是可以熬過去的。

我們是可以幸福的。

只要相信,並努力,只要理解,並真誠,一定是可以的。

伸出你的手,來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